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56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机,属于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滚筒以及驱动所述滚筒旋转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内设有筛分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包括隔板、筛料板、防漏料板以及盖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筛料板相连并与所述滚筒的内壁相配合形成储料腔,所述防漏料板位于所述储料腔内且与所述隔板和所述筛料板的连接部相连,所述盖板与所述滚筒相连且位于所述储料腔的出料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筛分组件实现对滚筒内物料与磨料的筛分,提升了设备的集成度,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成本以及空间的占用;筛分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机
本技术属于抛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抛光机。
技术介绍
抛光机,就是给工件进行抛光和去毛刺等表面处理的机器。现有抛光机主要分有流动抛光机、离心抛光机、滚筒抛光机。抛光机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入磨料。磨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样式不一,主要是根据加工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工件而确定的。在现有的滚筒抛光机中,是通过电机带动滚筒转动,并将待光饰的物料装入滚筒中,在滚筒的高速转动下实现光饰的功能。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工作完成后,磨料与物料混合在一起,还需要专门的筛分设备使两者分开,增加设备成本以及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抛光机,在滚筒壳体内设置筛分组件,在抛光过程中筛分组件不会进行筛分,在抛光完成后滚筒组件反向旋转筛分组件进行筛分,实现物料与磨料的分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滚筒以及驱动所述滚筒旋转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内设有筛分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包括隔板、筛料板、防漏料板以及盖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筛料板相连并与所述滚筒的内壁相配合形成储料腔,所述防漏料板位于所述储料腔内且与所述隔板和所述筛料板的连接部相连,所述盖板与所述滚筒相连且位于所述储料腔的出料口处。进一步的,所述筛分组件沿所述滚筒的周向设置有1组及1组以上。进一步的,所述防漏料板的端面与所述滚筒的内壁的垂直距离为筛料板上筛孔直径的1-10倍。进一步的,所述储料腔的体积为滚筒体积的1%-40%。进一步的,所述滚筒包括滚筒壳体、用于封闭所述滚筒壳体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滚筒壳体上并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的转轴。进一步的,所述滚筒壳体的截断面呈多边形或圆形。进一步的,在所述滚筒壳体上设有投料口以及配套的投料盖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筛分组件实现对滚筒内物料与磨料的筛分,提升了设备的集成度,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成本以及空间的占用;筛分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抛光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抛光机实施例一中筛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抛光机实施例二中筛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抛光机实施例三中筛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抛光机实施例四中筛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是机架,2是电机,3是隔板,4是筛料板,5是防漏料板,6是筛料盖板,7是滚筒壳体,8是第一端板,9是第二端板,10是转轴,11是投料盖板,A代表储料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滚筒以及驱动滚筒旋转的电机2。上述滚筒的结构包括滚筒壳体7、用于封闭滚筒壳体7两端的第一端板8和第二端板9以及设置在滚筒壳体7上并且与电机2的输出端相连的转轴10。转轴10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1相连,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10的一端相连。滚筒壳体7的截断面呈多边形或圆形。在滚筒壳体7上开设有投料口以及配套的投料盖板11。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3,本实施例中在滚筒内设有用于筛分磨料和物料的筛分组件。筛分组件包括隔板3、筛料板4、防漏料板5以及筛料盖板6,隔板3与筛料板4相连并与滚筒的内壁相配合形成储料腔A,防漏料板5位于储料腔内且与隔板3和筛料板4的连接部相连,筛料盖板6与滚筒相连且位于储料腔A的出料口处。在本实施例中,隔板3与筛料板4连接后处于同一平面,两者与滚筒的内壁形成储料腔A。防漏料板5的端面与滚筒的内壁的垂直距离为筛料板4上筛孔直径的1.0-10.0倍。单个储料腔的体积为滚筒体积的1%-40%。本实施例的抛光机工作过程如下:打开投料盖板11向滚筒内加入磨料和物料,然后闭合投料盖板11。以从电机2端向滚筒壳体7方向看,电机2带动转轴10逆时针旋转时,物料以及磨料虽然会与筛料板4中的筛孔接触但在防漏料板5和重力的作用下不会进入储料腔A内,此时磨料可以与物料充分接触实现抛光和研磨;当物料充分抛光和研磨后,电机2带动转轴10逆时顺旋转,此时磨料和物料中较小的与筛料板4中的筛孔相接触进行筛分,使两者中较小的经防漏料板5与筒壁间间隙进入储料腔A内(在重力作用下收集物料于储料腔A内),如需要分离物料较多导致储料腔A内不能完全装下则打开筛料盖板6取出筛分后体积较小磨料或物料后继续分离,最后分离后余下的物料则通过打开投料盖板11取出。实施例二:参见附图4,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筛分组件沿滚筒的周向设置有至少2组(本实施例中具体设置有3组),以保证旋转过程中的平衡性。实施例三:参见附图5,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隔板3为折弯板,其可以增大储料腔A的体积,利于收集物料或磨料。实施例四:参见附图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隔板3设置有两个。两个隔板3的一边均与转轴10相连为折弯板,一个隔板的另一边与滚筒内壁相连,另一个隔板的另一边则与筛料板4相连。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增大储料腔A的体积,便于收集物料或磨料。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滚筒以及驱动所述滚筒旋转的电机(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内设有筛分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包括隔板(3)、筛料板(4)、防漏料板(5)以及筛料盖板(6),所述隔板(3)与所述筛料板(4)相连并与所述滚筒的内壁相配合形成储料腔(A),所述防漏料板(5)位于所述储料腔内且与所述隔板(3)和所述筛料板(4)的连接部相连,所述筛料盖板(6)与所述滚筒相连且位于所述储料腔(A)的出料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滚筒以及驱动所述滚筒旋转的电机(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内设有筛分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包括隔板(3)、筛料板(4)、防漏料板(5)以及筛料盖板(6),所述隔板(3)与所述筛料板(4)相连并与所述滚筒的内壁相配合形成储料腔(A),所述防漏料板(5)位于所述储料腔内且与所述隔板(3)和所述筛料板(4)的连接部相连,所述筛料盖板(6)与所述滚筒相连且位于所述储料腔(A)的出料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组件沿所述滚筒的周向设置有1组及1组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料板(5)的端面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楷慕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优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