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39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针对现有的传统方式操作麻烦效率低、更换滤芯不方便,杂质不方便排除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管,且进液管与污水管均贯穿壳体的外壁与壳体的内部相互连通,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导液室,导液室通过封闭环与壳体相互固定连接,导液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导液室远离壳体的一侧壁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导液室的侧壁,壳体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得冲洗更加方便,高效、方便更换过滤筒,排出杂质十分快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污水或其他液体运输时,通常都需要经过过滤装置,来对液体内部的杂质和脏物进行过滤,防止通过,过滤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其与污水接触的一面会附着有大量的污物,需要及时的清理,传统的清理方式都是对过滤装置进行拆卸清洗。传统的过滤装人工拆卸清理不当清理效果不太好,而且清理的速度比较慢,会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液体通过,导致无法输送液体,而且传统的清理方式在使用时,清理效果并不是很好,一些带有反洗装置的过滤设备,由于其结构过于复杂导致起拆卸十分的麻烦,而且在在反冲洗时,反洗装置将附着的杂质清除后,杂质也不能够很好的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解决了传统方式操作麻烦效率低、更换滤芯不方便,杂质不方便排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管,且进液管与污水管均贯穿壳体的外壁与壳体的内部相互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2),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管(3),且进液管(2)与污水管(3)均贯穿壳体(1)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部相互连通,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导液室(4),导液室(4)通过封闭环(5)与壳体(1)相互固定连接,导液室(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6),导液室(4)远离壳体(1)的一侧壁安装有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导液室(4)的侧壁,壳体(1)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过滤筒(8),过滤筒(8)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筒(801),过滤筒(8)的内部中心呈水平设置有中心杆(9),中心杆(9)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2),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管(3),且进液管(2)与污水管(3)均贯穿壳体(1)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部相互连通,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导液室(4),导液室(4)通过封闭环(5)与壳体(1)相互固定连接,导液室(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6),导液室(4)远离壳体(1)的一侧壁安装有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导液室(4)的侧壁,壳体(1)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过滤筒(8),过滤筒(8)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筒(801),过滤筒(8)的内部中心呈水平设置有中心杆(9),中心杆(9)的外壁呈螺旋环绕有多个搅拌叶(10),中心杆(9)通过固定杆(11)与搅拌叶(10)相互固定连接,壳体(1)远离导液室(4)一侧外壁靠近过滤筒(8)的处设置有螺纹孔,固定筒(801)穿过螺纹孔内部,壳体(1)外壁靠近螺纹孔处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封闭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过滤器的反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电机(701)、传动杆(702)和固定架(703),所述驱动电机(701)通过固定架(703)与导液室(4)侧壁相互固定连接,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赵鹏吴克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佑坤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