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水流控制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33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水流控制阀结构,利用虹吸作用的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水流控制阀结构能够准确地进行抽吸水箱内的水的下游侧单向阀的开闭动作。下游侧单向阀(Vd)具备对阀保持件(9)的阀口(10)进行开闭的挠性的阀芯(11),所述下游侧单向阀(Vd)仅允许水从抽吸管(P)向导水管流动,在阀保持件(9)的阀芯贴合面(9h)的内周面设有避免被阀芯(11)贴合的环状的凹槽(9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水流控制阀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水流控制阀结构,能够在观赏鱼的饲养用水箱中一次性地完成换水和水箱底部的砂石的扫除。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将水箱水与包含鱼粪、鱼饵等污垢在内的砂石一起抽吸上来,能够一次完成换水和水箱底部的扫除的水箱内清洁工具(例如,参照后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7475号公报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抽吸管P的主体部分1与把持部分2之间设置上游侧单向阀Vu和下游侧单向阀Vd,利用抽吸操作工具的操作将水箱水抽吸到抽吸管中,使得建立虹吸作用,从而能够进行水箱水的连续的抽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进所述下游侧单向阀而使将水箱水向抽吸管内抽吸的抽吸作用始终顺畅、准确地进行的新的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水流控制阀结构。为了实现所述目的,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水流控制阀结构,其利用虹吸作用对水箱内的水箱水与该水箱内底部的砂石一起进行抽吸并排出至水箱外,其特征在于,具备:抽吸管,其通过将把持部分与主体部分的上端连接而成,所述主体部分形成为从所述水箱外到达该水箱的底部的长度;挠性的导水管,其与该抽吸管的外端连接;以及上游侧单向阀和下游侧单向阀,它们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抽吸管内,仅容许水从抽吸管向导水管流动,所述下游侧单向阀由固定安装在所述抽吸管内的阀保持件和对该阀保持件的阀口进行开闭的挠性的阀芯构成,在所述阀保持件的阀芯贴合面的内周面形成有避免被所述阀芯贴合的环状的凹槽。为了实现所述目的,第2方面的专利技术在所述第1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保持件的所述阀口以及所述环状的凹槽被形成在相对于所述下游侧单向阀的轴线而倾斜的倾斜面上,阀口、环状的凹槽以及阀芯被形成为椭圆形。为了实现所述目的,第3方面的专利技术第1方面或第2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吸管上设置有对所述上游侧单向阀与所述下游侧单向阀之间的水通路内进行加压或减压的抽吸操作工具。专利技术效果根据第1方面的专利技术,在水箱内清洁工具中,下游侧单向阀由固定安装在抽吸管内的阀保持件和对该阀保持件的阀口进行开闭的挠性的阀芯构成,在所述阀口的阀芯贴合面的内周面形成有避免被所述阀芯贴合的环状的凹槽,因此能够避免阀芯与形成在阀口上的毛刺的接触,能够使阀芯可靠地贴合于阀芯贴合面上,提高单向阀的功能。此外,根据第2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所述阀保持件的所述阀口和所述环状的凹槽被形成在相对于所述下游侧单向阀的轴线倾斜的倾斜面上,阀口、环状的凹槽以及阀芯形成为椭圆形,因此能够使在单向阀中流动的水箱水的流动顺利地进行。此外,根据第3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在抽吸管上设置有对所述上游侧单向阀与所述下游侧单向阀之间的水通路内进行加压或减压的抽吸操作工具,因此,通过该抽吸操作工具的按压操作,能够在抽吸管中建立虹吸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整体纵向侧视图。图2是沿图1的箭头2观察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沿图2的箭头3观察的图。图4是沿图2的4-4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2的箭头5观察的放大图。图6是沿图2的6-6线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水箱内清洁工具的作用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主体部分;2:把持部分;9:阀保持件;9h:阀芯贴合面;9g:凹槽;10:阀口;11:阀芯;17:导水管;24:水通路;A:抽吸操作工具;P:抽吸管;V:水箱;Vu:上游侧单向阀;Vd:下游侧单向阀;L2: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形成水箱内清洁工具的主体部的抽吸管P由透明的硬质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由笔直的圆柱形的主体部分1和把持部分2形成为俯视观察时的“ヘ”字状,所述主体部分1形成为从水箱V外到达该水箱V的底部的长度并且下端(上游端)被开口,所述把持部分2在该主体部分1的上端(下游端)弯曲并与该主体部分1连通连接。