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42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包括底模钢板,吊装连接座,第一顶紧螺栓,硅胶圈,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可伸缩测量杆结构,可夹持锁紧座结构,可转动防护座结构,可滑动吊装座结构,滑动管,辅助座,插接杆,辅助绳和辅助吊装圈,所述的第一顶紧螺栓分别贯穿吊装连接座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硅胶圈分别螺栓连接在吊装连接座的左右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连接座,固定管,第三伸缩杆,对应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应杆对应底模钢板的两端,然后观察第三伸缩杆上端刻画的刻度线,防止在吊装的过程中底模钢板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板吊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钢板在生产完毕之后,需要将钢板运输到其他的位置上进行另外的处理,由于钢板属于宽大而又较薄的工件,依靠人工来对其进行移动时会比较费力,同时可能会对人们的手部划伤,现在一般对钢板进行吊装移动时是利用钢丝绳对钢板进行捆绑,之后利用吊钩钩在钢丝绳上来对钢板进行吊装,为了方便吊装人们设计了吊装设备。但是现有的吊装设备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吊偏影响吊装工作,不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和不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进行防护工作以及不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固定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吊装设备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吊偏影响吊装工作,不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和不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进行防护工作以及不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固定的问题。一种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包括底模钢板,吊装连接座,第一顶紧螺栓,硅胶圈,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可伸缩测量杆结构,可夹持锁紧座结构,可转动防护座结构,可滑动吊装座结构,滑动管,辅助座,插接杆,辅助绳和辅助吊装圈,所述的第一顶紧螺栓分别贯穿吊装连接座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硅胶圈分别螺栓连接在吊装连接座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伸缩杆的左侧贯穿吊装连接座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伸缩杆的右侧贯穿吊装连接座的后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测量杆结构分别安装在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右侧和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夹持锁紧座结构分别安装在第一伸缩杆的右端和第二伸缩杆的左端;所述的可转动防护座结构安装在吊装连接座的下端且设置在底模钢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滑动吊装座结构安装在吊装连接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管分别滑动套接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外壁;所述的辅助座分别螺栓连接在滑动管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插接在辅助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绳一端系接在插接杆的外壁;所述的辅助绳另一端分别系接在辅助吊装圈的下端外壁;所述的可伸缩测量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座,固定管,第二顶紧螺栓,第三伸缩杆和对应杆,所述的固定管的左侧螺栓连接在第一连接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管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三伸缩杆贯穿固定管;所述的第三伸缩杆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对应杆的左侧上部。优选的,所述的可夹持锁紧座结构包括伸缩架,中心板,延伸杆,接触板,第二连接座,支撑杆,调节螺母和挂接杆,所述的中心板纵向螺栓连接在伸缩架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延伸杆分别插接在伸缩架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伸缩架螺栓连接在接触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连接座分别焊接在延伸杆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的分别贯穿第二连接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杆的外壁上部;所述的挂接杆分别贯穿支撑杆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防护座结构包括固定板,转动板,翼形螺栓,防护杆和固定螺栓,所述的转动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固定板的正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的翼形螺栓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固定板的正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的防护杆分别贯穿转动板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栓分别螺纹接在转动板的右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可滑动吊装座结构包括第三连接座,滑孔,滑动杆,锁紧螺母,吊装辊,吊装绳和挂接圈,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第三连接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杆贯穿滑孔;所述的锁紧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滑动杆的正表面外壁和后表面外壁;所述的吊装辊套接在滑动杆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绳缠绕在吊装辊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绳的两端分别系接在挂接圈的下端外壁。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顶紧螺栓分别与第一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接触设置;所述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分别贯穿硅胶圈。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顶紧螺栓和第三伸缩杆接触设置;所述的对应杆设置在固定管的右端;所述的第三伸缩杆采用上端刻画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且右侧设置为零起始端。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座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伸缩杆的上端右侧和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对应杆分别设置在底模钢板的上端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螺母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座的上端;所述的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接触板的正表面左侧和后表面右侧。优选的,所述的伸缩架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伸缩杆的右端和第二伸缩杆的左端;所述的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底模钢板的正表面左右两侧和后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挂接杆分别设置在底模钢板的下端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板采用下端设置为弧形且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板;所述的固定螺栓分别和防护杆接触设置;所述的防护杆采用外壁套接有硅胶套的不锈钢杆。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螺栓连接在底模钢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连接座螺栓连接在固定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杆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底模钢板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的吊装辊设置在第三连接座的上侧内部中间;所述的锁紧螺母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座的正表面上部和后表面上部。