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美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23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美肤仪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等离子美肤仪,包括机身、等离子发生片、上端盖、灯具以及导光环;上端盖与机身上下布置且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上端盖中空形成放置腔,等离子发生片固定在放置腔内;上端盖具有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接触面,接触面倾斜布置;灯具用于显示等离子美肤仪的工作状态,灯具与导光环正对布置,导光环用于将灯具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导光环固定在机身与等离子发生片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等离子美肤仪,通过将接触面设置为斜面,使用者可轻松实现美肤功能,以使等离子美肤仪的设计更为人性化,操作更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美肤仪
本技术涉及美肤仪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等离子美肤仪。
技术介绍
等离子美肤仪是通过电源和陶瓷片等离子放电片与人体形成高频高压并间隙放电击穿空气产生的电离就是微等离子和臭氧,臭氧作用细菌的细胞膜,使膜结构成分受损伤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从而在极短时间内杀死细胞真菌和螨虫,并抑制炎症,祛痘效果明显。更重要的是臭氧杀菌后还原成氧,无任何残留和二次污染,这是任何化学物质不能做到的。臭氧和等离子同时作用于皮肤,刺激皮下胶蛋白持续再生,因此具有无痕嫩肤,修复痘印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等离子美容仪的作用面与机身处于垂直状态,使用者使用时手部需要旋转90度,操作不够人性化,尤其是一些部位难以使用等离子美肤仪进行美肤,而本技术提供的等离子美容仪可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等离子美肤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等离子美肤仪,包括机身、等离子发生片、上端盖、灯具以及导光环;所述上端盖与所述机身上下布置且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所述上端盖中空形成放置腔,所述等离子发生片固定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上端盖具有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倾斜布置;所述灯具用于显示所述等离子美肤仪的工作状态,所述灯具与所述导光环正对布置,所述导光环用于将所述灯具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所述导光环固定在所述机身与所述等离子发生片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公扣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公扣配合的第一母扣;所述第一公扣位于所述上端盖上,所述第一母扣位于所述机身上。进一步地,所述等离子美肤仪还包括电源以及PCB板,所述电源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所述PCB板与所述等离子发生片以及灯具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公扣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公扣配合的第二母扣;所述第二公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母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水平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中空形成水平延伸的盲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与所述盲孔适配的柱体。进一步地,所述机身的侧面为弧面。进一步地,所述机身的底面以及所述上端盖的所述接触面设置有圆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等离子美肤仪,通过发送等离子作用皮肤,实现无痕嫩肤以及修复痘印的效果,其主要步骤如下;使用者握住机身将接触面与待美化的皮肤接触,等离子发生片工作,等离子发生片与人体之间形成高频电压,等离子发生片间隙放电并击穿空气产生电离,电离作用在皮肤上,实现美肤的效果;同时,灯具发出光线传递至导光环,导光环接收灯具发出的光线并均匀扩散至等离子发生片,等离子发生片发出光线以提示等离子美肤仪处于工作状态;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上述接触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使用者的手臂仅仅需要转动一点角度,便将接触面与皮肤接触;采用上述提供的等离子美肤仪,通过将接触面设置为斜面,使用者可轻松实现美肤功能,以使等离子美肤仪的设计更为人性化,操作更为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等离子美肤仪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等离子美肤仪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上端盖,2-等离子发生片,3-导光环,4-机身,5-灯具,6-电源,7-PCB板,41-第一壳体,42-第二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一种等离子美肤仪,包括机身4、等离子发生片2、上端盖1、灯具5以及导光环3;上端盖1与机身4上下布置且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上端盖1中空形成放置腔,等离子发生片2固定在放置腔内;上端盖1具有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接触面,接触面倾斜布置;灯具5用于显示等离子美肤仪的工作状态,灯具5与导光环3正对布置,导光环3用于将灯具5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导光环3固定在机身4与等离子发生片2之间。上述提供的一种等离子美肤仪,通过发送等离子作用皮肤,实现无痕嫩肤以及修复痘印的效果,其主要步骤如下;使用者握住机身4将接触面与待美化的皮肤接触,等离子发生片2工作,等离子发生片2与人体之间形成高频电压,等离子发生片2间隙放电并击穿空气产生电离,电离作用在皮肤上,实现美肤的效果;同时,灯具5发出光线传递至导光环3,导光环3接收灯具5发出的光线并均匀扩散至等离子发生片2,等离子发生片2发出光线以提示等离子美肤仪处于工作状态;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上述接触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使用者的手臂仅仅需要转动一点角度,便将接触面与皮肤接触。采用上述提供的等离子美肤仪,通过将接触面设置为斜面,使用者可轻松实现美肤功能,以使等离子美肤仪的设计更为人性化,操作更为便捷。具体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公扣以及用于与第一公扣配合的第一母扣;第一公扣位于上端盖1上,第一母扣位于机身4上;第一母扣上具有卡槽,第一公扣上具有与上述缺口配合的卡条。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美肤仪还包括电源6以及PCB板7,电源6与PCB板7电性连接,PCB板7与等离子发生片2以及灯具5电性连接;电源6用于输出低电压,PCB板7接收低电压并将低电压转化为高电压,PCB板7将高电压传输至灯具5以及等离子发生片2。再者,机身4包括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固定连接;可拆卸式的机身4,便于加工以及装配。具体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公扣以及用于与第二公扣配合的第二母扣;第二公扣位于第一壳体41上,第二母扣位于第二壳体42上;第二母扣上具有切口,第二公扣上具有与上述切口配合的凸块。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第一壳体41具有水平延伸的凸起,凸起中空形成水平延伸的盲孔,第二壳体42具有与盲孔适配的柱体;其中柱体与盲孔过渡或过盈配合。优选地,机身4的侧面为弧面;弧面的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同时,机身4弧面狭窄处可被脚趾夹取,便于手部残疾人士使用。再者,机身4的底面以及上端盖1的接触面设置有圆角;圆角的设计可防止机身4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美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等离子发生片、上端盖、灯具以及导光环;所述上端盖与所述机身上下布置且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所述上端盖中空形成放置腔,所述等离子发生片固定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上端盖具有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倾斜布置;所述灯具用于显示所述等离子美肤仪的工作状态,所述灯具与所述导光环正对布置,所述导光环用于将所述灯具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至所述接触面,所述导光环固定在所述机身与所述等离子发生片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美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等离子发生片、上端盖、灯具以及导光环;所述上端盖与所述机身上下布置且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所述上端盖中空形成放置腔,所述等离子发生片固定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上端盖具有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倾斜布置;所述灯具用于显示所述等离子美肤仪的工作状态,所述灯具与所述导光环正对布置,所述导光环用于将所述灯具发出的光线均匀扩散至所述接触面,所述导光环固定在所述机身与所述等离子发生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美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公扣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公扣配合的第一母扣;所述第一公扣位于所述上端盖上,所述第一母扣位于所述机身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美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美肤仪还包括电源以及PCB板,所述电源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所述PCB板与所述等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臻美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