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82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包括床体以及设置在床体外侧的支撑架,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床体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床体另一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放置框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支撑杆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保证了床体在晃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且通过设置的辅助支撑组件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进而使得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产品相关
,具体为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
技术介绍
婴儿用品也称为婴幼儿用品,是给0-3岁婴儿这类特殊群体提供的专业健康产品,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分为:食品类、食具类、启智类、服装及布类,也可以分为家居及外出必备,婴儿床便是众多用品中之一,在对婴儿床的选择时要注意安全和实用相结合的原则,且婴儿床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隐患,婴儿床是为了保护婴儿的卫生以及安全性,让婴儿进行独立睡觉,且为了减少看护人员的负担,现阶段对于婴儿床一般采用自晃动互动床。但是,现有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均是将床体处于悬空状态以达到自行晃动的需求,这种结构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悬空也容易导致床体的稳定性较差,进而影响婴儿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解决了现有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均是将床体处于悬空状态以达到自行晃动的需求,这种结构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悬空也容易导致床体的稳定性较差,进而影响婴儿的使用体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包括床体以及设置在床体外侧的支撑架,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床体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床体另一侧设置有传动轴,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放置框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支撑杆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床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垫层,所述床体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垫层,所述第一垫层与所述第二垫层均采用记忆海绵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限位组件由固定块、限位槽、限位块以及固定杆组成,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床体底部,所述固定块底部与所述支撑架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固定块顶部内侧,所述限位槽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限位槽设置为弧形,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匹配设置,且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槽内部,所述固定杆底部贯穿开口与所述限位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顶部与所述床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连接块、连接杆以及辅助杆以及支撑座组成,所述连接块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连接块通过通孔与所述支撑杆套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块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杆顶部与所述连接杆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顶部与所述辅助杆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块远离连接杆一侧与限位杆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框外壁设置有若干组栏杆,且所述放置框中间位置设置有框门。所述床体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底部与所述床体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在进行使用时,在床体进行晃动的同时,能够通过固定杆带动限位块在限位槽内部进行同步滑动,进而在限位块以及限位槽的作用下保证了床体在晃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也减少了装置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设置的固定杆以及限位块也能够对床体实现辅助支撑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从而使得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2)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动推杆、限位杆以及辅助支撑组件,在对装置移动完毕以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能够带动限位杆进行下移,进而在限位杆的作用下能够同步带动连接块一侧的连接杆进行下移,从而使得辅助杆底部的支撑座能够对装置进行辅助支撑,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进而使得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床体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床体;2、支撑架;3、转轴;4、传动轴;5、驱动机构;6、放置框;7、电动推杆;8、限位杆;9、支撑杆;10、滑轮;11、第一垫层;12、第二垫层;13、固定块;14、限位槽;15、限位块;16、固定杆;17、连接块;18、连接杆;19、辅助杆;20、支撑座;21、栏杆;22、框门;23、防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包括床体1以及设置在床体1外侧的支撑架2,所述床体1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床体1一侧设置有转轴3,所述床体1另一侧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支撑架2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传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底部设置有放置框6,所述放置框6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放置框6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底部设置有滑轮10,所述支撑杆9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床体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垫层11,所述床体1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垫层12,所述第一垫层11与所述第二垫层12均采用记忆海绵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设置第一垫层11,进而提高了装置的舒适性,从而提高了婴儿的使用体验,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垫层12,避免因晃动导致婴儿发生侧碰的危险,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从而使得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所述限位组件由固定块13、限位槽14、限位块15以及固定杆16组成,所述固定块13设置在床体1底部,所述固定块13底部与所述支撑架2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14开设在固定块13顶部内侧,所述限位槽14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限位槽14设置为弧形,所述限位块15与所述限位槽14匹配设置,且所述限位块15设置在限位槽14内部,所述固定杆16底部贯穿开口与所述限位块1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6顶部与所述床体1底部固定连接,在进行使用时,在床体1进行晃动的同时,能够通过固定杆16带动限位块15在限位槽14内部进行同步滑动,进而在限位块15以及限位槽14的作用下保证了床体1在晃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也减少了装置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设置的固定杆16以及限位块15也能够对床体1实现辅助支撑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从而使得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连接块17、连接杆18以及辅助杆19以及支撑座20组成,所述连接块17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杆9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连接块17通过通孔与所述支撑杆9套接,所述连接杆18与所述连接块17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杆19顶部与所述连接杆18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0顶部与所述辅助杆19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块17远离连接杆18一侧与限位杆8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在对装置移动完毕以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电动推杆7,使得电动推杆7能够带动限位杆8进行下移,进而在限位杆8的作用下能够同步带动连接块17一侧的连接杆18进行下移,从而使得辅助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包括床体(1)以及设置在床体(1)外侧的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床体(1)一侧设置有转轴(3),所述床体(1)另一侧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支撑架(2)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传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底部设置有放置框(6),所述放置框(6)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放置框(6)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底部设置有滑轮(10),所述支撑杆(9)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包括床体(1)以及设置在床体(1)外侧的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床体(1)一侧设置有转轴(3),所述床体(1)另一侧设置有传动轴(4),所述支撑架(2)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传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底部设置有放置框(6),所述放置框(6)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放置框(6)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底部设置有滑轮(10),所述支撑杆(9)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垫层(11),所述床体(1)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垫层(12),所述第一垫层(11)与所述第二垫层(12)均采用记忆海绵为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性能好的婴儿用自晃动互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由固定块(13)、限位槽(14)、限位块(15)以及固定杆(16)组成,所述固定块(13)设置在床体(1)底部,所述固定块(13)底部与所述支撑架(2)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14)开设在固定块(13)顶部内侧,所述限位槽(14)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佳吕九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