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正通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45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灌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包括油罐,所述油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盒,第三连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运动室,连接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运动盖,连接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塞,第四运动室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运动盖。该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通过第三连杆带动第四连杆向右运动,第四连杆带动活塞向右运动,此时由于气压的作用,第一运动盖贴紧活塞,第二运动盖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吸气工作,使得第一挡板下侧油罐中遗留的油被吸入第四运动室中,从而达到防滴落和减少人工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灌装
,具体为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食用油的品种多种多样,其中对于食用油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压榨、出油和灌装这三个步骤。其中对于食用油的灌装设备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食用油灌装装置,主要通过将储存在油罐中的油间歇灌装到传送带上的油瓶中,这种方式存在油嘴在灌装完一瓶油时,传送带将下一空瓶传送到油嘴下方时,油嘴内遗留的食用油容易滴落到传送带上,需要人工定期清理传送带,而且在对油瓶灌装的过程中,由于下落的油对油瓶有一定的作用力,容易使得在灌装过程中发生油瓶倾倒的现象,造成灌装时间过长。以上情形会导致灌装时容易滴落、增加人工成本、灌装时油瓶容易倾倒和灌装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具备防滴落、减少人工成本、灌装时油瓶不会倾倒和灌装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食用油灌装装置的灌装时容易滴落、增加人工成本、灌装时油瓶容易倾倒和灌装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防滴落、减少人工成本、灌装时油瓶不会倾倒和灌装效率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包括油罐,所述油罐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盒,第一扇叶盒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一扇叶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运动室,第一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第一磁块的左上侧且在第一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块,第二磁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油罐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室,油罐的下侧且在第二运动室的内部设置有长条室,长条室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块,第一圆柱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块,第二圆柱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挡块,第一连杆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块,第一连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左侧设置凸轮,凸轮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缺齿轮,缺齿轮的左侧啮合有从动轮,从动轮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从动轮的左下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转动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载板,载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板,第二连杆的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杆的下侧且在第一连接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一连接杆的右侧设置有异形盘,异形盘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右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运动室,第二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磁块,第三磁块的右侧设置有线圈,缺齿轮的前侧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运动室,连接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运动盖,连接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塞,第四运动室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运动盖。优选的,所述从动轮与转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通过从动轮与转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使得从动轮带动转动轮进行转动,从而达到驱动传送带装置进行运转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与第一圆柱块相对应的U形开槽,通过设置有相对应的U形开槽,使得第一连杆在进行左右间歇摆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挡板进行左右间歇运动,从而达到间歇灌装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活塞与第四运动室左侧板均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运动盖、第二运动盖相对应的通孔,通过设置有相对应的通孔,使得活塞间歇吸气,从而达到防止油滴落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缺齿轮上设置有不完整的齿槽,且与从动轮相互啮合,通过缺齿轮上设置有不完整的齿槽,且与从动轮相互啮合,使得缺齿轮带动从动轮间歇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轴、第二连杆、第一连接杆和夹紧板均关于载板左右对称设置,通过设置以上机构均关于载板左右对称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整洁,从而达到后期便于维修与保养的目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通过第一挡板在挡住油罐中的油时的同时,缺齿轮带动第三连杆进行转动,然后第三连杆带动第四连杆向右运动,第四连杆带动活塞向右运动,此时由于气压的作用,第一运动盖贴紧活塞,第二运动盖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吸气工作,使得第一挡板下侧油罐中遗留的油被吸入第四运动室中,从而达到防滴落和减少人工成本的效果。2、该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通过油罐中的油流动,从而带动第一扇叶盒进行转动,然后在第一扇叶盒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使得第二磁块在第一运动室进行运动,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吸合,然后线圈通电产生与第三磁块相斥的磁场,推动第二移动杆向左运动,第二移动杆推动第二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异形盘进行转动,然后异形盘推动第一连接杆向外运动,从而推动第二连杆顺时针旋转,使得夹紧板夹紧正在灌装的油瓶,这一结构达到了灌装时油瓶不会倾倒和灌装效率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扇叶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扇叶盒运动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运动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连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夹紧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从动轮与缺齿轮啮合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中:1、油罐;2、第一扇叶盒;201、第一固定轴;202、第一运动室;203、第一磁块;204、第二磁块;205、第一弹簧;3、第二运动室;4、长条室;401、第一挡板;402、第一圆柱块;403、第一连杆;404、第二圆柱块;405、第一移动杆;406、第二弹簧;407、第一挡块;408、圆形块;409、第一固定块;5、从动轮;501、第一转轴;6、缺齿轮;601、第一驱动轴;602、第三连杆;7、转动轮;8、传送带装置;9、载板;901、第一固定杆