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52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床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转动蜗杆不但可以使海绵垫向中间移动对病人进行支撑还可以使缠绕杆卷动固定带,用固定带将病人包裹住防止病人在床板转动后发生身体移动而压迫身体肌肉血管影响后期手术,简单操作,更加智能化,节省大量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而且转动第三齿轮可以带动床板进行转动,将床板转动到合适角度,可以使病人的待手术部位暴露在医生眼前,方便医生进行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
,尤其涉及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需要长时间保持某一个固定的姿势,例如,在治疗某些疾病或者在实施手术时,就需要固定患者的体位,以精确地对准病灶部位进行治疗或手术。对于需要实施麻醉的患者,固定体位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患者麻醉后会暂时失去意识而无法自主地保持其体位。因此,就需要借助一种装置来固定患者的体位并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不变。现有技术方案中,大多数的固定装置在病人躺在病床上时需要医护人员对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调整固定装置对病人进行固定,组装调整的过程中不但浪费大量时间,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消耗了医护人员大量的精力为后期手术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现有技术方案中侧卧体位固定结束后无法调整侧卧体位的角度,随着手术的进行可能会影响医生的视角,进而影响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紧凑,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可调整侧卧体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床板(5),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半圆板(3),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床板(5)进行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床板(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海绵垫(20),所述床板(5)内设有矩形槽(23),所述矩形槽(2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转轴(24),所述第二转轴(24)的外壁缠绕有固定带(25),所述床板(5)内设有用于包裹并固定病人的固定组件,所述床板(5)内设有移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床板(5),两个所述第一转轴(2)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半圆板(3),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床板(5)进行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床板(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海绵垫(20),所述床板(5)内设有矩形槽(23),所述矩形槽(2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转轴(24),所述第二转轴(24)的外壁缠绕有固定带(25),所述床板(5)内设有用于包裹并固定病人的固定组件,所述床板(5)内设有移动板(42),所述床板(5)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移动板(42)进行移动的移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1)一侧的第三齿轮(11),所述支架(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1)相啮合,所述转动轴(9)的一端贯穿支架(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两个所述半圆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杆(4),两个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均和床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半圆板(3)内设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槽(6)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7),所述弧形齿条(7)和第一齿轮(8)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床板(5)内的第一转动槽(13),所述第一转动槽(1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转动杆(14),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锥齿轮(15),所述床板(5)内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转动槽(16),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槽(16)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17),两个所述双向丝杠(17)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的丝杠螺母(19),两个所述双向丝杠(17)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转动槽(13)内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8),所述第二锥齿轮(18)和第一锥齿轮(15)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蜗轮(21)和第二直齿轮(30),所述第一转动槽(1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蜗杆(22),所述蜗轮(21)和蜗杆(22)相啮合,所述蜗杆(22)的一端延伸至床板(5)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床板(5)上方的缠绕杆(27),所述缠绕杆(27)内设有第三转动槽(31)和第一卡槽(34),所述第三转动槽(3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块(32),所述转动块(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块(33),所述夹块(33)的底部延伸至第一卡槽(34)内,所述转动块(32)内设有第二滑动槽(39)和第二卡槽(38),所述第二滑动槽(3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0),所述第二滑动槽(39)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1),所述第二弹簧(41)的顶端和滑块(4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槽(31)的一侧内壁设有第一滑动槽(35),所述第一滑动槽(35)内滑动连接有卡块(36),所述第一滑动槽(3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7),所述第一弹簧(37)的靠近转动块(32)的一端和卡块(3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36)远离第一滑动槽(3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卡槽(38)内,所述缠绕杆(27)的两端圆心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6),所述第一连接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28),所述床板(5)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29),所述第一直齿轮(28)的底部贯穿第一通孔(29)并延伸至第一转动槽(13)内,所述第一直齿轮(28)和第二直齿轮(30)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卧位脊柱微创手术智能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床板(5)底部的液压缸(50),所述移动板(42)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转动杆(43),所述移动板(42)的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转动杆(44),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丁文付晓玲程细高殷明徐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