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雾化吸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20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2
一种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两用雾化吸氧管,其特征是:包含阀体、阀芯、弹簧和接头;所述阀体呈十字交叉状,且阀体的两个水平凸出边及一个竖直凸出边均敞口设置,另一竖直凸出边密封,阀体竖直的敞口端内活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顶部端面设有沉孔,该沉孔孔低一侧孔壁设有进气口,且该进气口能够与阀体两个水平敞口端中的一个对应连通,阀芯芯身对应进气口的两侧均嵌套有密封圈;所述阀芯芯身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用于使阀体两个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的通道;所述阀体密封的凸出边内设有与阀芯底部面对应抵触的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吸氧与雾化治疗切换时需要从头更换导管,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用雾化吸氧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两用雾化吸氧管。
技术介绍
公知的,吸氧和雾化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吸氧主要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频繁的进行吸氧和雾化治疗交替进行,而吸氧和雾化治疗时必须反复从头更换管道、操作极其不便,此种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两用雾化吸氧管。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两用雾化吸氧管,包含阀体、阀芯、弹簧和接头;所述阀体呈十字交叉状,且阀体的两个水平凸出边及一个竖直凸出边均敞口设置,另一竖直凸出边密封,阀体竖直的敞口端内活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顶部端面设有沉孔,该沉孔孔低一侧孔壁设有进气口,且该进气口能够与阀体两个水平敞口端中的一个对应连通,阀芯芯身对应进气口的两侧均嵌套有密封圈;所述阀芯芯身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用于使阀体两个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的通道;所述阀体密封的凸出边内设有与阀芯底部面对应抵触的弹簧,阀体竖直的敞口端内口部边缘间隔环设有多个用于防止阀芯意外弹出的挡片;所述阀体与进气口对应的水平敞口端通过导管连通有用于与氧气机出气口对应连接的接头,阀体的另一水平敞口端通过导管连通有用于为患者提供氧气的吸氧管。优选的,所述阀芯芯身底部两侧均设有凸块,且阀体密封的凸出边内设有与凸块对应的滑槽。优选的,所述阀体为透明材质,且阀芯芯身对应进气口及通道位置均设有颜色标记。优选的,所述阀芯对应沉孔的口部边缘设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挡片为楔形,且尖端向外。优选的,所述阀体竖直的敞口端内设有5个挡片。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两用雾化吸氧管,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生产成本较低,所述阀体竖直的敞口端内活动设有阀芯,使用时使接头与氧气机出气口对应连通,即可通过吸氧管为患者提供氧气,当需要雾化治疗时,能够将雾化面罩的进气管与阀体的竖直敞口端对应插接,即可进行雾化治疗,同时通道断开能够避免氧气泄露,雾化治疗结束后取下雾化面罩,并拔出雾化面罩的进气管,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即通道与阀体的两个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即可通过吸氧管为患者继续提供氧气,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吸氧与雾化治疗切换时需要从头更换导管的操作;此外,所述阀体为透明材质,且阀芯芯身对应进气口及通道位置均设有颜色标记,即操作人员能够随时观察阀芯的位置从而判断氧气的流向,防止发生意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芯;3、弹簧;4、接头;5、沉孔;6、进气口;7、密封圈;8、通道;9、挡片;10、吸氧管;11、凸块;12、滑槽;13、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3,两用雾化吸氧管,包含阀体1、阀芯2、弹簧3和接头4;所述阀体1呈十字交叉状,且阀体1的两个水平凸出边及一个竖直凸出边均敞口设置,另一竖直凸出边密封,阀体1竖