;902、第二固定轴;10、第二连杆;1001、第一连接杆;1002、第三弹簧;11、夹紧板;12、凸轮;13、第四运动室;1301、第四连杆;1302、连接架;1303、第一运动盖;1304、活塞;1305、第二运动盖;14、异形盘;1401、转动杆;1402、第二连接杆;1403、第二移动杆;1404、第三运动室;1405、第四弹簧;1406、第三磁块;1407、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包括油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盒(2),第一扇叶盒(2)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201),第一扇叶盒(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运动室(202),第一运动室(2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203),第一磁块(203)的左上侧且在第一运动室(20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块(204),第二磁块(20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5),油罐(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室(3),油罐(1)的下侧且在第二运动室(3)的内部设置有长条室(4),长条室(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401),第一挡板(4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块(402),第一圆柱块(40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03),第一连杆(403)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块(404),第二圆柱块(40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405),第一移动杆(40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406),第二弹簧(406)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挡块(407),第一连杆(403)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块(408),第一连杆(403)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09),第一固定块(409)的左侧设置凸轮(12),凸轮(12)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601),第一驱动轴(60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缺齿轮(6),缺齿轮(6)的左侧啮合有从动轮(5),从动轮(5)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01),从动轮(5)的左下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7),转动轮(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传送带装置(8),传送带装置(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载板(9),载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901),第一固定杆(9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902),第二固定轴(902)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0),第二连杆(10)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板(11),第二连杆(10)的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01),第二连杆(10)的下侧且在第一连接杆(100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002),第一连接杆(1001)的右侧设置有异形盘(14),异形盘(14)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01),转动杆(1401)的右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402),第二连接杆(140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移动杆(1403),第二移动杆(1403)的外侧设置有第四弹簧(1405),第四弹簧(140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运动室(1404),第二移动杆(14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磁块(1406),第三磁块(1406)的右侧设置有线圈(1407),缺齿轮(6)的前侧转动连接第三连杆(602),第三连杆(602)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1301),第四连杆(13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302),连接架(1302)的外侧设置有第四运动室(13),连接架(130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运动盖(1303),连接架(13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塞(1304),第四运动室(1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运动盖(13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防滴落防倾倒的灌装装置,包括油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扇叶盒(2),第一扇叶盒(2)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201),第一扇叶盒(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运动室(202),第一运动室(2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203),第一磁块(203)的左上侧且在第一运动室(20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磁块(204),第二磁块(20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5),油罐(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室(3),油罐(1)的下侧且在第二运动室(3)的内部设置有长条室(4),长条室(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401),第一挡板(4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块(402),第一圆柱块(40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03),第一连杆(403)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块(404),第二圆柱块(40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405),第一移动杆(40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406),第二弹簧(406)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挡块(407),第一连杆(403)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圆形块(408),第一连杆(403)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09),第一固定块(409)的左侧设置凸轮(12),凸轮(12)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601),第一驱动轴(60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缺齿轮(6),缺齿轮(6)的左侧啮合有从动轮(5),从动轮(5)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01),从动轮(5)的左下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7),转动轮(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传送带装置(8),传送带装置(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载板(9),载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901),第一固定杆(9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902),第二固定轴(902)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0),第二连杆(10)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夹紧板(11),第二连杆(10)的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01),第二连杆(10)的下侧且在第一连接杆(100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002),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通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