优选的,所述的第三连接座螺栓连接在固定板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设置在底模钢板的上端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座,固定管,第三伸缩杆,对应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应杆对应底模钢板的两端,然后观察第三伸缩杆上端刻画的刻度线,防止在吊装的过程中底模钢板倾斜。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吊装连接座,第一顶紧螺栓,硅胶圈,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伸缩架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左右拉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伸缩架的位置,有利于在吊装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固定板,转动板,翼形螺栓,防护杆和底模钢板以及吊装连接座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防护杆设置在底模钢板的下端中间位置,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进行底模钢板防护工作,防止底模钢板在吊装的过程中出现折弯。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伸缩架,中心板,延伸杆,接触板,第二连接座和支撑杆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底模钢板的宽度拉动延伸杆调节支撑杆的位置,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根据底模钢板的宽度进行调节工作。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座,固定管,第二顶紧螺栓,第三伸缩杆和对应杆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拧紧第二顶紧螺栓,方便在工作中进行第三伸缩杆固定工作,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进行底模钢板固定工作。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三连接座,滑孔,滑动杆,锁紧螺母,吊装辊,吊装绳和挂接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锁紧螺母,然后上下滑动吊装辊,将吊装辊移动至合适的高度,方便在吊装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伸缩架,中心板,延伸杆,接触板,第二连接座,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包括底模钢板(1),吊装连接座(2),第一顶紧螺栓(3),硅胶圈(4),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可伸缩测量杆结构(7),可夹持锁紧座结构(8),可转动防护座结构(9),可滑动吊装座结构(10),滑动管(11),辅助座(12),插接杆(13),辅助绳(14)和辅助吊装圈(15),所述的第一顶紧螺栓(3)分别贯穿吊装连接座(2)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硅胶圈(4)分别螺栓连接在吊装连接座(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伸缩杆(5)的左侧贯穿吊装连接座(2)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伸缩杆(6)的右侧贯穿吊装连接座(2)的后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管(11)分别滑动套接在第一伸缩杆(5)和第二伸缩杆(6)的外壁;所述的辅助座(12)分别螺栓连接在滑动管(1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13)插接在辅助座(1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绳(14)一端系接在插接杆(13)的外壁;所述的辅助绳(14)另一端分别系接在辅助吊装圈(15)的下端外壁;其特征在于,该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中所述的可伸缩测量杆结构(7)分别安装在第一伸缩杆(5)的上端右侧和第二伸缩杆(6)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夹持锁紧座结构(8)分别安装在第一伸缩杆(5)的右端和第二伸缩杆(6)的左端;所述的可转动防护座结构(9)安装在吊装连接座(2)的下端且设置在底模钢板(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滑动吊装座结构(10)安装在吊装连接座(2)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测量杆结构(7)包括第一连接座(71),固定管(72),第二顶紧螺栓(73),第三伸缩杆(74)和对应杆(75),所述的固定管(72)的左侧螺栓连接在第一连接座(7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顶紧螺栓(73)螺纹连接在固定管(72)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三伸缩杆(74)贯穿固定管(72);所述的第三伸缩杆(74)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对应杆(75)的左侧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包括底模钢板(1),吊装连接座(2),第一顶紧螺栓(3),硅胶圈(4),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可伸缩测量杆结构(7),可夹持锁紧座结构(8),可转动防护座结构(9),可滑动吊装座结构(10),滑动管(11),辅助座(12),插接杆(13),辅助绳(14)和辅助吊装圈(15),所述的第一顶紧螺栓(3)分别贯穿吊装连接座(2)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硅胶圈(4)分别螺栓连接在吊装连接座(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伸缩杆(5)的左侧贯穿吊装连接座(2)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伸缩杆(6)的右侧贯穿吊装连接座(2)的后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管(11)分别滑动套接在第一伸缩杆(5)和第二伸缩杆(6)的外壁;所述的辅助座(12)分别螺栓连接在滑动管(1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13)插接在辅助座(1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绳(14)一端系接在插接杆(13)的外壁;所述的辅助绳(14)另一端分别系接在辅助吊装圈(15)的下端外壁;其特征在于,该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中所述的可伸缩测量杆结构(7)分别安装在第一伸缩杆(5)的上端右侧和第二伸缩杆(6)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夹持锁紧座结构(8)分别安装在第一伸缩杆(5)的右端和第二伸缩杆(6)的左端;所述的可转动防护座结构(9)安装在吊装连接座(2)的下端且设置在底模钢板(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滑动吊装座结构(10)安装在吊装连接座(2)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测量杆结构(7)包括第一连接座(71),固定管(72),第二顶紧螺栓(73),第三伸缩杆(74)和对应杆(75),所述的固定管(72)的左侧螺栓连接在第一连接座(7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顶紧螺栓(73)螺纹连接在固定管(72)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第三伸缩杆(74)贯穿固定管(72);所述的第三伸缩杆(74)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对应杆(75)的左侧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夹持锁紧座结构(8)包括伸缩架(81),中心板(82),延伸杆(83),接触板(84),第二连接座(85),支撑杆(86),调节螺母(87)和挂接杆(88),所述的中心板(82)纵向螺栓连接在伸缩架(8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延伸杆(83)分别插接在伸缩架(8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伸缩架(81)螺栓连接在接触板(8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连接座(85)分别焊接在延伸杆(8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和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86)的分别贯穿第二连接座(8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母(87)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杆(86)的外壁上部;所述的挂接杆(88)分别贯穿支撑杆(86)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节段箱梁底模钢板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防护座结构(9)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娜褚兴民孔令智王东李秀东杨沣江赵延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双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