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61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口罩外层,还包括防护膜,所述防护膜通过撕裂打孔线分成留存部与撕裂部;所述留存部避开所述口罩本体的口鼻区域,且不可分离地粘连在所述口罩外层上;所述撕裂部覆盖所述口罩本体的口鼻区域,且可分离地粘连在所述口罩外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具有留存部与撕裂部的防护膜,未使用时,撕裂部可有效防护口罩外层,使其保持良好的静电吸附效果,使用时,需撕下撕裂部才可正常使用,而留存部仍粘连在口罩外层上,如此,人们可以方便地判断口罩是否被使用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
本技术涉及卫生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
技术介绍
新型冠状疫情的爆发,使得口罩严重短缺,价格飞涨,少数无良商人更是打起了口罩的主意,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或将废弃口罩回收后重新出售,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随着国家相关执法力度的加强,从原料厂家到口罩厂家,假冒伪劣产品的源头被掐断,极大程度遏制了无良商人的不法行为。但相比于假冒伪劣产品,废弃口罩的回收利用门槛更低、隐蔽性更强,给监管与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尚无有效防止口罩回收二次销售的设计。同时,现有口罩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戴眼镜人员不太友好,容易起雾,究其原因是因为人哈出的气体上升遇到镜片而凝雾,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骑车、驾驶时更是增添了事故风险;如图1所示的是现有口罩之一,尽管其通过定型金属条增加口罩上侧与人脸的贴合效果,但也仅仅局限于静止状态,当人脸出现肌肉动作时(笑或者说话),或者在一些不便于脱下口罩的场合侧趴休息时,过长的定型金属条会导致口罩上侧与人脸间直接出现较大的空隙;2、现有的口罩大多都是预设弹性耳带,即弹性耳带的长度不可调,为实现通用,通常将弹性耳带的长度设置得偏短,如此即为头部较大人员带来极不好的使用体验,长时间使用耳朵上会出现勒痕,甚至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被回收再销售的口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口罩外层,还包括防护膜,所述防护膜通过撕裂打孔线分成留存部与撕裂部;所述留存部避开所述口罩本体的口鼻区域,且不可分离地粘连在所述口罩外层上;所述撕裂部覆盖所述口罩本体的口鼻区域,且可分离地粘连在所述口罩外层上。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在对应鼻梁区域设有横向的第一条形腔,所述第一条形腔中植有定型金属条,所述定型金属条的长度为所述口罩本体幅长的1/3-1/2;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设有弹性耳带,两侧弹性耳带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条形腔中,并固定在所述定型金属条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在对应鼻梁区域设有横向平行的第一条形腔及第二条形腔;所述第一条形腔中植有定型金属条,所述定型金属条的长度为所述口罩本体幅长的1/3-1/2;所述口罩本体设有弹性耳带,所述弹性耳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的下侧,所述弹性耳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条形腔后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另一侧的下侧。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在对应鼻梁区域设有横向平行的第一条形腔及第二条形腔;所述第一条形腔中植有定型金属条,所述定型金属条的长度为所述口罩本体幅长的1/3-1/2;所述口罩本体设有弹性耳带,所述弹性耳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的下侧,所述口罩本体的另一侧的下侧设有长度调节器,所述弹性耳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条形腔后连接在所述长度调节器上。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还包括口罩内层,所述口罩内层的上侧植有密封绒条。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耳带的另一端呈链球状;所述长度调节器为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内壁设有凸部,以卡止所述链球。进一步地,所述口罩外层的上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条形腔相通的视窗,所述视窗用透明材质膜封补形成第一印刷区,所述第一印刷区设有若干子视窗,所述子视窗与所述第二条形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口罩外层上设有第二印刷区,所述第二印刷区分别通过记忆型热敏油墨与不可逆热敏油墨印刷了两道标识,所述记忆型热敏油墨与不可逆热敏油墨的初始颜色与所述口罩外层的颜色一致,所述记忆型热敏油墨与不可逆热敏油墨的温变值不小于50℃。