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源湘专利>正文

水位水温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702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位水温控制装置。它是由水位水温传感器与相应的控制电路和电源组成。其特征是水位传感器中的置于最低水位的电极F与变压器的次数绕组的交流输出端相连,而置于水箱中不同高度的电极,分别经电阻及与其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跟各三极管BG组成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水位控制电路是两级放大电路,其中IC↓[2]的三极管be间跨接大电容,其集电极串接发光二极管和电阻。其特点是克服了电极的极化,极大地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Water level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Water level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a water level, a water temperature sensor, a corresponding control circuit and a power supply. Which is the lowest level in the number of winding electrode water level sensor in the F of the transformer and the AC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and arranged in the water tank of different height of the electrode, respectively through resistor and diod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iode BG composed of the first stage amplifier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a water level control circuit is two amplifier circuit, wherein a IC: 2 tube be is bridged between the capacitor, the collector is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the resistor.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electrode is overcome,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greatly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位水温控制装置。水位水温的调节控制的已有技术在自动控制中,尤其在太阳能热水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其中的水位控制,由于其作为水位传感器的多个金属电极通常为直流供电,尽管电流很小,但是电极化现象使金属电极被腐蚀依然存在,从而使电极乃至整机的寿命缩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电极无极化现象的水位水温控制装置。本技术是在已有水位水温控制装置的基础上,仅对其水位控制器中的作为水位传感器的各水位电极施加以低压交流电,并对相应的水位显示或控制电路进行改进。具体是水位下限电极F与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F’连接,其它电极G则分别经电阻R与其后的第一级放大电路输入端相连,其中的上下限的两级放大电路之后则又分别连接停止注水或注水的执行机构,实现其上水或停水的控制功能。本技术的特点由于电极上施以方向和大小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即采用了交流供电,因此克服了金属电极被极化的腐蚀现象,从而大大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电原理图。本技术由温度传感器7与作为水位传感器的多个电极6构成的水位水温传感器4与相应的水位、水温控制电路、面板3上的温度显示器1、水位显示D1、电源开关2和电源B组成。其特征是水位水温传感器4中的、置于最低水位的电极F与变压器B的次数绕组的一交流输出端F’相连,而依次置于水箱5中不同高度的电极6,如G1、G2、G3和上限水位电极G4则分别经电阻R及与其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D跟三极管BG组成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如图1、图2。图中电阻R和各IC1放大电路与三极管BG构成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结构相同,相应的之器件相同,同样作为第二级放大电路的IC2亦与三极管BG1构成的第二级放大电路相同,为简明起见,图2中以虚线自上而下间隔示出。因此包括显示的水位控制电路主要是以第一级放大电路IC1与跨接在BG1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起脉冲平滑作用的大电容C构成的第二级放大电路IC2,三极管BG1集电极连接限流电阻R1及与之相连的,可指示不同水位的发光二极管D1,即随水位变化时G1至G4的通断,各发光二极管D1亮灭指示相应水位。同时用三极管BG1集电极电位的高低变化来控制执行机构K1或K2工作。当水位低于电极G1时,四个发光管D1均不亮,BG1集电极输出低电位,执行K1机构将电磁阀打开,水箱上水,随水位上升,发光二极管D1由下而上逐级亮,至最后水位G4相应放大器输出高电位,执行机构K2动作将电磁阀关闭停止上水。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个电极6,且仅有下限位和上限位的两级放大电路IC2的输出端与相应的执行机构K1和K2相连。该执行机构可以是已有的由继电器或可控硅和电磁阀组成。上述第一、二级放大电路IC1、IC2和执行机构K1、K2由二极管D2与电容C1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压。权利要求1.一种水位水温控制装置,它是由温度传感器(7)与作为水位传感器的多个电极(6)构成的水位水温传感器(4)与相应的水位、水温控制电路、面板(3)上的温度显示器(1)、水位显示D1、电源开关(2)和电源B组成,其特征是A、水位水温传感器(4)中的置于最低水位的电极F与变压器B的次数绕组的一交流输出端F’相连,而依次置于水箱(5)中不同高度的电极(6),如G1、G2、G3和上限水位电极G4则分别经电阻R及与其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D跟各三极管BG组成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B、水位控制电路是以第一级放大电路IC1与跨接在BG1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起脉冲平滑作用的大电容C构成的第二级放大电路IC2,三极管BG1集电极连接限流电阻R1及与之相连的、可指示不同水位的各发光二极管D1,且仅有下限位和上限位的两级放大电路IC2的输出端与相应的执行机构K1和K2相连。专利摘要水位水温控制装置。它是由水位水温传感器与相应的控制电路和电源组成。其特征是水位传感器中的置于最低水位的电极F与变压器的次数绕组的交流输出端相连,而置于水箱中不同高度的电极,分别经电阻及与其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跟各三极管BG组成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水位控制电路是两级放大电路,其中IC文档编号G01F23/24GK2446499SQ00248820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崔源湘, 冯德顺 申请人:崔源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位水温控制装置,它是由温度传感器(7)与作为水位传感器的多个电极(6)构成的水位水温传感器(4)与相应的水位、水温控制电路、面板(3)上的温度显示器(1)、水位显示D↓[1]、电源开关(2)和电源B组成,其特征是:A、水位水温传感 器(4)中的置于最低水位的电极F与变压器B的次数绕组的一交流输出端F’相连,而依次置于水箱(5)中不同高度的电极(6),如G↓[1]、G↓[2]、G↓[3]和上限水位电极G↓[4]则分别经电阻R及与其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D跟各三极管BG组成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B、水位控制电路是以第一级放大电路IC↓[1]与跨接在BG↓[1]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起脉冲平滑作用的大电容C构成的第二级放大电路IC↓[2],三极管BG↓[1]集电极连接限流电阻R↓[1]及与之相连的、可指示 不同水位的各发光二极管D↓[1],且仅有下限位和上限位的两级放大电路IC↓[2]的输出端与相应的执行机构K↓[1]和K↓[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源湘冯德顺
申请(专利权)人:崔源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