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12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底壳、上壳、PCB控制板、PCB电源板、5联电磁阀、气泵、内接底盖;PCB控制板和PCB电源板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壳内顶部上,在上壳顶部上黏贴设有铭牌控制面板,气泵上套设有气泵橡胶套,且通过M3*10的带垫片螺丝固定在底壳上,电池通过电池固定板和螺丝锁紧固定在底壳上,5联电磁阀通过电磁阀固定板和螺丝固定在底壳上,5联电磁阀上插接有5根硅胶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5联电磁阀加2个单联电磁阀来实现开控制单指或多指不同模式伸屈功能组合;通过5联电磁阀开关闭合来控制单指或多指伸屈;2个单阀来控制出气和吸气,促进脑功能重塑,诱发运动功能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扩展活化血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国内外手部康复训练仪产品,基本都是只能单一的五指同时伸屈功能,伸缩手套是单一根连接管来控制五指伸缩。手部康复训练仪是一种智能手部康复训练器,用于手指运动功能有待恢复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属医疗保健器械。它包括气泵控制部分,电磁阀控制部分,面板控制部分,气嘴控制部分,电池控制部分,伸屈手套控制部分,镜像手套控制部分,气囊套筒控制部分。手部康复训练仪用于帮助手功能障碍患者通过运动学习重建手功能,智能模仿手部动作,模拟人体运动学机理,单指或多指训练,自主独立锻炼抓握,智能模仿手部抓握,伸屈等动作,缓解手部痉挛,无力、僵硬等问题。气动式手套帮助手部障碍患者通过运动再学习,从神经、大脑、肌肉三个层面,提高手部活动能力。主机可调节导向柔触伸缩手套的气压,当伸缩手套受到大气压时就会沿着手指长度提供分散式力量,帮助手指做抓/握/伸/屈等动作,收放自如不费力。手指的屈伸运动由使用者设定,本技术操作简便,可供患者自主地进行康复训练。气囊按摩模式用于治疗肢体淋巴水肿、静脉回流不畅、促进血液循环、血液抗凝的仪器,又是中医活血化瘀,按摩原理的典范,缓解肢体水肿,预防偏瘫、截瘫及瘫痪等长期卧床或制动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解除肌肉疲劳、缓解疼痛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使用5联电磁阀加2个单联电磁阀来实现开控制单指或多指不同模式伸屈功能组合;通过5联电磁阀开关闭合来控制单指或多指伸屈;2个单阀来控制出气和吸气;可以进行任意单指或多指伸屈功能;以达到促进脑功能重塑,诱发运动功能恢复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包括底壳、上壳、PCB控制板、PCB电源板、5联电磁阀、气泵、电池、手套、导气管、外接头、内接底盖、内接上盖、挂钩、气泵橡胶套和电池固定板;PCB控制板和PCB电源板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壳内顶部上,在上壳顶部上黏贴设有铭牌控制面板,气泵上套设有气泵橡胶套,且通过M3*10的带垫片螺丝固定在底壳上,电池通过电池固定板和螺丝锁紧固定在底壳上,5联电磁阀通过电磁阀固定板和螺丝固定在底壳上,5联电磁阀上插接有5根第二硅胶管,5根第二硅胶管的另一端插入内接底盖中,内接底盖上扣接有内接上盖,5联电磁阀通过第一硅胶管连接有两个单联电磁阀,其中一个单联电磁阀通过第二硅胶管和小三通与气泵的出气口相连接,另一个单联电磁阀通过第二硅胶管和小三通与气泵的进气口相连接,气泵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通过第二硅胶管分别连接设置有吸气阀和出气阀;底壳上安装有用于控制5联电磁阀和气泵启停的电源开关,底壳上还安装有与内接底盖相接的微动开关,底壳上还安装有数据DC接口;底壳和上壳之间通过卡扣和螺丝相互组装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内接底盖上通过外接头和导气管连接设置有康复训练的手套;康复训练的手套内部设置有5组分别与导气管相连接的伸缩康复结构,伸缩康复结构包括伸缩管和与伸缩管相连接的伸缩管保护盖。作为优选,所述PCB控制板、PCB电源板、5联电磁阀、气泵分别与电池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铭牌控制面板上集成设置有时间设置按钮、压力设置按钮、模式设置按钮、镜像模式设置按钮、按摩模式设置按钮、按摩部位设置按钮以及按摩模式选择压力档位与暂停、启动按钮。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采用7.4V-6000mAh的锂电池。作为优选,所述底壳底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挂钩,在底壳底部还设置有脚垫。作为优选,所述5联电磁阀、气泵分别与PCB控制板电性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MCU控制单元、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充电管理单元、压力检测单元、数码管及LED驱动单元、气泵和电磁阀驱动控制单元、触摸按键驱动单元。