直的敞口端内活动设有阀芯2,所述阀芯2顶部端面设有沉孔5,该沉孔5孔低一侧孔壁设有进气口6,且该进气口6能够与阀体1两个水平敞口端中的一个对应连通,阀芯2芯身对应进气口6的两侧均嵌套有密封圈7;所述阀芯2芯身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用于使阀体1两个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的通道8;根据需要,所述阀芯2芯身底部两侧均设有凸块11,且阀体1密封的凸出边内设有与凸块11对应的滑槽12,即能够通过凸块11与滑槽12的对应配合防止阀芯2意外发生旋转,从而导致通道8与阀体1两个水平敞口端无法对应连通;所述阀体1密封的凸出边内腔设有与阀芯2底部面对应抵触的弹簧3,阀体1竖直的敞口端内口部边缘间隔环设有多个用于防止阀芯2意外弹出的挡片9;所述阀体1与进气口6对应的水平敞口端通过导管连通有用于与氧气机出气口对应连接的接头4,阀体1的另一水平敞口端通过导管连通有用于为患者提供氧气的吸氧管10,即能够通过吸氧管10为患者提供氧气,当需要雾化治疗时,能够将雾化面罩的进气管与阀体1的竖直敞口端对应插接,并保障雾化面罩的进气管抵触阀芯2,使进气口6与阀体1对应的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使通道8完全进入阀体1密封的凸出边内腔,雾化治疗结束后取下雾化面罩,并拔出雾化面罩的进气管,阀芯2在弹簧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即通道8与阀体1的两个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即可通过吸氧管10为患者提供氧气,所述阀芯2对应沉孔5的口部边缘设有密封垫13,能够达到使进气口6与雾化面罩的进气管密封连通的目的,所述阀体1竖直的敞口端内设有5个挡片9,所述挡片9为楔形,且尖端向外,即能够通过楔形的挡片9使雾化面罩的进气管与阀体1竖直的敞口端对应牢固插接,防止雾化面罩的进气管意外脱落;此外,所述阀体1为透明材质,且阀芯2芯身对应进气口6及通道8位置均设有颜色标记,即操作人员能够随时观察阀芯2的位置从而判断氧气的流向,防止发生意外。实施本技术所述的两用雾化吸氧管,使用时使接头4与氧气机出气口对应连通,即可通过吸氧管10为患者提供氧气;当需要雾化治疗时,能够将雾化面罩的进气管与阀体1的竖直敞口端对应插接,并保障雾化面罩的进气管抵触阀芯2,使进气口6与阀体1对应的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使通道8完全进入阀体1密封的凸出边内腔,雾化治疗结束后取下雾化面罩,并拔出雾化面罩的进气管,阀芯2在弹簧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即通道8与阀体1的两个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即可通过吸氧管10为患者继续提供氧气。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两用雾化吸氧管,其特征是:包含阀体(1)、阀芯(2)、弹簧(3)和接头(4);所述阀体(1)呈十字交叉状,且阀体(1)的两个水平凸出边及一个竖直凸出边均敞口设置,另一竖直凸出边密封,阀体(1)竖直的敞口端内活动设有阀芯(2),所述阀芯(2)顶部端面设有沉孔(5),该沉孔(5)孔低一侧孔壁设有进气口(6),且该进气口(6)能够与阀体(1)两个水平敞口端中的一个对应连通,阀芯(2)芯身对应进气口(6)的两侧均嵌套有密封圈(7);所述阀芯(2)芯身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用于使阀体(1)两个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的通道(8);所述阀体(1)密封的凸出边内设有与阀芯(2)底部面对应抵触的弹簧(3),阀体(1)竖直的敞口端内口部边缘间隔环设有多个用于防止阀芯(2)意外弹出的挡片(9);所述阀体(1)与进气口(6)对应的水平敞口端通过导管连通有用于与氧气机出气口对应连接的接头(4),阀体(1)的另一水平敞口端通过导管连通有用于为患者提供氧气的吸氧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用雾化吸氧管,其特征是:包含阀体(1)、阀芯(2)、弹簧(3)和接头(4);所述阀体(1)呈十字交叉状,且阀体(1)的两个水平凸出边及一个竖直凸出边均敞口设置,另一竖直凸出边密封,阀体(1)竖直的敞口端内活动设有阀芯(2),所述阀芯(2)顶部端面设有沉孔(5),该沉孔(5)孔低一侧孔壁设有进气口(6),且该进气口(6)能够与阀体(1)两个水平敞口端中的一个对应连通,阀芯(2)芯身对应进气口(6)的两侧均嵌套有密封圈(7);所述阀芯(2)芯身靠近底部位置设有用于使阀体(1)两个水平敞口端对应连通的通道(8);所述阀体(1)密封的凸出边内设有与阀芯(2)底部面对应抵触的弹簧(3),阀体(1)竖直的敞口端内口部边缘间隔环设有多个用于防止阀芯(2)意外弹出的挡片(9);所述阀体(1)与进气口(6)对应的水平敞口端通过导管连通有用于与氧气机出气口对应连接的接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苏颖王晶王慧颖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