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晓峰专利>正文

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68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皮带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包括皮带扣主体、皮带固定座和开锁装置,开锁装置连接在皮带扣主体上,皮带固定座转动连接在开锁装置上;开锁装置包括壳体、盖板、卡体和按压机构,卡体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按压机构滑动安装在壳体内;卡体包括按压板,按压板的前端设有斜面,按压机构包括按压杆,按压杆的后端位于按压板上,按压杆的后端设有与按压板的斜面相匹配的斜面,盖板设置在壳体顶部,盖板上设有第一凹槽,壳体的前端设有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皮带扣厚度较薄,美观简洁,通过按压按钮能轻松灵活地调节皮带的松紧,通过旋转皮带固定座,使得皮带能双面使用,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穿搭需求,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
本技术涉及皮带扣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
技术介绍
皮带扣是皮带前段的一个五金配件,用来装饰和固定整个皮带。现有的皮带扣都比较厚重,系上皮带后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同时厚重的皮带扣也会影响美观,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此外,现有的皮带扣与皮带都是固定搭配好的,一个皮带扣固定连接一根皮带,在皮带扣和皮带不拆卸更换的情况下,皮带只能使用单一的一面,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不同穿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通过旋转皮带扣的皮带固定座,使得皮带能双面使用,满足人们的不同穿搭需求,同时该皮带扣厚度较薄,美观简洁,使用效果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包括皮带扣主体、皮带固定座和开锁装置,开锁装置连接在皮带扣主体上,皮带固定座转动连接在开锁装置上;开锁装置包括壳体、盖板、卡体和按压机构,卡体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按压机构滑动安装在壳体内;卡体包括按压板,按压板的一侧连接有卡舌,按压板的前端设有斜面,按压机构包括按压杆,按压杆的前端连接有按钮,按压杆的后端位于按压板上,按压杆的后端设有与按压板的斜面相匹配的斜面,按压杆的中部设有环形槽,盖板设置在壳体顶部,盖板上设有供卡舌通过的第一凹槽,壳体的前端设有供按钮通过的第二凹槽,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限位杆,第一弹簧与按钮相接触并位于按钮后端,限位杆的一端伸入到环形槽中。进一步的,壳体内设置有卡体套座,卡体套座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按压杆套管,卡体套座前端的按压杆套管上还连接有按钮套壳,卡体位于卡体套座内,按钮位于按钮套壳中,按压杆穿过卡体套座并位于按压杆套管中,按压杆的斜面与按压板的斜面相接触。进一步的,壳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按压板的另一侧连接有套筒,套筒位于第三凹槽中,套筒与连接套管通过销轴连接。进一步的,皮带扣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紧固螺钉,皮带扣主体的一端设有固定带,皮带扣主体的另一端的两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紧固螺钉穿过连接孔连接在连接套管上。进一步的,卡体套座前端的按压杆套管上连接有限位套管,限位套管与壳体的另一侧连接,限位套管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通孔,限位杆为限位螺钉,限位螺钉连接在限位套管内,限位螺钉的尾部伸入到环形槽中。进一步的,按钮套壳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套管,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弹簧套管中,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伸入到按钮套壳中,并与按钮后端相接触。进一步的,卡舌的底部设有圆形槽,卡体套座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卡体套座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套管,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弹簧套管中,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伸入到卡体套座中,并与圆形槽的顶部相接触。进一步的,卡体套座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壳体的另一侧连接,连接管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通孔,皮带固定座还包括连接螺钉,皮带固定座的侧壁上设有通孔,连接螺钉上套装有第三弹簧,连接螺钉依次穿过皮带固定座的通孔和壳体的通孔,并连接在连接管上。进一步的,皮带固定座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螺钉,皮带固定座上设置有安装皮带的插槽,插槽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固定螺钉穿过螺纹孔连接在皮带上。总的说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皮带扣厚度较薄,美观简洁,按压按钮,在卡体和按压杆的共同作用下能轻松灵活地调节皮带的松紧,通过旋转皮带固定座,使得皮带能双面使用,使一根皮带具有两根皮带的使用效果,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穿搭需求,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开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开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开锁装置内部结构的爆炸图。