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726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的装置,包括供胶管的骨架层穿过的转筒以及驱动转筒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向转筒内侧打入热风以烘干骨架层上冷凝水的送风装置,转筒的内侧壁设置有沿转筒的轴向延伸的用于托承骨架层的支点,所述支点用于使骨架层与转筒内壁之间形成供热风流动的环形流动间隙,由于骨架层与转筒内壁之间形成了供热风流动的环形流动间隙,由送风装置送出的热风在与滚动的转筒的配合下,能够通过环形流动间隙充分地包围骨架层的外周面,对骨架层上冷凝水进行充分的烘干,减少了冷凝水在骨架层的存留,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胶管加工生产中冷凝水难以处理、影响胶管加工制造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胶管制造是橡胶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胶管结构通常分为内胶层、外胶层和骨架层(或中间层)。内胶层直接承受输送介质的磨损和侵蚀,外胶层保护胶管内体不受外界环境的损伤和侵蚀,而骨架是胶管的承压层,赋予管体强度和刚度。耐压增强胶管往往以带有钢丝、棉线或纤维的编织层或缠绕层作为骨架。目前,国内外生产的中、高压胶管的骨架层均由各种编织机将钢丝在胶管的内胶层外面编上网纹而得到胶管的骨架层。在编织机将钢丝编织到胶管的内胶层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在编织机内部对内胶层进行预冷,增加内胶层的硬度,避免钢丝的挤压损伤内胶层。而编织完成的骨架层离开编织机后,需要缠绕到线轮上,然后送出挤出机,在骨架层外包覆外胶层。其中编织机对内胶层进行预冷后,离开编织机的胶管由于温度差的存在会使得骨架层表面形成冷凝水,冷凝水的存在会使得骨架层与外胶层之间形成气泡,影响胶管的质量,可以说,冷凝水能否及时得到处理极大地影响了外胶层包覆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而且冷凝水位于骨架层上的钢丝之间的缝隙中,极难蒸发,若通过自然晾干的方式处理,耗时较长,极易影响胶管的加工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胶管加工生产中冷凝水难以处理、影响胶管加工制造效率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的装置,包括供胶管的骨架层穿过的转筒以及驱动转筒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向转筒内侧打入热风以烘干骨架层上冷凝水的送风装置,转筒的内侧壁设置有沿转筒的轴向延伸的用于托承骨架层的支点,所述支点用于使骨架层与转筒内壁之间形成供热风流动的环形流动间隙。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的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胶管的骨架层从转筒中穿过,并由支点对骨架层进行支撑,然后,启动动力装置和送风装置,动力装置带动转筒转动,由于骨架层与转筒内壁之间形成了供热风流动的环形流动间隙,由送风装置送出的热风在与滚动的转筒的配合下,能够通过环形流动间隙充分地包围骨架层的外周面,对骨架层上冷凝水进行充分的烘干,减少了冷凝水在骨架层的存留,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胶管加工生产中冷凝水难以处理、影响胶管加工制造效率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设置在转筒径向外侧的送风机,送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汇流箱,汇流箱内具有汇流腔,所述汇流腔连接有贯穿转筒筒厚的多个进风管,汇流腔内还设置有用于加热送风机送入的风的加热管。汇流腔实现了对风的加热和暂存,以便更好的分流至各个进风管中。进一步地,多个进风管沿转筒的轴向间隔均布。进一步地,每个进风管中均设置有加热丝。进一步提高了风的热度,保证了烘干效果,充分避免了冷凝水自进风管进入汇流腔。进一步地,所述支点为设置在转筒内侧壁的滚球,所述滚球的外周面包覆有用于吸收骨架层上冷凝水的吸水垫。滚球在托承骨架层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自身的转动由吸水垫来吸收骨架层上残余的冷凝水。进一步地,所述转筒外侧设置有可拆安装在转筒上的托承板,托承板朝向转筒的一侧具有用于插入转筒内的插块,所述插块上设置有托承槽,所述滚球设置在托承槽中,且托承槽供滚球伸入转筒内的部分不超过滚球体积的二分之一。托承板能够方便地从转筒上拆下以进行滚球和吸水垫的更换;滚球稳定地留在托承槽中,避免胶管离开转筒后,滚球落入转筒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滚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滚球沿转筒的轴向间隔均布。