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65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00
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部分和水锤消除部分;水锤消除部分包括连接管、筒状活塞腔、活塞和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紧于筒状活塞腔的底部和活塞相对的一面,活塞的行程限制于筒状活塞腔内,筒状活塞腔的进水口连通于所述连接管;水锤消除部分设有多个,筒状活塞腔的进水口通过螺纹安装于连接管,连接管和过滤部分的进水管通过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该装置能减缓高压液体冲击,对管路和过滤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水器滤芯里面一般都是通过活性炭进行过滤,使受到污染的水被洁净到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状态,也就是使水达到一定的洁净度,除去水中的固体颗粒,杀灭细菌,滤除有害化学成分。水锤效应是指在水管内部,管内壁光滑,水流动自如。当打开的阀门突然关闭,水流对阀门及管壁,主要是阀门会产生一个压力。由于管壁光滑,后续水流在惯性的作用下,迅速达到最大,并产生破坏作用,这就是水利学当中的“水锤效应”,也就是正水锤。在水利管道建设中都要考虑这一因素。相反,关闭的阀门在突然打开后,也会产生水锤,叫负水锤,也有一定的破坏力。水锤效应对外接在水管出口的过滤装置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过滤装置自安装位置上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该装置能减缓高压液体冲击,对管路和过滤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部分和水锤消除部分;所述水锤消除部分包括连接管、筒状活塞腔、活塞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筒状活塞腔的底部和活塞相对的一面,所述活塞的行程限制于所述筒状活塞腔内,所述筒状活塞腔的进水口连通于所述连接管;所述水锤消除部分设有多个,所述筒状活塞腔的进水口通过螺纹安装于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过滤部分的进水管通过螺纹连接。较佳地,所述过滤部分包括底板和顶盖,所述底板的顶部由外至内依次安装有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所述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的顶部设置有垫环,所述顶盖压盖在垫环之上且与外圈防护网的顶部螺纹套接,所述顶盖的中部固定套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顶盖的上方,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垫环并延伸至内圈防护网的内部。较佳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均滑动套装在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之间,且由内向外依次分布。较佳地,所述第一过滤层为PP棉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为反渗透膜过滤层。进一步地,所述垫环的底部安装有卡位环,所述卡位环设置在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之间,且与外圈防护网的内壁以及内圈防护网的外壁紧密贴合。较佳地,所述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之间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压盖在过滤机构的顶部,且与卡位环的底部紧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外圈防护网的顶端安装有与内圈防护网相齐平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顶盖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与连接管螺纹啮合连接。较佳地,所述弹性件是压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装置通过设置水锤消除部分,当高压液体经过水锤消除部分时,第一次减缓冲击力,水流经过连接管会分流到多个筒状活塞腔,之后由活塞配合弹性件进行二次减缓冲击力,当液体冲击活塞时,活塞后退并压缩弹性件,弹性件的弹性力对液体冲击力进行缓冲,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水锤效应;2、通过在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之间套装过滤机构,利用过滤机构的三个过滤层的组合式设计,使得内圈防护网内部的水能够经过三次过滤才能排出,实现三重过滤作用,提高了对水的过滤和净化效果,同时三个过滤层还能逐个取出,便于对滤芯的内部进行清理,提高了使用便捷性;通过垫环和卡位环的组合设计,使得卡位环能够卡合在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的顶部,能够提高过滤机构的套装稳定性,再结合顶盖与连接管的螺纹连接,使得顶盖能够紧紧压盖在垫环之上,起到稳定垫环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安装稳定性,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利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中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水锤消除部分A、连接管A1、筒状活塞腔A2、活塞A3和弹性件A4、底板1、顶盖2、外圈防护网3、内圈防护网4、过滤机构5、第一过滤层51、第二过滤层52、第三过滤层53、垫环6、进水管7、卡位环8、橡胶圈9、连接管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部分和水锤消除部分;所述水锤消除部分A包括连接管A1、筒状活塞腔A2、活塞A3和弹性件A4,所述弹性件A4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筒状活塞腔A2的底部和活塞A3相对的一面,所述活塞A3的行程限制于所述筒状活塞腔A2内,所述筒状活塞腔A2的进水口连通于所述连接管A1;所述水锤消除部分设有多个,所述筒状活塞腔A2的进水口通过螺纹安装于所述连接管A1,所述连接管A1和所述过滤部分的进水管7通过螺纹连接。装置通过设置水锤消除部分,当高压液体经过水锤消除部分时,第一次减缓冲击力,水流经过连接管A1会分流到多个筒状活塞腔A2,之后由活塞A3配合弹性件A4进行二次减缓冲击力,当液体冲击活塞A2时,活塞后退并压缩弹性件A4,弹性件A4的弹性力对液体冲击力进行缓冲,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水锤效应。其中,所述过滤部分包括底板1和顶盖2,所述底板1的顶部由外至内依次安装有外圈防护网3和内圈防护网4,所述外圈防护网3和内圈防护网4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5,所述外圈防护网3和内圈防护网4的顶部设置有垫环6,所述顶盖2压盖在垫环6之上且与外圈防护网3的顶部螺纹套接,所述顶盖2的中部固定套装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的一端延伸至顶盖2的上方,所述进水管7的另一端贯穿垫环6并延伸至内圈防护网4的内部。通过在外圈防护网3和内圈防护网4之间套装过滤机构5,利用过滤机构5的三个过滤层的组合式设计,使得内圈防护网4内部的水能够经过三次过滤才能排出,实现三重过滤作用,提高了对水的过滤和净化效果,同时三个过滤层还能逐个取出,便于对滤芯的内部进行清理,提高了使用便捷性。其中,所述过滤机构5包括第一过滤层51、第二过滤层52和第三过滤层53,所述第一过滤层51、第二过滤层52、第三过滤层53均滑动套装在外圈防护网3和内圈防护网4之间,且由内向外依次分布。此外,所述第一过滤层51为PP棉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52为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53为反渗透膜过滤层。此外,所述垫环6的底部安装有卡位环8,所述卡位环8设置在外圈防护网3和内圈防护网4之间,且与外圈防护网3的内壁以及内圈防护网4的外壁紧密贴合。其中,所述外圈防护网3和内圈防护网4之间设置有橡胶圈9,所述橡胶圈9压盖在过滤机构5的顶部,且与卡位环8的底部紧密贴合。作为对上述技术的补充,所述外圈防护网3的顶端安装有与内圈防护网4相齐平的连接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部分和水锤消除部分;/n所述水锤消除部分包括连接管、筒状活塞腔、活塞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筒状活塞腔的底部和活塞相对的一面,所述活塞的行程限制于所述筒状活塞腔内,所述筒状活塞腔的进水口连通于所述连接管;/n所述水锤消除部分设有多个,所述筒状活塞腔的进水口通过螺纹安装于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过滤部分的进水管通过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部分和水锤消除部分;
所述水锤消除部分包括连接管、筒状活塞腔、活塞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紧于所述筒状活塞腔的底部和活塞相对的一面,所述活塞的行程限制于所述筒状活塞腔内,所述筒状活塞腔的进水口连通于所述连接管;
所述水锤消除部分设有多个,所述筒状活塞腔的进水口通过螺纹安装于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过滤部分的进水管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分包括底板和顶盖,所述底板的顶部由外至内依次安装有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所述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外圈防护网和内圈防护网的顶部设置有垫环,所述顶盖压盖在垫环之上且与外圈防护网的顶部螺纹套接,所述顶盖的中部固定套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顶盖的上方,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垫环并延伸至内圈防护网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水锤消除装置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盈沣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