图7是本技术按压杆与按压板接触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卡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卡体套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卡体套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皮带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皮带扣主体,11为固定带,12为连接板,13为连接孔,14为紧固螺钉,2为开锁装置,21为壳体,211为第二凹槽,212为销轴,22为盖板,221为第一凹槽,23为卡体,231为按压板,232为卡舌,233为套筒,234为圆形槽,235为按压板斜面,24为按压机构,241为按压杆,242为按钮,243为环形槽,244为按压杆斜面,25为卡体套座,251为连接管,252为第二弹簧套管,26为按压杆套管,27为按钮套壳,271为第一弹簧套管,28为连接套管,281第三凹槽,29为限位套管,291为限位杆,3为皮带固定座,31为插槽,32为皮带固定座通孔,33为皮带固定座螺纹孔,34为连接螺钉,35为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方便理解,现对本文中的前后左右方向做出说明,如图1所示,按钮所在的方向为前端,与按钮相反的方向为后端,皮带固定座所在的方向为右侧,固定带所在的方向为左侧。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包括皮带扣主体、皮带固定座和开锁装置,开锁装置连接在皮带扣主体上,皮带固定座转动连接在开锁装置上;开锁装置包括壳体、盖板、卡体和按压机构,卡体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按压机构滑动安装在壳体内;卡体包括按压板,按压板的一侧连接有卡舌,按压板的前端设有斜面,按压机构包括按压杆,按压杆的前端连接有按钮,按压杆的后端位于按压板上,按压杆的后端设有与按压板的斜面相匹配的斜面,按压杆的中部设有环形槽,盖板设置在壳体顶部,盖板上设有供卡舌通过的第一凹槽,壳体的前端设有供按钮通过的第二凹槽,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限位杆,第一弹簧与按钮相接触并位于按钮后端,限位杆的一端伸入到环形槽中。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壳体内设置有卡体套座,卡体套座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按压杆套管,卡体套座前端的按压杆套管上还连接有按钮套壳,卡体位于卡体套座内,按钮位于按钮套壳中,按压杆穿过卡体套座并位于按压杆套管中,按压杆的斜面与按压板的斜面相接触。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壳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按压板的另一侧连接有套筒,套筒位于第三凹槽中,套筒与连接套管通过销轴连接,将卡体转动连接在连接套管上,即将卡体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皮带扣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紧固螺钉,在本实施方式中,皮带扣主体包括两个紧固螺钉,皮带扣主体的一端设有固定带,皮带扣主体的另一端的两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紧固螺钉穿过连接孔连接在连接套管上,将壳体连接在皮带扣主体上,即将开锁装置连接在皮带扣主体上。如图5、图6、图8和图10所示,卡体套座前端的按压杆套管上连接有限位套管,限位套管与壳体的另一侧连接,限位套管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通孔,限位杆为限位螺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扣主体、皮带固定座和开锁装置,开锁装置连接在皮带扣主体上,皮带固定座转动连接在开锁装置上;开锁装置包括壳体、盖板、卡体和按压机构,卡体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按压机构滑动安装在壳体内;卡体包括按压板,按压板的一侧连接有卡舌,按压板的前端设有斜面,按压机构包括按压杆,按压杆的前端连接有按钮,按压杆的后端位于按压板上,按压杆的后端设有与按压板的斜面相匹配的斜面,按压杆的中部设有环形槽,盖板设置在壳体顶部,盖板上设有供卡舌通过的第一凹槽,壳体的前端设有供按钮通过的第二凹槽,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限位杆,第一弹簧与按钮相接触并位于按钮后端,限位杆的一端伸入到环形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扣主体、皮带固定座和开锁装置,开锁装置连接在皮带扣主体上,皮带固定座转动连接在开锁装置上;开锁装置包括壳体、盖板、卡体和按压机构,卡体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按压机构滑动安装在壳体内;卡体包括按压板,按压板的一侧连接有卡舌,按压板的前端设有斜面,按压机构包括按压杆,按压杆的前端连接有按钮,按压杆的后端位于按压板上,按压杆的后端设有与按压板的斜面相匹配的斜面,按压杆的中部设有环形槽,盖板设置在壳体顶部,盖板上设有供卡舌通过的第一凹槽,壳体的前端设有供按钮通过的第二凹槽,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和限位杆,第一弹簧与按钮相接触并位于按钮后端,限位杆的一端伸入到环形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卡体套座,卡体套座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按压杆套管,卡体套座前端的按压杆套管上还连接有按钮套壳,卡体位于卡体套座内,按钮位于按钮套壳中,按压杆穿过卡体套座并位于按压杆套管中,按压杆的斜面与按压板的斜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按压板的另一侧连接有套筒,套筒位于第三凹槽中,套筒与连接套管通过销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自动皮带扣,其特征在于:皮带扣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紧固螺钉,皮带扣主体的一端设有固定带,皮带扣主体的另一端的两侧设有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范晓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