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81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床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病毒床垫。一种抗病毒床垫包括:床垫本体部、均由抗病毒面料制成的第一抗病毒面布和第二抗病毒面布,所述第一抗病毒面布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抗病毒面布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病毒床垫结构通过在床垫的顶层和底层分别设置抗病毒面布,抗病毒面布的抗菌基团和抗病毒基团可以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同时破坏病毒的繁殖、复制其中的关键酶,使病毒失去活性,从而使得床垫能够抵抗病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毒床垫
本技术涉及床垫
,具体为一种抗病毒床垫。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家居生活用品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日常所用的床垫。现在市场上的床垫都是采用一般的海绵及普通的布料生产,由空气或人体带来的病毒很容易侵入床垫内部,床垫不易清洗,长时间使用后病毒的积累数量越来越多,滋生的病毒不仅让用户的身体受到伤害,同时也影响了用户的睡眠质量。当前,用户急需一款具有抗病毒功效的床垫,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用户因病毒侵入床垫内部影响使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病毒床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病毒床垫,包括:床垫本体部、均由抗病毒面料制成的第一抗病毒面布和第二抗病毒面布,所述第一抗病毒面布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抗病毒面布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部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床垫本体部包括均通过在海绵内添加抗病毒助剂的方式制成的第一抗病毒海绵层和第二抗病毒海绵层,所述第一抗病毒海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抗病毒面布的下侧,所述第二抗病毒海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抗病毒面布的上侧。优选地,所述床垫本体部包括弹簧层,所述弹簧层由多个互相连接的独立筒组成。优选地,所述床垫本体部包括3D棉层,所述3D棉层设置在所述弹簧层上方。优选地,所述床垫本体部包括乳胶层,所述乳胶层设置在所述3D层棉上方。优选地,所述3D棉层为蜂窝状纤维网结构。优选地,所述乳胶层的厚度为2厘米。优选地,所述床垫本体部还包括树脂棉层、无纺布层、围条、软C棉层,所述第一抗病毒面布到所述弹簧层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树脂棉层、第一抗病毒海绵层、无纺布层、乳胶层、3D棉层、软C棉层;所述弹簧层到所述第二抗病毒面布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置软C棉层、无纺布层、第二抗病毒海绵层、树脂棉层。优选地,所述围条的两侧面均对应设有至少两个风孔。优选地,所述弹簧层还包括镶边框,所述独立筒设于所述镶边框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抗病毒床垫,包括床垫本体部,设置在床垫本体部顶部的第一抗病毒面布和底部的第二抗病毒面布。通过在床垫的顶层和底层分别设置抗病毒面布,抗病毒面布的抗菌基团和抗病毒基团可以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同时破坏病毒的繁殖、复制其中的关键酶,使病毒失去活性,从而使得床垫能够抵抗病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病毒床垫结构图。【图号说明】:第一抗病毒面布1、第二抗病毒面布2、第一抗病毒海绵层3、第二抗病毒海绵层4、弹簧层5、3D棉层6、乳胶层7、软C棉层8、树脂棉层9、无纺布层10、围条11、风孔12、把手13、高弹镶边框1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病毒床垫,具体包括:床垫本体部,设置在床垫本体部顶部的第一抗病毒面布1、设置在床垫本体部底部的第二抗病毒面布2。第一抗病毒面布1和第二抗病毒面布2是以高分子化学键方式把抗菌基团和抗病毒基团牢固地结合纤维表面上的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新型纺织面料。面料上的抗病毒基团可以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同时破坏病毒的繁殖、复制其中的关键酶,使病毒失去活性,进而达到高效的抗病毒效果。此外,根据实际检测报告显示,该面料的抗病毒活性率达99.92%。可选的,可将抗病毒液体采用喷涂的方式在第一抗病毒面布1和第二抗病毒面布2上,抗病毒液体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银的混合溶胶。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床垫本体部包括均通过在海绵内添加抗病毒助剂的方式制成的第一抗病毒海绵层3和第二抗病毒海绵层4,第一抗病毒海绵层3设置在第一抗病毒面布1的下侧,第二抗病毒海绵层4设置在第二抗病毒面布2的上侧。抗病毒助剂通过抑制病毒的生长,使得海绵层能够保持洁净且无异味,同时该抗病毒助剂具有对H1N1甲流病毒驱除作用的成分,能够抑制H1N1甲流病毒的形成。此外,根据实际检测报告显示,第一抗病毒海绵层3和第二抗病毒海绵层4的抗H1N1甲流病毒活性率高达99%以上。可选的,抗病毒助剂成分可以为银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纳米氧化锌、钨酸铋、钼酸铋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床垫本体部包括弹簧层5,弹簧层5由多个互相连接的独立筒组成。可选的,弹簧层5由多个独立筒按周期排列组成。独立筒包括弹簧和弹簧袋,弹簧放置在弹簧袋内,弹簧袋之间连接,可采用胶粘方式。弹簧层还包括镶边框14,镶边框14具有较高的弹性,独立筒设于镶边框14内,用于限制独立筒移动,镶边框14为四个边框首尾相连。选用独立筒作为床垫的支撑部分既能够静音降噪,且依照人体工学的设计更贴身护脊。实际生产中,单位面积内密排多个独立筒,高密度独立筒能起到均匀承重、全方位释压作用,很好的缓冲床垫对于人体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增加床垫的透气性,床垫本体部包括3D棉层6,3D棉层6设置在弹簧层5上方。3D棉又称为3D直立棉,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非织造立体材料,材料具有如海绵状的三维立体构造的直立纤维网结构或蜂窝状纤维网结构等,不同于传统非织造材料的平行纤维网结构,因此3D棉层又称为三维立体棉层。3D棉层6优选蜂窝状纤维网结构,具有高回弹、高透气性、不易滋生有害细菌的优点。为了进一步增强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感,床垫本体部包括乳胶层7,乳胶层7设置在3D棉层6上方。乳胶层7依照人体工学的设计,贴合人体曲线,有效地提高睡眠的质量和效果。此外,乳胶层7可采用蜂窝状气孔工艺,增强乳胶层7的透气性,破坏病毒的生存环境。可选的,乳胶层7选取纯天然乳胶,因为橡胶树的汁液原因,天然乳胶具有防螨抑菌的功效。可选的,乳胶层7的厚度为1厘米-3厘米,优选2厘米,保证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感同时,又使得床垫整体厚度适中,提升床垫美观度。床垫本体部包括两层软C棉层8,软C棉层8分别设置在弹簧层5的两侧,软C棉层8具体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病毒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部、均由抗病毒面料制成的第一抗病毒面布和第二抗病毒面布,所述第一抗病毒面布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抗病毒面布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部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毒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部、均由抗病毒面料制成的第一抗病毒面布和第二抗病毒面布,所述第一抗病毒面布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抗病毒面布设置在所述床垫本体部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部包括均通过在海绵内添加抗病毒助剂的方式制成的第一抗病毒海绵层和第二抗病毒海绵层,所述第一抗病毒海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抗病毒面布的下侧,所述第二抗病毒海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抗病毒面布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病毒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部包括弹簧层,所述弹簧层由多个互相连接的独立筒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病毒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部包括3D棉层,所述3D棉层设置在所述弹簧层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病毒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