作为优选,所述MCU控制单元包含多路I/O输出、I2C通讯、AD检测端口及PWM气泵电机控制模块;降压稳压及开关机控制单元将7.4V输入电池电压及USB输入电压降为5V为MCU控制单元供电,通过按键控制开机及关机操作;充电管理单元采用多节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可自动检测电池实时电压,达到满电状态时便切断充电路径,停止充电;压力检测单元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与比较器配合,通路两路检测分别检测低压与高压,检测值反馈到MCU控制单元的ADCIO口,MCU根据检测值控制气泵的动作;数码管及LED驱动单元使用了多颗LED灯珠与多位数码管显示定时时间、伸屈力度、工作模式、电池电量以及按键背景灯,LED灯珠与数码管由驱动芯片TM1650驱动;气泵和电磁阀驱动控制单元采用7.4V工作气泵,MCU控制单元通过IO口控制气泵及电磁阀动作为康复训练的手套内部的气囊充放气;触摸按键驱动单元由驱动芯片RH6030和XW12A驱动组成的13位触摸按键,可设置定时时间、气囊开关、屈伸力度、开始暂停、模式切换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使用5联电磁阀加2个单联电磁阀来实现开控制单指或多指不同模式伸屈功能组合;通过5联电磁阀开关闭合来控制单指或多指伸屈;2个单阀来控制出气和吸气,通过在内接处增加一个微动开关来自动识别穿戴手套或手部气囊。2、本技术帮助手功能障碍患者通过运动学习重建手功能,智能模仿手部动作,模拟人体运动学机理,单指或多指训练,自主独立锻炼抓握,智能模仿手部抓握,伸屈等动作,缓解手部痉挛,无力、僵硬等问题.间接训练反射脑补神经及血管,增强脑部损伤或神经损伤后保守治疗效果和缩短术后的康复周期。3、本技术按摩模式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套筒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通过被动均匀的按摩作用,随着血液循环的加速,可以加速血液中代谢废弃物、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的吸收;可以防止肌肉萎缩,防止肌肉纤维化,加强肢体的含氧量,有助于解决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如骨股头坏死等)。4、本技术可以进行任意单指或多指伸屈功能,伸缩手套连接管是5排连接管控制五指伸缩,带镜像模式,利用镜像原理,使健手伸屈带动患手伸屈动作,通过不断模仿训练及学习,以达到促进脑功能重塑,诱发运动功能恢复的目的。5、本技术按摩模式,手指康复训练完再进行按摩模式,根基气囊反复膨胀和收缩作用,可以达到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表面温度、扩展活化血管的效果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上壳(2)、PCB控制板(3)、PCB电源板(4)、5联电磁阀(5)、气泵(6)、电池(7)、手套(8)、导气管(9)、外接头(10)、内接底盖(12)、内接上盖(11)、挂钩(15)、气泵橡胶套(63)和电池固定板(71);/nPCB控制板(3)和PCB电源板(4)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壳(2)内顶部上,在上壳(2)顶部上黏贴设有铭牌控制面板(21),气泵(6)上套设有气泵橡胶套(63),且通过M3*10的带垫片螺丝固定在底壳(1)上,电池(7)通过电池固定板(71)和螺丝锁紧固定在底壳(1)上,5联电磁阀(5)通过电磁阀固定板(17)和螺丝固定在底壳(1)上,5联电磁阀(5)上插接有5根第二硅胶管(52),5根第二硅胶管(52)的另一端插入内接底盖(12)中,内接底盖(12)上扣接有内接上盖(11),5联电磁阀(5)通过第一硅胶管(53)连接有两个单联电磁阀(51),其中一个单联电磁阀(51)通过第二硅胶管(52)和小三通(18)与气泵(6)的出气口相连接,另一个单联电磁阀(51)通过第二硅胶管(52)和小三通(18)与气泵(6)的进气口相连接,气泵(6)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通过硅胶管分别连接设置有吸气阀(61)和出气阀(62);/n底壳(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5联电磁阀(5)和气泵(6)启停的电源开关(13),底壳(1)上还安装有与内接底盖(12)相接的微动开关(14),底壳(1)上还安装有数据DC接口(16);/n底壳(1)和上壳(2)之间通过卡扣和螺丝相互组装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上壳(2)、PCB控制板(3)、PCB电源板(4)、5联电磁阀(5)、气泵(6)、电池(7)、手套(8)、导气管(9)、外接头(10)、内接底盖(12)、内接上盖(11)、挂钩(15)、气泵橡胶套(63)和电池固定板(71);
PCB控制板(3)和PCB电源板(4)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壳(2)内顶部上,在上壳(2)顶部上黏贴设有铭牌控制面板(21),气泵(6)上套设有气泵橡胶套(63),且通过M3*10的带垫片螺丝固定在底壳(1)上,电池(7)通过电池固定板(71)和螺丝锁紧固定在底壳(1)上,5联电磁阀(5)通过电磁阀固定板(17)和螺丝固定在底壳(1)上,5联电磁阀(5)上插接有5根第二硅胶管(52),5根第二硅胶管(52)的另一端插入内接底盖(12)中,内接底盖(12)上扣接有内接上盖(11),5联电磁阀(5)通过第一硅胶管(53)连接有两个单联电磁阀(51),其中一个单联电磁阀(51)通过第二硅胶管(52)和小三通(18)与气泵(6)的出气口相连接,另一个单联电磁阀(51)通过第二硅胶管(52)和小三通(18)与气泵(6)的进气口相连接,气泵(6)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通过硅胶管分别连接设置有吸气阀(61)和出气阀(62);
底壳(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5联电磁阀(5)和气泵(6)启停的电源开关(13),底壳(1)上还安装有与内接底盖(12)相接的微动开关(14),底壳(1)上还安装有数据DC接口(16);
底壳(1)和上壳(2)之间通过卡扣和螺丝相互组装连接。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维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