【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路由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由设备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路由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路由设备长时间使用,累积了大量中间链接缓存,清理缓存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并会加快路由设备的处理速度。厂家对于这种情况,一般解决方式是,当缓存达到了一个阈值时触发。如果缓存还没到相关阈值,一直处在非常接近阈值线附近,厂家也有对应的解决手段,比如检查运行时间,长时间使用达到一定程度就触发。或者固定了时间,比如每周一的凌晨执行清理缓存的操作。同等级类似的功能(设备固件升级,安全性校验等),也是利用了同样的思路进行的。一个是阈值,底线触发的弥补措施;另一个是轮询机制,也就是固定了设备执行功能的具体时间。通常情况以后者为主。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后一种操作没有可靠的决策机制,以普遍性决定了路由设备的功能决策。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而忽略了少数人的差异性。以设备的固件升级举例子,假设用户的生活情况是正常的作息,那么深夜执行该操作是可行的。但是用户是一个异常的作息习惯,例如需要晚上工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路由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集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nS2、根据步骤S1采集的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生成特征向量;/nS3、根据步骤S2生成的数据特征值对用户使用情况进行分类;/nS4、构建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利用步骤S2生成的特征向量和步骤S3得到的期望分类结果进行模型训练;/nS5、检查路由设备的NTP功能是否开启;若是,则采集当前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否则继续检查路由设备的NTP功能状态;/nS6、根据当前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生成特征向量输入步骤S3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nS7、控制路由设备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路由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
S2、根据步骤S1采集的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生成特征向量;
S3、根据步骤S2生成的数据特征值对用户使用情况进行分类;
S4、构建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利用步骤S2生成的特征向量和步骤S3得到的期望分类结果进行模型训练;
S5、检查路由设备的NTP功能是否开启;若是,则采集当前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否则继续检查路由设备的NTP功能状态;
S6、根据当前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生成特征向量输入步骤S3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
S7、控制路由设备根据步骤S5得到的分类结果执行设定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路由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对采集的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的总和进行二分法处理;
判断处理结果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将该数据的特征值置为1;否则将该数据的特征值置为0;
利用数据特征值构造列矩阵,作为模型输入的特征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路由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设定用户的工作时间段和非工作时间段;
判断工作时间段的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特征值是否均为0;
若工作时间段的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特征值均为0,则将该数据判定为第一分类结果;
若工作时间段的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特征值均为1,则将该数据判定为第二分类结果;
若工作时间段的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特征值包括0和1,则将该数据判定为第三分类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式识别的路由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S51、检查路由设备的NTP功能是否开启;若是,则采集当前路由设备的用户侧数据,执行步骤S52;否则继续检查路由设备的NTP功能状态;
S52、判断是否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麒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芯德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