这样既保证了对骨架层的稳定支撑,又能够充分利用吸水垫吸收冷凝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骨架层;2、转筒;3、支点;4、环形流动间隙;5、送风机;6、汇流箱;7、汇流腔;8、进风管;9、加热管;10、加热丝;11、吸水垫;12、托承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装置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的装置,包括供胶管的骨架层1穿过的转筒2以及驱动转筒2转动的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转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向转筒2内侧打入热风以烘干骨架层1上冷凝水的送风装置,转筒2的内侧壁设置有沿转筒2的轴向延伸的用于托承骨架层1的支点3,支点3用于使骨架层1与转筒2内壁之间形成供热风流动的环形流动间隙4。胶管的骨架层1从转筒2中穿过,并由支点3对骨架层1进行支撑,然后,启动动力装置和送风装置,动力装置带动转筒2转动,由于骨架层1与转筒2内壁之间形成了供热风流动的环形流动间隙4,由送风装置送出的热风在与滚动的转筒2的配合下,能够通过环形流动间隙4充分地包围骨架层1的外周面,对骨架层1上冷凝水进行充分的烘干,减少了冷凝水在骨架层1的存留。如图1所示,送风装置包括设置在转筒2径向外侧的送风机5,在本实施例中,送风机5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送风机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其他数量。送风机5的出风口连接有汇流箱6,汇流箱6内具有汇流腔7,汇流腔7连接有贯穿转筒2筒厚的多个进风管8,汇流腔7内还设置有用于加热送风机5送入的风的加热管9。汇流腔7实现了对风的加热和暂存,以便更好的分流至各个进风管8中。多个进风管8沿转筒2的轴向间隔均布。此外,每个进风管8中均设置有加热丝10。进一步提高了风的热度,保证了烘干效果,充分避免了冷凝水自进风管8进入汇流腔7。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汇流腔,而是用汇流主管来代替汇流腔,由汇流主管来向各个加热管中打入热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进风管也可以沿转筒的轴向呈不规则的方式布置,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进风管中也可以不设置加热丝。如图1和图2所示,支点3为设置在转筒2内侧壁的滚球,滚球的外周面包覆有用于吸收骨架层1上冷凝水的吸水垫11。滚球在托承骨架层1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自身的转动由吸水垫11来吸收骨架层1上残余的冷凝水。在其他实施例中,滚球也可以由凸块来代替。如图2所示,转筒2外侧设置有可拆安装在转筒2上的托承板12,托承板12朝向转筒2的一侧具有用于插入转筒2内的插块,插块上设置有托承槽,滚球设置在托承槽中,且托承槽供滚球伸入转筒2内的部分不超过滚球体积的二分之一。托承板12能够方便地从转筒2上拆下以进行滚球和吸水垫11的更换;滚球稳定地留在托承槽中,避免胶管离开转筒2后,滚球落入转筒2内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滚球也可以是嵌装在滚筒内侧壁,不再借助托承板安装。如图1所示,滚球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胶管的骨架层穿过的转筒以及驱动转筒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向转筒内侧打入热风以烘干骨架层上冷凝水的送风装置,转筒的内侧壁设置有沿转筒的轴向延伸的用于托承骨架层的支点,所述支点用于使骨架层与转筒内壁之间形成供热风流动的环形流动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胶管的骨架层穿过的转筒以及驱动转筒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向转筒内侧打入热风以烘干骨架层上冷凝水的送风装置,转筒的内侧壁设置有沿转筒的轴向延伸的用于托承骨架层的支点,所述支点用于使骨架层与转筒内壁之间形成供热风流动的环形流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设置在转筒径向外侧的送风机,送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汇流箱,汇流箱内具有汇流腔,所述汇流腔连接有贯穿转筒筒厚的多个进风管,汇流腔内还设置有用于加热送风机送入的风的加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机用处理冷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进风管沿转筒的轴向间隔均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秀源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