进一步地,所述两道标识同时显示时,形成数字Ⅱ;当一道标识显示时,形成数字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设置了具有留存部与撕裂部的防护膜,未使用时,撕裂部可有效防护口罩外层,使其保持良好的静电吸附效果,使用时,需撕下撕裂部才可正常使用,而留存部仍粘连在口罩外层上,如此,人们可以方便地判断口罩是否被使用过。本技术对传统的弹性耳带的固定方式做出了改进,将弹性耳带伸入条形腔(第一条形腔或第二条形腔),可以直接减少定型金属条的用量,同时,对口罩上侧形成束缚,使其无论在静态(包括侧趴)还是动态(包括说话)都更贴合脸部。本技术在口罩内层上侧植有密封绒条,既增加了口罩的舒适度,又可以增加吸湿与密封效果,防止雾气上串。本技术进一步对弹性耳带做出改进,利用长度调节器灵活调节弹性耳带的长度,舒适性更高。本技术设置第一印刷区,用于印刷商标或防回收标识,使用过的口罩,其弹性耳带被移动,破坏了商标或防回收标识的整体性,可有效防止其被回收。由于口罩的紧缺,实际情况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将口罩消毒后自己重复利用,但家用的消毒方式大多是采用吹风机烘干或烤箱加热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均会引起口罩过滤效果的下降,因此,一般加热一次,最多两次以后就不再建议使用,本技术设有第二印刷区,所述第二印刷区分别通过记忆型热敏油墨与不可逆热敏油墨印刷了两道标识,所述记忆型热敏油墨与不可逆热敏油墨的温变值不小于50℃;如此,当口罩被一次加热时,记忆型热敏油墨与不可逆热敏油墨均变色,显示出两道标识(代表最多还可使用两次);而当口罩被第二次加热时,记忆型热敏油墨变为与口罩本体外层一致的颜色而不可见,仅剩余不可逆热敏油墨形成的标识(代表最多还可使用一次),提醒人们使用后应立即丢弃。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口罩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正视图;图3为实施例1正视图(撕去撕裂部后);图4为实施例1后视图;图5为实施例2正视图;图6为实施例3正视图;图7为长度调节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防护膜11、口罩外层12、撕裂打孔线121、留存部122、撕裂部123、口罩内层13、第一条形腔14、第二条形腔15、视窗16,子视窗161、第二印刷区17;定型金属条2;弹性耳带3;密封绒条4;长度调节器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包括防护膜11、口罩外层12及口罩内层13。防护膜11通过撕裂打孔线111分成留存部112与撕裂部113。留存部112避开口罩的口鼻区域,且不可分离地粘连在口罩外层12上。撕裂部113覆盖口罩的口鼻区域,且可分离地粘连在口罩外层12上。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口罩外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膜,所述防护膜通过撕裂打孔线分成留存部与撕裂部;所述留存部避开所述口罩本体的口鼻区域,且不可分离地粘连在所述口罩外层上;所述撕裂部覆盖所述口罩本体的口鼻区域,且可分离地粘连在所述口罩外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口罩外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膜,所述防护膜通过撕裂打孔线分成留存部与撕裂部;所述留存部避开所述口罩本体的口鼻区域,且不可分离地粘连在所述口罩外层上;所述撕裂部覆盖所述口罩本体的口鼻区域,且可分离地粘连在所述口罩外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在对应鼻梁区域设有横向的第一条形腔,所述第一条形腔中植有定型金属条,所述定型金属条的长度为所述口罩本体幅长的1/3-1/2;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设有弹性耳带,两侧弹性耳带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条形腔中,并固定在所述定型金属条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在对应鼻梁区域设有横向平行的第一条形腔及第二条形腔;所述第一条形腔中植有定型金属条,所述定型金属条的长度为所述口罩本体幅长的1/3-1/2;所述口罩本体设有弹性耳带,所述弹性耳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的下侧,所述弹性耳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条形腔后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另一侧的下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在对应鼻梁区域设有横向平行的第一条形腔及第二条形腔;所述第一条形腔中植有定型金属条,所述定型金属条的长度为所述口罩本体幅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锋陈华斌陈国祥叶君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意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