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晓军专利>正文

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51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所述第一处理仓靠近第三处理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板,所述第一处理仓的内侧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催化板,所述第一处理仓的外侧顶壁连通有进氧管,所述第二处理仓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通过第一活性炭板与第二活性炭板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附,然后经过加热后的催化板进行催化,与第一处理仓内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三氧化硫,然后将三氧化硫注入到第三箱体内,再将水注入到第三箱体内,由于三氧化硫易溶于水的特效,使其变为硫酸,通过上述步骤,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还可以有效的回收硫资源,避免了硫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脱硫脱硝
,具体为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已知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有PAFP、ACFP、软锰矿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法、石膏湿法、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技术。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火电厂脱硫脱硝用均烟装置(公开号:CN208626931U)公开了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用均烟装置,其解决了现有锅炉烟气排放不稳定的问题,然而还存在一定问题;现有的脱硫脱硝装置不能有效的将废气中分离出来的硫进行合理的回收,造成了硫资源的浪费,为此,提出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顶壁与第一板体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板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处理仓,所述第一板体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板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处理仓,所述第一板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处理仓,所述第一处理仓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板,所述第一处理仓靠近第三处理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板,所述第一处理仓的内侧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催化板,所述第一处理仓的外侧顶壁连通有进氧管,所述第二处理仓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远离第二处理仓内侧壁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管,所述第一连管的一侧设有水泵,所述第一连管远离第二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水泵的输入端,所述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处理仓的内侧底壁,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管,所述第二连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三箱体,所述第三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处理仓的内侧底壁,所述第三箱体的顶部连通有第三连管,所述第三连管远离第三箱体的一端插入第一处理仓的内腔,所述第三箱体远离第二连管的一侧连通有排液管,所述第三处理仓的内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处理仓的外侧壁,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三处理仓的内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设有锅炉,所述锅炉的外侧壁连通有第四连管,所述第四连管的一侧设有静电除尘器,所述第四连管远离锅炉的一端连通于静电除尘器的输入端,所述静电除尘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连管,所述第五连管远离静电除尘器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处理仓的外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前表面的下部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门把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箱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观察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前表面的上部安装有开关组,所述开关组的电性输出端分别与加热板和水泵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氧管、排液管与排气管的管口处均固定连接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活性炭板与第二活性炭板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附,然后经过加热后的催化板进行催化,与第一处理仓内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三氧化硫,然后将三氧化硫注入到第三箱体内,再将水注入到第三箱体内,由于三氧化硫易溶于水的特效,使其变为硫酸,通过上述步骤,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还可以有效的回收硫资源,避免了硫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箱体、第一连管、水泵、第二连管、第三箱体与排液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箱体;2、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第一处理仓;5、第二处理仓;6、第三处理仓;7、第一活性炭板;8、第二活性炭板;9、进氧管;10、加热板;11、催化板;12、第二箱体;13、第一连管;14、水泵;15、第二连管;16、第三箱体;17、第三连管;18、排液管;19、排气管;20、阀门;21、箱门;22、门把手;23、观察窗;24、开关组;25、锅炉;26、第四连管;27、静电除尘器;28、第五连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2,第一箱体1的内侧顶壁与第一板体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3,第一板体2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板体3的一侧设有第一处理仓4,第一板体2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板体3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处理仓6,第一板体2的底部设有第二处理仓5,第一处理仓4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板7,第一处理仓4靠近第三处理仓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板8,第一处理仓4的内侧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0,加热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催化板11,第一处理仓4的外侧顶壁连通有进氧管9,第二处理仓5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12,第二箱体12远离第二处理仓5内侧壁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管13,第一连管13的一侧设有水泵14,第一连管13远离第二箱体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水泵14的输入端,水泵14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处理仓5的内侧底壁,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管15,第二连管15远离水泵14的一端连通有第三箱体16,第三箱体16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处理仓5的内侧底壁,第三箱体16的顶部连通有第三连管17,第三连管17远离第三箱体16的一端插入第一处理仓4的内腔,第三箱体16远离第二连管15的一侧连通有排液管18,第三处理仓6的内侧设有排气管19,排气管19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处理仓4的外侧壁,排气管19的另一端贯穿第三处理仓6的内侧壁。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箱体1的外侧设有锅炉25,锅炉25的外侧壁连通有第四连管26,第四连管26的一侧设有静电除尘器27,第四连管26远离锅炉25的一端连通于静电除尘器27的输入端,静电除尘器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连管28,第五连管28远离静电除尘器27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处理仓4的外侧壁;将锅炉25产生的废气通过第四连管26注入到静电除尘器27内进行除尘,然后将除尘后废气通过第五连管28注入到第一处理仓4的内部,便于后续的对废气进行脱离脱硝操作。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箱体1前表面的下部铰接有箱门21,箱门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门把手22;通过在第一箱体1前表面的下部铰接箱门21,然后配合箱门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门把手22,可以更加方便的将箱门21打开与关闭。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2),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侧顶壁与第一板体(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2)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板体(3)的一侧设有第一处理仓(4),所述第一板体(2)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板体(3)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处理仓(6),所述第一板体(2)的底部设有第二处理仓(5),所述第一处理仓(4)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板(7),所述第一处理仓(4)靠近第三处理仓(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板(8),所述第一处理仓(4)的内侧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0),所述加热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催化板(11),所述第一处理仓(4)的外侧顶壁连通有进氧管(9),所述第二处理仓(5)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12),所述第二箱体(12)远离第二处理仓(5)内侧壁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管(13),所述第一连管(13)的一侧设有水泵(14),所述第一连管(13)远离第二箱体(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水泵(14)的输入端,所述水泵(14)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处理仓(5)的内侧底壁,所述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管(15),所述第二连管(15)远离水泵(14)的一端连通有第三箱体(16),所述第三箱体(16)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处理仓(5)的内侧底壁,所述第三箱体(16)的顶部连通有第三连管(17),所述第三连管(17)远离第三箱体(16)的一端插入第一处理仓(4)的内腔,所述第三箱体(16)远离第二连管(15)的一侧连通有排液管(18),所述第三处理仓(6)的内侧设有排气管(19),所述排气管(19)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处理仓(4)的外侧壁,所述排气管(19)的另一端贯穿第三处理仓(6)的内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2),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侧顶壁与第一板体(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2)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板体(3)的一侧设有第一处理仓(4),所述第一板体(2)顶部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板体(3)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处理仓(6),所述第一板体(2)的底部设有第二处理仓(5),所述第一处理仓(4)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活性炭板(7),所述第一处理仓(4)靠近第三处理仓(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性炭板(8),所述第一处理仓(4)的内侧底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0),所述加热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催化板(11),所述第一处理仓(4)的外侧顶壁连通有进氧管(9),所述第二处理仓(5)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12),所述第二箱体(12)远离第二处理仓(5)内侧壁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管(13),所述第一连管(13)的一侧设有水泵(14),所述第一连管(13)远离第二箱体(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水泵(14)的输入端,所述水泵(14)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处理仓(5)的内侧底壁,所述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管(15),所述第二连管(15)远离水泵(14)的一端连通有第三箱体(16),所述第三箱体(16)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处理仓(5)的内侧底壁,所述第三箱体(16)的顶部连通有第三连管(17),所述第三连管(17)远离第三箱体(16)的一端插入第一处理仓(4)的内腔,所述第三箱体(16)远离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军黄晓梅包七十三萨仁高娃任鸿远
申请(专利权)人:苏晓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