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916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包括容器本体;所述的容器本体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的容器本体上下两侧开口设置;所述的容器本体下侧设置有刀座,所述的容器本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的把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上;所述上腔体卡接于下腔体顶部;所述的下腔体设置有紧固部;所述的把手中部设置有卡固机构;所述的下腔体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容器划分为可拆卸式连接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使用过后,可以将容器本体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拆分开缩短其长度,便于用户将手伸入进行擦拭,提高清洗的彻底程度。并且整个拆装过程方便快捷,便于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属于家电

技术介绍
食品料理机又称食品搅拌机,可以实现多种水果、蔬菜或者肉类的搅拌,从而搅拌、切割出新鲜美味的果汁、蔬菜汁或肉丝的小型机器。食品搅拌机的工作原理是靠搅拌杯底部的刀片高速旋转,在水流的作用下把食物反复打碎,在工作过程中,食物放置在容器当中,容器下部安装刀具座,工作完成之后取下刀具座,便可以将容器拆卸,然后将容器内的食物取出。食品料理机能够普及是因为其价格低廉。体积较小,能加工多种食物。但是,食品搅拌机使用之后,内壁往往会残留大量的使用碎屑,而现有食品料理机的容器一般都是呈类圆柱体的,口径较小而径深较长。所以当用户清洗容器时,手很难伸入到容器内进行擦拭,难以保证容器的清洁。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清洗,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的一种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包括容器本体;所述的容器本体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的容器本体上下两侧开口设置;所述的容器本体下侧设置有刀座,所述的容器本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的把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上;所述上腔体卡接于下腔体顶部;所述的下腔体设置有紧固部;所述的把手中部设置有卡固机构;所述的下腔体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优选的,所述的紧固部位于所述的下腔体上部外侧;所述的紧固部包括底座和弹性卡扣;所述把手的上、下两部分分体设置;所述的卡固机构位于所述把手的上、下两部分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固定设置在下腔体外侧;所述的弹性卡扣具有楔形面;所述的弹性卡扣通过扭簧转动连接于固定座内。优选的,所述弹性卡扣的楔形面近下腔体一侧;所述的上腔体外表面与楔形面接触连接;所述弹性卡扣相对楔形面的另一端设置又按压部。优选的,所述的上腔体相对弹性卡扣设置有固定凸台。优选的,所述的卡固机构包括设置在把手下部内;所述的卡固机构包括夹持块和弹簧。优选的,所述的夹持块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把手的下部相对夹持块设置有安装腔室;每个所述的夹持块内侧通过弹簧与手把内壁相接;所述的夹持块上端面呈楔形设置。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上部分相对夹持块设置有T型杆;所述的安装腔室外侧设置有按压块;所述的按压块与所述的夹持块接触连接。优选的,所述的下腔体上部周向设置有第一嵌入槽;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嵌入槽内;所述的上腔体底部与第一嵌入槽相错设置有第二嵌入槽。本技术将容器划分为可拆卸式连接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使用过后,可以将容器本体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拆分开缩短其长度,便于用户将手伸入进行擦拭,提高清洗的彻底程度。并且整个拆装过程方便快捷,便于家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卡固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为容器本体,1.1为上腔体,1.2为下腔体,1.1.1为固定凸台,2为把手,2.1为安装腔室,2.2为T型杆,3为底座,4为弹性卡扣,5为按压部,6为夹持块,7为弹簧,8为按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只要不是不同地限定该术语。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术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参见图1-图3,一种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包括容器本体1;所述的容器本体1一侧设置有把手2;所述的容器本体1上下两侧开口设置;所述的容器本体下侧设置有刀座,所述的容器本体1分为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所述的把手2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上;所述上腔体卡接于下腔体顶部;所述的下腔体设置有紧固部;所述的把手中部设置有卡固机构;所述的下腔体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紧固部位于所述的下腔体上部外侧;所述的紧固部包括底座3和弹性卡扣4;所述把手2的上、下两部分分体设置;所述的卡固机构位于所述把手的上、下两部分之间。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底座3固定设置在下腔体1.2外侧;所述的弹性卡扣4具有楔形面;所述的弹性卡扣通过扭簧转动连接于固定座内。进一步的说,所述弹性卡扣4的楔形面近下腔体一侧;所述的上腔体1.1外表面与楔形面接触连接;所述弹性卡扣4相对楔形面的另一端设置有按压部和供按压部5穿过的通孔4.1。进一步的说,所述的上腔体1.1相对弹性卡扣设置有固定凸台1.1.1;所述的按压部位于底座表面。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卡固机构包括设置在把手2下部内;所述的卡固机构包括夹持块6和弹簧7。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夹持块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把手2的下部相对夹持块设置有安装腔室2.1;每个所述的夹持块6内侧通过弹簧与手把内壁相接;所述的夹持块上端面呈楔形设置。进一步的说,所述把手的上部分相对夹持块设置有T型杆2.2;所述的安装腔室外侧设置有按压块8;所述的按压块与所述的夹持块接触连接。进一步的说,所述的下腔体上部周向设置有第一嵌入槽;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嵌入槽内;所述的上腔体底部与第一嵌入槽相错设置有第二嵌入槽。具体工作原理:操作时只需将上腔体的固定凸台1.1.1对准弹性卡扣4,然后按压,固定凸台1.1.1向内挤压弹性卡扣4,当固定凸台1.1.1按压到位之后,弹性卡扣4重新复位,从而卡接住固定凸台;而另一侧则通过把手中的卡固机构进行固定,具体原理与弹性卡扣4类似,也是采用楔形面进行固定。当需要取出时,首先通过按压部或者按压块,由于按压部也具有楔形块,因此会向内拉动弹性卡扣4,从而使得弹性卡扣4与固定凸台1.1.1分离,此时按压部处于通孔4.1内,导致弹性卡扣4无法复位,而另一侧通过按压块,推开两个夹持块6,使得T型脱离两个夹持块6的夹持,从而使得整个上腔体可以拆卸。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包括容器本体(1);所述的容器本体(1)一侧设置有把手(2);所述的容器本体(1)上下两侧开口设置;所述的容器本体下侧设置有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本体(1)分为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所述的把手(2)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上;所述上腔体卡接于下腔体顶部;所述的下腔体设置有紧固部;所述的把手中部设置有卡固机构;所述的下腔体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包括容器本体(1);所述的容器本体(1)一侧设置有把手(2);所述的容器本体(1)上下两侧开口设置;所述的容器本体下侧设置有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本体(1)分为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所述的把手(2)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上;所述上腔体卡接于下腔体顶部;所述的下腔体设置有紧固部;所述的把手中部设置有卡固机构;所述的下腔体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部位于所述的下腔体上部外侧;所述的紧固部包括底座(3)和弹性卡扣(4);所述把手(2)的上、下两部分分体设置;所述的卡固机构位于所述把手的上、下两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3)固定设置在下腔体(1.2)外侧;所述的弹性卡扣(4)具有楔形面;所述的弹性卡扣通过弹簧连接于固定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超硬刀食品料理机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4)的楔形面近下腔体一侧;所述的上腔体(1.1)外表面与楔形面接触连接;所述弹性卡扣(4)相对楔形面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志强潘裕杰
申请(专利权)人:鑫钏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