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564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下端设置有手动阀门,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加液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在所述反应罐内呈U形设置,所述加液管道上端的两个开口均穿过所述反应罐向外延伸,所述加液管道上设置有加液阀门,所述加液阀门上设置有允许液体穿过的沟槽。本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可以自动控制压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浆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淡黄色液体。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其他10%以溶质血浆蛋白为主,并含有电解质、营养素、酶类、激素类、胆固醇和其他重要组成部分。在血浆的分离过程中,需要添加酸液,利用有机酸进行沉淀。现有的血浆组分分离设备中,将血浆放置反应罐1内,然后向反应罐1内添加酸液,酸液从反应罐内腔上部低落,容易导流造成堵塞,而且滴加速度慢,血浆与酸液混合不均匀,无法更好的进行沉淀,最终导致分离时间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压力,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下端设置有手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加液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在所述反应罐内呈U形设置,所述加液管道上端的两个开口均穿过所述反应罐向外延伸,所述加液管道上设置有加液阀门,所述加液阀门上设置有允许液体穿过的沟槽。这样,在对血浆组分进行分离时,将血浆加入到反应罐内,反应罐上设置有血浆入口,然后通过加液管道上的开口向反应罐内加入酸液,设置有加液阀门,可以根据加液管道内的压力,自动控制加液阀门的启闭,酸液会通过沟槽进入反应罐内,搅拌机构会对酸液和血浆进行搅拌,加速混合,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加液管道上间隔设置有加液口,所述加液阀门包括弹性膜片和密封膜片,所述弹性膜片正对所述加液口设置且与所述加液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加液阀门还包括推动杆,所述加液管道上正对所述推动杆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加液口正对设置,所述密封膜片正对所述穿孔设置且与所述加液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膜片上设置有与所述推动杆匹配的通孔,所述推动杆一端与所述弹性膜片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后滑动配合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沟槽设置在所述推动杆上,所述弹性膜片处于最大伸出状态,所述推动杆上设置的沟槽位于所述加液管道内部,所述弹性膜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推动杆上设置的沟槽位于所述加液管道外侧。这样,在加液管道内有酸液时,由于不断向加液管道内加液,使得加液管道内压力增大,压力大于反应罐内血浆的压力,利用酸液的压力推动弹性膜片向外鼓动,弹性膜片带动推动杆运动,使得推动杆上设置的沟槽处于加液管道上设置的穿孔位置,加液管道内的酸液通过沟槽进入反应罐内,实现加液。当加液管道内的压力继续增大时,弹性膜片鼓动至最大伸出状态,弹性膜片带动推动杆上的沟槽运动至加液管道内部,加液管道内部的酸液无法进入反应罐内,实现加液阀门的关闭。当反应罐内液体逐渐增多,加液管道外侧的压力大于其内部压力时,弹性膜片处于自然状态或者内压状态,此时推动杆上设置的沟槽位于加液管道外侧,无法进行加液,实现加液阀门的关闭。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弹性膜片通过推板固定连接。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减少推动杆对弹性膜片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远离所述弹性膜片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块。可以避免加液管道内压力过大,推动杆进入加液管道内部引起加液阀门失效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加液管道为不锈钢管道。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膜片和密封膜片为硅胶材料制得。具有更大的弹性,可以更好的密封,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进一步的,所述加液阀门沿所述加液管道间隔且均布设置。可以更好的进行加液,提高加液均匀度,加速混合速度。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罐内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上端穿过所述反应罐向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与所述反应罐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反应罐固定连接设置。驱动电机动作,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对酸液和血浆进行搅拌混合,提高混合效率。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为VFD驱动电机。可以更好的对驱动电机的转动速度进行调控。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膜片和密封膜片与所述加液管道胶连接。方便连接,连接可靠。属于现有的连接方式。综上所述,本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可以自动控制压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加液管道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一致时,加液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加液管道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加液阀门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加液管道内部压力超压时,加液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沟槽另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加液阀门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7所示,一种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包括反应罐1,所述反应罐1下端设置有手动阀门2,所述反应罐1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罐1内设置有加液管道3,所述加液管道3在所述反应罐1内呈U形设置,所述加液管道3上端的两个开口均穿过所述反应罐1向外延伸,所述加液管道3上设置有加液阀门4,所述加液阀门4上设置有允许液体穿过的沟槽5。这样,在对血浆组分进行分离时,将血浆加入到反应罐内,反应罐上设置有血浆入口,然后通过加液管道上的开口向反应罐内加入酸液,设置有加液阀门,可以根据加液管道内的压力,自动控制加液阀门的启闭,酸液会通过沟槽进入反应罐内,搅拌机构会对酸液和血浆进行搅拌,加速混合,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液管道3上间隔设置有加液口,所述加液阀门包括弹性膜片6和密封膜片7,所述弹性膜片6正对所述加液口设置且与所述加液管道3固定连接,所述加液阀门4还包括推动杆8,所述加液管道3上正对所述推动杆8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加液口正对设置,所述密封膜片7正对所述穿孔设置且与所述加液管道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膜片6上设置有与所述推动杆8匹配的通孔,所述推动杆8一端与所述弹性膜片6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后滑动配合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沟槽5设置在所述推动杆8上,所述弹性膜片6处于最大伸出状态,所述推动杆8上设置的沟槽5位于所述加液管道3内部,所述弹性膜片6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推动杆8上设置的沟槽5位于所述加液管道3外侧。这样,在加液管道内有酸液时,由于不断向加液管道内加液,使得加液管道内压力增大,压力大于反应罐内血浆的压力,利用酸液的压力推动弹性膜片向外鼓动,弹性膜片带动推动杆运动,使得推动杆上设置的沟槽处于加液管道上设置的穿孔位置,加液管道内的酸液通过沟槽进入反应罐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下端设置有手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加液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在所述反应罐内呈U形设置,所述加液管道上端的两个开口均穿过所述反应罐向外延伸,所述加液管道上设置有加液阀门,所述加液阀门上设置有允许液体穿过的沟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下端设置有手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加液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在所述反应罐内呈U形设置,所述加液管道上端的两个开口均穿过所述反应罐向外延伸,所述加液管道上设置有加液阀门,所述加液阀门上设置有允许液体穿过的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管道上间隔设置有加液口,所述加液阀门包括弹性膜片和密封膜片,所述弹性膜片正对所述加液口设置且与所述加液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加液阀门还包括推动杆,所述加液管道上正对所述推动杆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加液口正对设置,所述密封膜片正对所述穿孔设置且与所述加液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膜片上设置有与所述推动杆匹配的通孔,所述推动杆一端与所述弹性膜片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穿孔后滑动配合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沟槽设置在所述推动杆上,所述弹性膜片处于最大伸出状态,所述推动杆上设置的沟槽位于所述加液管道内部,所述弹性膜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推动杆上设置的沟槽位于所述加液管道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浆组分快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世超何英福蒋龙李长明黄向飞张宝献
申请(专利权)人: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