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701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伞头内腔的勾板组件,所述勾板组件包括U形勾板和勾板护套,所述U形勾板中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U形勾板一体成型,且所述卡块包括卡锁部和导向部,所述卡锁部向U形勾板的U形槽方向突出,所述导向部朝U形勾板的上方进行延伸,并设有一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勾板护套套设于卡块,并通过铆钉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增加了勾板护套,并通过勾板护套来增加卡块卡锁部与中棒外管凹口的接触面积,以此来降低中棒外管凹口的磨损,从而提高自动伞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勾板护套还可以降低与中棒外管之间的扣合角度,减少使用者在收伞时的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伞具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伞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多的生活用品,通过伞具可以进行遮风挡雨、防太阳紫外线,日前常用的伞具为自动伞,其使用非常方便,在打开时,只需单手操作即可。在现有技术中,自动伞的控制结构主要是设置在伞把内的,一般包括了开伞按钮、设置在伞把内的勾板及对勾板进行复位的勾板弹片;其中为了实现自动开收伞,在伞中棒的外管侧壁上都会设有凹口,并使其与勾板相配合,通过勾板卡合凹口或释放,对自动伞进行开/收伞,由于勾板多是以铁板进行冲压后折弯而成的,因此勾板不能太厚,其厚度一般要小于凹口的宽度,因此,在对自动伞进行多次开/收伞后,会对中棒外管造成一定的磨损,从而降低自动伞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自动伞在进行收伞时,因勾板与中棒外管之间的扣合角度较大,需从而增加收伞的力度,从而使自动伞在进行收伞时较为困难,因此,有必要针对勾板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中棒外管磨损、收伞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伞头内腔的勾板组件,所述勾板组件包括U形勾板和勾板护套,所述U形勾板中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U形勾板一体成型,且所述卡块包括卡锁部和导向部,所述卡锁部向U形勾板的U形槽方向突出,所述导向部朝U形勾板的上方进行延伸,并设有一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勾板护套套合于卡块,并通过铆钉进行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锁部底端与勾板护套底端平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块厚度与U形勾板厚度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伞头的按钮组件和设置在伞头内腔的勾板弹片,所述按钮组件的内侧与U形勾板的两端相抵,所述勾板弹片一端与伞头内侧相抵,另一端与U形勾板中部一侧相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压板和扭簧,所述压板为倾斜设置下部开口的U形压板,所述扭簧通过压板轴与压板连接,所述压板轴分别穿过扭簧和U形压板端部的轴孔后,两端安装于按钮上,所述扭簧一端与按钮内侧抵接,另一端与U形压板顶部的顶板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勾板护套采用锌合金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增加了勾板护套,并通过勾板护套对U形勾板的卡块进行套合,使勾板护套的底端与卡块卡锁部的底端平齐,以此来增加卡锁部与中棒外管凹口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中棒外管的磨损,提高自动伞的使用寿命;同时,因增加了勾板护套,可降低与中棒外管之间的扣合角度,在收伞过程中,可减小使用者收伞的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勾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勾板组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现有自动伞的控制结构中棒外管磨损示意图。如附图所示:100、勾板组件;110、U形勾板;120、勾板护套;130、卡块;131、卡锁部;132、导向部;133、导向面;200、按钮组件;210、按钮;220、压板;230、扭簧;240、压板轴;300、勾板弹片;400、伞头;500、中棒外管;510、凹口;520、磨损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伞头400内腔的勾板组件100,所述勾板组件100包括U形勾板110和勾板护套120,所述U形勾板110中部设有卡块130,所述卡块130与U形勾板110一体成型,且所述卡块130包括卡锁部131和导向部132,所述卡锁部131向U形勾板110的U形槽方向突出,所述导向部132朝U形勾板110的上方进行延伸,并设有一倾斜的导向面133,所述勾板护套120套合于卡块130,并通过铆钉140进行连接。本技术,采用了勾板组件100对中棒外管500进行卡合或释放,来实现对自动伞的开/收伞,其中勾板组件100包括了U形勾板110和勾板护套120,同时在U形勾板110上设置一体成型的卡块130,而卡块130包括用于卡合中棒外管500凹口510的卡锁部131,和用于进行收伞时引导的导向部132,且在导向部132设置了一倾斜的导向面133,通过倾斜的导向面133进行收伞,并将卡锁部131卡合到中棒外管500的凹口510处;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因U形勾板110多是采用铁板经过冲压后折弯而成的,故其厚度不能太厚,图2和图6中的A为U形勾板110和卡块130的厚度,同时为了方便对U形勾板110的生产制造,U形勾板100中部的卡块130与U形勾板110为一体成型,且卡块130的厚度与U形勾板110厚度相同,而中棒外管的凹口510宽度往往要大于卡块130的厚度,因此在对自动伞进行多次开/收后,凹口510处会出现磨损部520,从而降低了自动伞的使用寿命;为了降低磨损,提高自动伞的使用寿命,因此增加了勾板护套120,通过勾板护套120套合于卡块130,并采用铆钉140进行连接,同时勾板护套120的底端与卡块130卡锁部131的底端平齐,通过勾板护套120和卡锁部131来提高与中棒外管500凹口510之间的接触面积,图2中的B为与凹口510接触的面积,以此来降低中棒外管500凹口510处的磨损,从而提高自动伞的使用寿命。另外,在进行收伞时,因现有倾斜的导向面133与中棒外管500扣合的角度大,所费力度也较大,不利于自动伞的收伞,但因增加了勾板护套120,其勾板护套120是直接套合于卡块130的,因此在勾板护套120上同样有倾斜的导向面,而通过勾板护套120上的导向面可减小与中棒外管500扣合的角度,当其角度减小后,在进行收伞时,所需力度同样得到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伞头内腔的勾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板组件包括U形勾板和勾板护套,所述U形勾板中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U形勾板一体成型,且所述卡块包括卡锁部和导向部,所述卡锁部向U形勾板的U形槽方向突出,所述导向部朝U形勾板的上方进行延伸,并设有一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勾板护套套合于卡块,并通过铆钉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伞头内腔的勾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板组件包括U形勾板和勾板护套,所述U形勾板中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U形勾板一体成型,且所述卡块包括卡锁部和导向部,所述卡锁部向U形勾板的U形槽方向突出,所述导向部朝U形勾板的上方进行延伸,并设有一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勾板护套套合于卡块,并通过铆钉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部底端与勾板护套底端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厚度与U形勾板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增荣陈先荣
申请(专利权)人:惠阳荣双制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