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787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S2:根据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到各电气设备模型;S3:根据各电气设备模型与配电房数据的匹配,自动生成配电房布局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通过获取配电房数据和用户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到各电气设备模型,灵活实时的生成配电房布局图,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给用户,在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客户的参与度与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房图纸生成技术。
技术介绍
由于配电行业自身的复杂和灵活多变性,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多,具有丰富经验以及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变得稀缺,而一个熟知配电房设计规范以及各电气设备特点的工程师培养,则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配电房布局设计,基本还采用工程师去现场进行勘测、数据采集以及绘制图纸等方式进行,而这期间尤其是图纸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如果用户对效果不满意可能还涉及到返工,设计效率较低。且根据图纸,普通用户无法很好的直观了解到配电房建成后的布局样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解决在配电房设计服务过程中配单房布局图设计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方便普通用户无法直观了解到配电房建成后的布局样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S2:根据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到各电气设备模型;S3:根据各电气设备模型与配电房数据的匹配,自动生成配电房布局图。优选的,所述配电房数据包括地理位置、房间平面图以及每个房间的长宽高、门框的长宽高。优选的,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包括供电条件、用电容量、负荷性质,其中所述负荷性质包括高峰负荷,低谷负荷以及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季节性负荷、功率因数补偿中的任意一项以上。<br>优选的,所述电气设备模型包括规格、型号、尺寸、容量、所需数量、安装方式、电气安全净距。优选的,所述配电房布局图中包括进线方向、电气设备排布位置、线缆走向以及照明位置和接地位置。优选的,所述配电房布局图的展示方式包括二维方式和三维方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生成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电房数据和用户配电需求数据;匹配模块:用于根据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配电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进行匹配,匹配出目标配电房对应的电气设备模型与所需数量;生成模块:根据各目标电气设备对应的模型数据以及与配电房数据的匹配,生成配电房布局图;进一步的,还包括展示模块,通过展示与交互界面展示所述配电房布局图。进一步的,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所述展示与交互界面输入的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调整所述电气设备模型及配电房布局图。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生成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数据库,其中服务器和用户终端以及数据库连接,所述数据库存储配电房数据、用户需求数据以及配电房布局图,所述用户终端提供展示与交互界面,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及展示所述配电房布局图,所述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读取存储的信息,也将修改后的信息写入数据库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实现了通过获取配电房数据和用户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到各电气设备模型,灵活实时的生成配电房布局图,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给用户,在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客户的参与度与体验感。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生成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生成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生成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服务器、数据库。其中服务器和用户终端以及数据库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或交换等。在用户终端上安装应用程序(例如,配电房自动布局平台),服务器为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用户终端提供给用户展示界面、操作界面等,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而数据处理与读取则通过数据库进行交互,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读取存储的信息,也将修改后的信息写入数据库中。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配电项目,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在对应的应用程序中用账号密码进行登录。配电房自动布局平台可以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电气设备模块、布局图展示模块、权限管理模块、技术规范部分、系统维护模块等。平台对不同的人员进行权限管理,以使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登录平台后,可以看到相应的模块功能。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包括:建筑数据以及需求数据,每个模块均包含上传\新增、修改、删除、导出等。用户可以通过上传操作,上传配电房建筑的平面设计图,系统自动识别图纸上的建筑数据,并同时在系统中生成房间平面图。也支持用户手动输入或修改配电房建筑的布局以及房间尺寸。通过新增操作,输入配电房的地理位置、用电容量、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等参数。电气设备模块包括各类电气设备模型,用户可在数据采集模块完成后,进入该模块查看到符合要求的、可供选择的电气设备模型,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预算等在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中选择不同厂家、不同等级的电气设备。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执行主体为服务器,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S2:根据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到各电气设备模型;S3:根据各电气设备模型与配电房数据的匹配,自动生成配电房布局图。其中,服务器可以通过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配电房数据以及用户需求数据。所述配电房数据包括地理位置、房间平面图以及每个房间的长宽高、门框的长宽高。用户需求数据包括:供电条件、用电容量、负荷性质、系统规模、发展规划;配电房数据包括地理位置、房间建筑布局以及房间尺寸。所述负荷性质包括下述一项或多项:高峰负荷,低谷负荷以及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季节性负荷,功率因数补偿。所述电气设备模型包括规格、型号、尺寸、容量、所需数量、安装方式、电气安全净距。根据配电房数据以及用户配电需求,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到符合要求的各电气设备模型。例如,用户通过用户终端登录配电房自动布局平台后,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nS2:根据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到各电气设备模型;/nS3:根据各电气设备模型与配电房数据的匹配,自动生成配电房布局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
S2:根据配电房数据及用户需求数据,在预设模型库中,匹配到各电气设备模型;
S3:根据各电气设备模型与配电房数据的匹配,自动生成配电房布局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房数据包括地理位置、房间平面图以及每个房间的长宽高、门框的长宽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需求数据包括供电条件、用电容量、负荷性质,其中所述负荷性质包括高峰负荷,低谷负荷以及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季节性负荷、功率因数补偿中的任意一项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模型包括规格、型号、尺寸、容量、所需数量、安装方式、电气安全净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房布局图中包括进线方向、电气设备排布位置、线缆走向以及照明位置和接地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民用建筑矩形配电房自动布局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剑光任核权胡宇晴莫俊雄徐恩柯公武方芹周洋汪磊陈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