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国安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给排水水位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49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给排水水位控制器,它包括:盒体壳(1)、盒座(6)、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其特征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和接线板(9)活动联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垂直安装在所述盒座(6)的一侧,所述盒座(6)中心设置有插头集(5)和所述接线板(9)的插座集(7)对应,所述接线板(9)两边设置有与所述插头集(5)对应联接的探测接头(10)、电源电机接头(11)。(*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utomatic water level controller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n automatic water level cont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shell (1), a box seat (6), circuit board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2),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of the circuit board (2) and the wiring board (9) is the circuit board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2)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box seat (6) on the side of the box seat (6)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the plug set (5) and the wiring board (9) socket set (7)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nection plate (9)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 plug with the set (5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on joint detection) (10), motor power connector (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给排水水位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水位控制给排水装置一般分有机械和电子两种类别,机械的大多采用球阀、扛杆等形式,电子的控制电路种类就有多种多样,例如;申请号为00237156、名为《一种全自动水位控制保护器》,利用三根不同电极棒、集成电路、继电器,同时设有保护电路,由于采用直流信号检测因而电极容易失灵,又如申请号为00241728、名为《全自动水位控制器》,它把四种电极装在四芯电缆的外面和四极插头构成探头组件。以上技术中前者突出电路设计,后者突出电路的装配,两者优缺互补更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利用反相器、触发器等电子电路,配以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和接线板活动联接的盒式装置,解决了现有水位控制器装置不合理,使用不便等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盒体壳、盒座、盒体壳座联接卡扣、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和接线板活动联接,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垂直安装在盒座的一侧,盒座中心设置有插头集和接线板的插座集对应,接线板两边设置有与插头集对应联接的探测接头、电源电机接头。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设有指示灯,盒体壳设有指示灯孔,接线板设有卡扣和盒体壳联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的信号检测电路中有两组交流信号检测开关变换电路分别联接两组二极管箝位电路,一组二极管箝位电路通过反相器联接RS触发器一脚,另一组二极管箝位电路联接RS触发器另一脚,RS触发器联接反相器、功能转换开关。另配有功率放大电路,电源电路,继电器等组成。本技术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垂直安装在盒座的一侧,盒座中心设置有插头集和接线板的插座集对应,控制部份和接线部份分开,相对于现有技术直流信号检测、四种电极装在四芯电缆的外面和四极插头构成探头组件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信号检测电路采用交流信号检测水位,电极经久耐用,不易产生电结垢而影响工作的可靠性,控制功率极大,电路先进。