并且,把持部分2通过将弯头管2A和直管2B插拔自如地以水密的方式连接而构成。主体部分1的中心轴线L1和把持部分2的中心轴线L2所成的夹角θ是钝角、即大约105°,由此,在使用该水箱内清洁工具时,该把持部分2不易碰到水箱V的边缘,其操作性提高。在抽吸管P的主体部分1的上端(下游侧)与把持部分2的下端(上游端)之间的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设置有大量狭缝3的截头圆锥形的过滤器S,该过滤器S允许混合有鱼饵、鱼粪等细小污垢的污水自由通过,但是阻止枯叶、石头等粗大的污垢通过。在所述过滤器S的后端、即其出口4设置有上游侧单向阀Vu。如图2、6所示,该上游侧单向阀Vu由柱形的阀保持件4和阀芯6构成,所述阀保持件4固定安装在过滤器S的出口,所述阀芯6以能够开闭的方式与该阀保持件4的外端如7那样铰链连接,能够对在该阀保持件4的外表面开口的阀口5进行开闭。所述阀芯6由挠性的薄合成树脂板构成,以能够密闭地开闭的方式贴合于所述阀口5上,起到如下作用:允许通过了过滤器S的在抽吸管P中流动的水箱水从上游侧(下侧)向下游侧(上侧)的流动,但是阻止其逆流。如图2、4、5所示,在抽吸管P的比所述上游侧单向阀Vu靠下游侧的下游侧部分设置有下游侧单向阀Vd。该下游侧单向阀Vd夹持固定在把持部分2的弯头管2A与直管2B间,由圆柱形的阀保持件9和阀芯11构成,所述阀保持件9在该下游侧单向阀Vd的下游端开口而形成阀口10,所述阀芯11与该阀保持件9铰链连接以对该阀口10进行开闭。所述阀口10从抽吸管P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向下倾斜地切成椭圆形,对该阀口10进行开闭的阀芯11也形成为椭圆形,与阀保持件9的上部侧如12那样铰链连接,利用在抽吸管P内流动的水的水压来进行下游侧单向阀Vd的开闭。但是,由于圆柱形的阀保持件9通常通过合成树脂材料的成型来成型,因此在阀保持件9成型时,有时在该阀保持件9的阀芯贴合面9h的内周缘会形成毛刺B,存在该毛刺B损害阀芯11的紧贴性的不良情况。例如,在图5中作为现有技术所示的技术(所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在阀保持件的阀芯贴合面的内周缘形成的毛刺而妨碍了阀芯向阀芯贴合面的紧贴的紧贴性。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4、5所示,在形成在下游侧单向阀Vd的阀口10上的阀芯贴合面9h的内周面上,遍及整周而特别设置有避免阀芯11的贴合的凹槽9g,利用该凹槽9g而使得阀芯11不会贴合于形成有毛刺B的阀芯贴合面9h的内周缘。由此,即使在阀芯贴合面9h上形成有毛刺B,如上所述,通过在阀芯贴合面9h上形成凹槽9g,也不会妨碍阀芯贴合面9h与阀芯11之间的紧密贴合,从而提高了阀芯11向阀芯贴合面9h的紧贴性,从而不会妨碍下游侧单向阀Vd的功能。如图2所示,连接管15一体地连接于所述把持部分2的下游端内,导水管17的上游端经由接头16与该连接管15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水流控制阀结构,其利用虹吸作用对水箱(V)内的水箱水与该水箱(V)内底部的砂石一起进行抽吸并排出至水箱(V)外,其特征在于,具备:/n抽吸管(P),其通过将把持部分(2)与主体部分(1)的上端连接而成,所述主体部分(1)形成为从所述水箱(V)外到达该水箱(V)的底部的长度;/n挠性的导水管(17),其与该抽吸管(P)的外端连接;以及/n上游侧单向阀(Vu)和下游侧单向阀(Vd),它们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抽吸管(P)内,仅容许水从抽吸管(P)向导水管(17)流动,/n所述下游侧单向阀(Vd)由固定安装在所述抽吸管(P)内的阀保持件(9)和对该阀保持件(9)的阀口(10)进行开闭的挠性的阀芯(11)构成,在所述阀保持件(9)的阀芯贴合面(9h)的内周面形成有避免被所述阀芯(11)贴合的环状的凹槽(9g)。/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7 JP 2019-1777371.一种水箱内清洁工具的水流控制阀结构,其利用虹吸作用对水箱(V)内的水箱水与该水箱(V)内底部的砂石一起进行抽吸并排出至水箱(V)外,其特征在于,具备:
抽吸管(P),其通过将把持部分(2)与主体部分(1)的上端连接而成,所述主体部分(1)形成为从所述水箱(V)外到达该水箱(V)的底部的长度;
挠性的导水管(17),其与该抽吸管(P)的外端连接;以及
上游侧单向阀(Vu)和下游侧单向阀(Vd),它们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抽吸管(P)内,仅容许水从抽吸管(P)向导水管(17)流动,
所述下游侧单向阀(Vd)由固定安装在所述抽吸管(P)内的阀保持件(9)和对该阀保持件(9)的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裕
申请(专利权)人:水作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