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44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设有送风管道,外壳体内设有第一电机以及第一滤网;外壳体上设有用于对外壳体进行密封的盖板,盖板的上半部设有若干个进风通孔,盖板上位于安装腔外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有半圆形挡板;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储灰座,储灰座内设有与安装腔相通的出灰通道,出灰通道内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设有滑动板,出灰通道中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中设有灰尘收集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对于第一滤网的清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可长期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新风净化装置主要是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室内排风管道与多个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后,室内受污染的空气依次经风机、排风管道及排风口排往室外,这样室内将形成负压,从而促使室外的新鲜空气经安装在窗框上方或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进风口进入室内,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从而使室内人员可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调节室内环境。以上传统新风净化装置具有如下缺点:风机通过设置于室内的排风管道与排风口相连,才能实现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目的,这样就必须在室内设置排风管道,增加成本的同时,占用室内空间,浪费室内宝贵的空间资源,不利于室内的装修设计。公开号为CN103398441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包括:送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装置,送风系统包括进风管、新风送风口、装置外壳、电气控制装置、新风通道和进风风机;进风管和新风送风口均设置在装置外壳的边缘;电气控制装置、新风通道和进风风机均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进风风机包括进风电机、进风蜗壳和进风叶轮;进风电机的输入端与电气控制装置连接,其输出端与进风叶轮连接;进风蜗壳位于装置外壳和进风叶轮之间;空气净化装置位于新风通道中。虽然该专利技术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有利于节省室内空间;但是在实际的使用时,需定期的对滤网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不利于该新风净化装置的长期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的新风净化装置需定期对滤网进行清理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能够实现对滤网进行自动清理的功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一个端面上设有送风通孔,外壳体上位于送风通孔处设有送风管道,外壳体内设有开口朝向相对于送风通孔所在端面设置的安装腔,安装腔整体呈圆柱形,安装腔内设有位于送风通孔旁的电机安装支架,电机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上设有风扇;安装腔中设有位于电机安装支架旁的滤网安装座,滤网安装座上设有第一滤网;外壳体上设有用于对安装腔进行密封的盖板,盖板的上半部设有若干个进风通孔,盖板上位于安装腔外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穿过盖板伸入安装腔中,第二电机的转轴伸入安装腔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进风通孔进行封堵的半圆形挡板;外壳体上设有位于滤网安装座与盖板之间的出灰口,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位于滤网安装座与盖板之间的储灰座,储灰座内设有与安装腔相通的出灰通道,出灰通道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设有可滑动的且用于出灰通道进行封堵的滑动板,出灰通道中设有位于第一滑槽下方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中设有灰尘收集盒,灰尘收集盒中设有灰尘收集腔,灰尘收集腔的底部设有第二滤网。通过本技术半圆形挡板、第二滤网以及第一电机的配合,既较为方便的实现了对于第一滤网的清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得该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可长期稳定的运行。作为优选,出灰通道的上端部向两端扩张形成倾斜面。通过本技术的倾斜面的设置,能够使得在进行灰尘清理时,第一滤网上的灰尘可以较为容易的通过倾斜面落至灰尘收集盒中,从而较佳的提升了该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对于灰尘的清理效果。作为优选,盖板向着的远离安装腔端扩张形成电机安装腔,第二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腔中。通过本技术的电机安装腔中设置,既能够较为方便的完成对于第二电机的安装,同时也实现了对于第二电机的保护。作为优选,外壳体上靠近送风管道的端部向外扩张形成第一安装基台,第一安装基台上设有安装通孔。通过本技术的第一安装基台的设置,能够较为方便的完成对于该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安装。作为优选,外壳体上靠近盖板的端部沿其周向向外扩张形成第二安装基台,第二安装基台与盖板之间螺栓连接。通过本技术的第二安装基台的设置,能够较为方便的完成盖板与外壳体之间的连接。作为优选,安装腔内设有位于电机安装支架与送风通孔之间的第三滤网。