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自动打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92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2
一种钢板自动打磨模组,包括输板组件,用于将钢板向一个方向输送;上打磨组件,位于所述输板组件上方,用于对钢板侧面上方进行打磨;下打磨组件,位于所述输板组件下方,并与所述上打磨组件错位设置,用于对钢板侧面下方进行打磨;压轮组件,位于下打磨组件上方,并与所述下打磨组件配合,防止钢板在被下打磨组件打磨钢板侧面下方时,钢板向上翘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完成钢板侧边上下两面的一次性打磨,具有工作效率高和劳动强度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板自动打磨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磨机械,尤其是对带有脏物的钢板的侧边两面进行打磨的钢板自动打磨模组。
技术介绍
在CCL行业需要将铜板与膜进行层叠后,再进行复合,在铜板与膜之间设有粘胶,在胶合之前每层覆铜板之间要设置一块钢板用于支撑,在胶合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部分胶溶化后会流到钢板的正反面,这样,钢板就要定期对其两面进行清洁,以除去胶层。现有的除去胶层的办法就是打磨,打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纯手工打磨,这种方式效率低;第二种就是对钢板的主面部分(正反面的中间部分)用机械打磨,而钢板两侧的正反面还是需要用手工打磨。第二种方式与第一方式相比,虽然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如果能有相应的机械,配合主打磨机对钢板两侧的正反面也进行机械打磨,其效率和质量将会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可以对钢板两侧的正反面进行机械打磨的钢板自动打磨模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是:提供一种钢板自动打磨模组,包括:输板组件,用于将钢板向一个方向输送;上打磨组件,位于所述输板组件上方,用于对钢板侧面上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自动打磨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输板组件(110),用于将钢板向一个方向输送;/n上打磨组件(120),位于所述输板组件(110)上方,用于对钢板侧面上方进行打磨;/n下打磨组件(130),位于所述输板组件(110)下方,并与所述上打磨组件(120)错位设置,用于对钢板侧面下方进行打磨;/n压轮组件(140),位于下打磨组件(130)上方,并与所述下打磨组件(130)配合,防止钢板在被下打磨组件(130)打磨钢板侧面下方时,钢板向上翘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自动打磨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板组件(110),用于将钢板向一个方向输送;
上打磨组件(120),位于所述输板组件(110)上方,用于对钢板侧面上方进行打磨;
下打磨组件(130),位于所述输板组件(110)下方,并与所述上打磨组件(120)错位设置,用于对钢板侧面下方进行打磨;
压轮组件(140),位于下打磨组件(130)上方,并与所述下打磨组件(130)配合,防止钢板在被下打磨组件(130)打磨钢板侧面下方时,钢板向上翘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自动打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板组件(110)包括第一皮带输送装置(111)和第二皮带输送装置(112),所述第一皮带输送装置(111)包括第一驱动滚筒(1111)、第一改向滚筒(1112)和第一皮带(1113),所述第一皮带(1113)张紧在所述第一驱动滚筒(1111)和所述第一改向滚筒(1112)上;所述第二皮带输送装置(112)包括第二驱动滚筒(1121)、第二改向滚筒(1122)和第二皮带(1123),所述第二皮带(1123)张紧在所述第二驱动滚筒(1121)和所述第二改向滚筒(1122)上,所述第二驱动滚筒(1121)与所述第一改向滚筒(1112)同轴设置,并由所述第一改向滚筒(1112)向所述第二驱动滚筒(1121)提供驱动力,在所述第二改向滚筒(1122)靠所述第一皮带输送装置(111)的一侧设有第一托辊(1114),所述第一托辊(1114)与所述第二改向滚筒(1122)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托辊(1114)与所述第一改向滚筒(1112)设有用于供所述下打磨组件(130)工作的第一打磨窗口(1115),所述下打磨组件(130)位于所述第一打磨窗口(1115)下方,所述压轮组件(140)位于所述第一打磨窗口(1115)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自动打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板组件(110)还包括第三皮带输送装置(113),所述第三皮带输送装置(113)包括第三驱动滚筒(1131)、第三改向滚筒(1132)和第三皮带(1133),所述第三皮带(1133)张紧在所述第三驱动滚筒(1131)和所述第三改向滚筒(1132)上,所述第三驱动滚筒(1131)与所述第一驱动滚筒(1111)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自动打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托辊(1116),所述第二托辊(1116)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滚筒(1111)和第一改向滚筒(1112)之间,且所述第二托辊(1116)与所述第三改向滚筒(1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梅王文东王志友柴野
申请(专利权)人:超技工业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