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39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包括进风管道、排气口、第二转动轴、过滤网放置槽和湿气排放管,所述进风管道内端固定连接有放置腔,且放置腔内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且排气口上端设置有加湿装置,并且加湿装置下端固定连接有湿气排放管。该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在进风管道安装的过程中进风管道开口向下,已达到防止灰尘自然飘落进入通风装置内部的可能,且在进风管道的斜置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进一步防止了灰尘的进入,并且第一过滤网通过滑动块可以进行快速的更换,使湿气通过湿气排放管的转动更加均匀的排放到食用菌房的内部,以保持食用菌房内部湿度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食用的菌类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但野生的可食用菌类是非常稀少的,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人们开始对可食用菌类进行人工种植,但现有的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仍然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例如:1.现有的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稳定的对外界环境中的杂质灰尘进行稳定的过滤,可能导致外界含有病菌的灰尘进入到食用菌房的内部,从而造成可食用菌类产生疾病,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2.现有的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食用菌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相对潮湿的环境,在长时间的通风中,菌房中的水分会被通风装置逐渐带出菌房,导致可食用菌类生长缓慢,因此降低了装置的安全性;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无法稳定的对外界环境中的杂质灰尘进行稳定的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包括进风管道(1)、排气口(3)、第二转动轴(5)、过滤网放置槽(9)和湿气排放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1)内端固定连接有放置腔(2),且放置腔(2)内端设置有排气口(3),所述放置腔(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且第一转动轴(4)外端固定连接有倒吸扇叶(8),所述排气口(3)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4),且排气口(3)上端设置有加湿装置(15),并且加湿装置(15)下端固定连接有湿气排放管(16),所述第二转动轴(5)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带(6),且第二转动轴(5)外端固定连接有微电机(7),所述过滤网放置槽(9)内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包括进风管道(1)、排气口(3)、第二转动轴(5)、过滤网放置槽(9)和湿气排放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1)内端固定连接有放置腔(2),且放置腔(2)内端设置有排气口(3),所述放置腔(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且第一转动轴(4)外端固定连接有倒吸扇叶(8),所述排气口(3)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4),且排气口(3)上端设置有加湿装置(15),并且加湿装置(15)下端固定连接有湿气排放管(16),所述第二转动轴(5)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带(6),且第二转动轴(5)外端固定连接有微电机(7),所述过滤网放置槽(9)内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0),且第一过滤网(10)外端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2),且滑动块(12)内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13),所述湿气排放管(16)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7),且第一锥形齿轮(17)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房生产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1)与放置腔(2)为焊接连接,且放置腔(2)与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均构成嵌套结构,并且第一转动轴(4)外端与倒吸扇叶(8)构成一体化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友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