通过本技术的第三滤网的设置,既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了该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在向室内送入空气时对于空气的过滤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在进行对于第一滤网上灰尘的清理时,室内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安装腔中,从而较佳保护了第一电机。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半剖示图。图4为图2中的灰尘收集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10、外壳体;120、盖板;130、进风通孔;140、储灰座;150、第一安装基台;160、安装通孔;170、第二安装基台;210、送风通孔;220、送风管道;230、安装腔;240、电机安装支架;250、第一电机;260、风扇;270、滤网安装座;280、第一滤网;290、第二电机;2100、半圆形挡板;2110、出灰口;2120、出灰通道;2130、滑动板;2140、灰尘收集盒;2150、电机安装腔;2160、第三滤网;310、第一滑槽;320、第二滑槽;330、倾斜面;410、灰尘收集腔;420、第二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外壳体110,外壳体110的一个端面上设有送风通孔210,外壳体110上位于送风通孔210处设有送风管道220,外壳体110内设有开口朝向相对于送风通孔210所在端面设置的安装腔230,安装腔230整体呈圆柱形,安装腔230内设有位于送风通孔210旁的电机安装支架240,电机安装支架240上设有第一电机250,第一电机250的转轴上设有风扇260;安装腔230中设有位于电机安装支架240旁的滤网安装座270,滤网安装座270上设有第一滤网280;外壳体110上设有用于对安装腔230进行密封的盖板120,盖板120的上半部设有若干个进风通孔130,盖板120上位于安装腔230外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电机290,第二电机290的转轴穿过盖板120伸入安装腔230中,第二电机290的转轴伸入安装腔23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进风通孔130进行封堵的半圆形挡板2100;外壳体110上设有位于滤网安装座270与盖板120之间的出灰口2110,外壳体110的外侧壁上设有位于滤网安装座270与盖板120之间的储灰座140,储灰座140内设有与安装腔230相通的出灰通道2120,出灰通道2120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滑槽310,第一滑槽310中设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10),外壳体(110)的一个端面上设有送风通孔(210),外壳体(110)上位于送风通孔(210)处设有送风管道(220),外壳体(110)内设有开口朝向相对于送风通孔(210)所在端面设置的安装腔(230),安装腔(230)整体呈圆柱形,安装腔(230)内设有位于送风通孔(210)旁的电机安装支架(240),电机安装支架(240)上设有第一电机(250),第一电机(250)的转轴上设有风扇(260);安装腔(230)中设有位于电机安装支架(240)旁的滤网安装座(270),滤网安装座(270)上设有第一滤网(280);外壳体(110)上设有用于对安装腔(230)进行密封的盖板(120),盖板(120)的上半部设有若干个进风通孔(130),盖板(120)上位于安装腔(230)外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电机(290),第二电机(290)的转轴穿过盖板(120)伸入安装腔(230)中,第二电机(290)的转轴伸入安装腔(23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进风通孔(130)进行封堵的半圆形挡板(2100);外壳体(110)上设有位于滤网安装座(270)与盖板(120)之间的出灰口(2110),外壳体(110)的外侧壁上设有位于滤网安装座(270)与盖板(120)之间的储灰座(140),储灰座(140)内设有与安装腔(230)相通的出灰通道(2120),出灰通道(2120)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滑槽(310),第一滑槽(310)中设有可滑动的且用于出灰通道(2120)进行封堵的滑动板(2130),出灰通道(2120)中设有位于第一滑槽(310)下方的第二滑槽(320),第二滑槽(320)中设有灰尘收集盒(2140),灰尘收集盒(2140)中设有灰尘收集腔(410),灰尘收集腔(410)的底部设有第二滤网(4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清灰机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10),外壳体(110)的一个端面上设有送风通孔(210),外壳体(110)上位于送风通孔(210)处设有送风管道(220),外壳体(110)内设有开口朝向相对于送风通孔(210)所在端面设置的安装腔(230),安装腔(230)整体呈圆柱形,安装腔(230)内设有位于送风通孔(210)旁的电机安装支架(240),电机安装支架(240)上设有第一电机(250),第一电机(250)的转轴上设有风扇(260);安装腔(230)中设有位于电机安装支架(240)旁的滤网安装座(270),滤网安装座(270)上设有第一滤网(280);外壳体(110)上设有用于对安装腔(230)进行密封的盖板(120),盖板(120)的上半部设有若干个进风通孔(130),盖板(120)上位于安装腔(230)外的端面上设有第二电机(290),第二电机(290)的转轴穿过盖板(120)伸入安装腔(230)中,第二电机(290)的转轴伸入安装腔(23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进风通孔(130)进行封堵的半圆形挡板(2100);外壳体(110)上设有位于滤网安装座(270)与盖板(120)之间的出灰口(2110),外壳体(110)的外侧壁上设有位于滤网安装座(270)与盖板(120)之间的储灰座(140),储灰座(140)内设有与安装腔(230)相通的出灰通道(2120),出灰通道(2120)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滑槽(310),第一滑槽(310)中设有可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武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隆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