是一种家用水塔比较理想的全自动给排水水位控制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控制部份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接线部份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接线部份俯视示意图图4本技术信号检测电路图图3中各脚分别和图1中的插头集5、图3中的插座集7对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它包括盒体壳1、盒座6、盒体壳座联接卡扣13、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通过盒座6和接线板9活动联接,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垂直安装在盒座6的一侧,盒座6中心设置有插头集5、定向插头14,插头集5、定向插头14和接线板9的插座集7对应,接线板9两边设置有与插头集5对应联接的探测接头10、电源电机接头11。插头集5中的插头和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中的探测电极4、电源电机输入输出端3联接,插头集5和插座集7组成插座联接,分别有八头八座,其中分别有一头一座空置,定向插头14和插座集7中的定向插座对应定向,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设有指示灯12,盒体壳1设有指示灯孔,接线板设有卡扣8和盒体壳1联接。接线板9中1脚为信号触发端,2脚为控制回路端,3脚为信号保持端,4脚空,5脚、6脚为受控输出端联接电机,6脚内部与8脚相连,7脚、8脚为电源输入端,7脚一般接火线,8脚接地线。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的信号检测电路中有两组交流信号检测开关变换电路分别联接两组二极管箝位电路,一组二极管箝位电路通过反相器G1联接RS触发器6脚,另一组二极管箝位电路联接RS触发器1脚,RS触发器3脚联接反相器G4、功能转换开关S。另配有功率放大电路,电源电路,继电器RE1等组成。标准工作电源220V/50Hz;控制电机功率小于0.75-2.2KW;适用电压范围190-240V;控制电炉功率;小于1.50-4.5KW;控制器插座容量5A;功耗小于3VA;继电器触头容量30A本技术具体工作过程一、自动给水控制;图4中功能转换开关S打在X1位。把电极A、B、C按高、中、低安装在水塔中,电极上端同控制器1、3、2脚相连,7、8脚接电源,5、6脚接水泵电机,当水位上升接触到A电极时,停止水泵自动抽水,当水位下降离开电极B时,起动水泵自动抽水。所以,调节B电极的高度,可以改变水塔蓄水位的高度。工作过程如下1、当水塔无水,A、B电极离开水面,三极管Q1、Q2无基极偏流而截止,由上拉电阻R7、R5提供的高电平,一路经反相器G1输出,另一路直接输入由与非门G2、G3组成的RS触发器1脚,由于6脚为低电平,则触发器4脚必为高电平,3脚则为一低电平,经G4反相,11脚输出一高电平使Q3保和导通,继电器J吸合,水泵电机得电工作,水塔开始上水;2、当水位上升接触到电极B时,B、C两电极通过水电阻而接通,交流电的正半周通过三极管Q2,使Q2保和导通,由于电容C2的作用,Q2集电极接近于0电位,箝位二极管D5导通,产生约0.7伏电压降,使反相器G1输入为一低电平,触发器的6脚则为高电平,此时,触发器G2、G3并不翻转,保持原状态;在交流电的负半周,三极管Q2截止,电流经D6、R9、R8、水电阻形成回路返回电源,使水电极通过的是微电流交流电;3、当水位继续上升,接触到A电极时,三极管Q1导通,使触发器1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触发器翻转,3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经G4反相11脚输出一低电平,三极管Q3截止,继电器释放,断开了电机电源,水泵停止工作;4、由于用水的关系,A电极很快就离开水面,使三极管Q1失去偏流而截止,触发器1脚由低电平转变为高电平,由于2脚为低电平,触发器并不翻转,继续保持它的稳态;5、当水位继续下降,低于电极B时,触发器翻转,继电器吸合,水泵电机得电工作,重复以上工作过程。二、自动排水控制;图4功能转换开关S打在X2位。工作原理同上,但工作过程却相反,把电极A、B、C按高、中、低安装在排水池中,上端同控制器1、3、2脚相连,7、8脚接电源,5、6脚接水泵电机,当水位上升接触到A电极时,起动水泵自动排水,当水位下降到离开电极B时,停止水泵自动排水。调节A电极的高度可以改变排水池蓄水位的高度。电极制作;用1.5或2.5平方毫米的单股塑料铜芯线,将下端露出一至两厘米铜芯在外即可,使用寿命超过一年以上;如果在电极下端改用不锈钢丝代替,并用密封胶密封接头处,可解决电极腐蚀问题,延长电极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给排水水位控制器,它包括盒体壳(1)、盒座(6)、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其特征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和接线板(9)活动联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垂直安装在所述盒座(6)的一侧,所述盒座(6)中心设置有插头集(5)和所述接线板(9)的插座集(7)对应,所述接线板(9)两边设置有与所述插头集(5)对应联接的探测接头(10)、电源电机接头(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自动给排水水位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2)的信号检测电路中有两组交流信号检测开关变换电路分别联接两组二极管箝位电路,一组二极管箝位电路通过反相器(G1)联接RS触发器(6脚),另一组二极管箝位电路联接RS触发器(1脚),RS触发器(3脚)联接反相器(G4)、功能转换开关(S)。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给排水水位控制器,它包括盒体壳、盒座、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其特征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电路板和接线板活动联接,信号检测电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余国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