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高温裂解电路板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物资源回收与再利用
,具体是涉及一种微波高温裂解电路板的方法及其在回收废电路板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PCB)是几乎所有电子信息产品的必备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与电动控制等多种工业领域。作为PCB制造中的基板材料,覆铜板主要由基板、铜箔和粘合剂三部分构成。基板由高分子合成树脂和增强材料组成。粘合剂通常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聚苯醚树脂等。早在2000年我国年产覆铜板就已经达到16.01万吨,2006年我国印刷电路板的产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产值最大的印刷电路板生产国。到目前为止,全球约40%的PCB都在中国生产,随之而来的废印刷电路板(WPCB)数量也十分巨大。机械处理、酸溶等现有的WPCB处理方法多侧重于电路板中金属的回收,较少涉及线路板中非金属成分的有效回收利用,且这些方法大多对环境安全构成严重了威胁。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清洁高效的WPCB处理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微波是指波长介于红外线和特高频(UHF)无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微波高温裂解电路板的方法,包括将电路板与多孔复合材料接触,在惰性气氛下或真空,对上述电路板与多孔复合材料施加微波场使电路板中的有机化合物裂解;所述多孔复合材料包含无机多孔骨架和负载于所述无机多孔骨架上的碳材料,其中无机多孔骨架是具有多孔结构的无机材料,所述无机多孔骨架的平均孔径为0.2-1000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波高温裂解电路板的方法,包括将电路板与多孔复合材料接触,在惰性气氛下或真空,对上述电路板与多孔复合材料施加微波场使电路板中的有机化合物裂解;所述多孔复合材料包含无机多孔骨架和负载于所述无机多孔骨架上的碳材料,其中无机多孔骨架是具有多孔结构的无机材料,所述无机多孔骨架的平均孔径为0.2-10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与多孔复合材料的重量比为1:99~99:1,优选1:50~50:1,更优选1:30~30:1;和/或,
所述微波场的微波功率为1W~100KW;优选200W~50KW,最优选500W~20KW;微波时间为0.1~200min;优选0.5~150min,最优选1~10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复合材料中所述碳材料占多孔复合材料总质量的百分数为0.001%~99%,优选0.01%~90%,更优选0.1%~80%;和/或,
所述无机多孔骨架的平均孔径为0.2-500μm,优选0.5-500μm,更优选为0.5-250μm;孔隙率为1%-99.9%,优选为10%-99.9%,更优选为30%-9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材料为碳、硅酸盐、铝酸盐、硼酸盐、磷酸盐、锗酸盐、钛酸盐、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和卤化物中的一种或组合;优选为碳、硅酸盐、钛酸盐、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氧化物优选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铈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氮化物优选氮化硅、氮化硼、氮化锆、氮化铪和氮化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碳化物优选碳化硅、碳化锆、碳化铪和碳化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硼化物优选硼化锆、硼化铪和硼化钽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多孔骨架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海绵碳化后得到的碳骨架、无机纤维构成的多孔骨架、无机海绵骨架、无机颗粒堆积构成的骨架、陶瓷前驱体海绵焙烧后得到的陶瓷海绵骨架、陶瓷前驱体纤维焙烧后得到的陶瓷纤维骨架;优选三聚氰胺海绵碳化后的骨架、酚醛树脂海绵碳化后的骨架、硅酸铝纤维的多孔骨架、莫来石纤维的多孔骨架、氧化铝纤维的多孔骨架、氧化锆纤维的多孔骨架、氧化镁纤维的多孔骨架、氮化硼纤维的多孔骨架、碳化硼纤维的多孔骨架、碳化硅纤维的多孔骨架、钛酸钾纤维的多孔骨架、陶瓷前驱体纤维焙烧后得到的陶瓷纤维骨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复合材料中所述碳材料为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石墨、炭黑、碳纤维、碳点、碳纳米线、由可碳化的有机物碳化得到的产物或由可碳化有机物的混合物碳化后的产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石墨烯、碳纳米管、由可碳化的有机物碳化得到的产物和由可碳化有机物的混合物碳化后的产物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碳化有机物的混合物为可碳化有机物与非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的无机物、非金属化合物的其他有机物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碳化有机物的混合物为煤、天然沥青、石油沥青或煤焦沥青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碳化的有机物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和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优选为橡胶或塑料;所述塑料包括热固性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金樑,刘文璐,张晓红,蒋海斌,李秉海,戚桂村,宋志海,高建明,蔡传伦,王湘,赖金梅,张红彬,茹越,韩朋,姜超,郭照琰,张江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