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5326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通过养殖池塘准备、苗种放养、设置遮蔽物和养殖管理,实现将月鳢、鲢和鳙的混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混养技术填补了月鳢在与其它大宗性鱼类(鲢、鳙等)混养时的技术空白。其工艺成熟,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扩大了养殖空间,缓解了月鳢养殖业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月鳢在与其它大宗性鱼类(鲢、鳙等)混养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鲢(学名: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是鲤科、鲢属鱼类。鲢栖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的上层。性活泼,善跳跃。刚孵出的仔鱼随水漂流;幼鱼能主动游入河湾或湖泊中索饵。冬季,湖水降落,成体多数到河床深处越冬,幼体大多留在湖泊等附属水体深水处越冬。冬季处于不太活动的状态。以浮游植物为主食,但是鱼苗阶段仍以浮游动物为食,是一种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鲢属于套养鱼类,大多套养在主养团头鲂、鲤、草鱼、鲫的池塘中,且鲢处于服从地位。养殖鲢的池塘应该与主养团头鲂、鲤、草鱼、鲫的池塘完全一致。鳙(学名:Hypophthalmichthysnobilis)是鲤科、鲢属鱼类。体延长而侧扁,腹部肉棱起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前。头大而圆畔。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鳙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能适应各种水体的养殖,在人工放养的湖泊、池塘、水库中,鳙生长快,疾病少,捕捞也比鲢方便,是各种天然水面主要放养对象。月鳢(Channaasiatica)是鳢科、鳢属鱼类。月鳢常梄息于水流缓慢的山泂溪流中,也喜在堤岸或田埂边穴居。性凶猛,摄食小鱼、虾、水生昆虫及其他小型水生动物,一般夜间外出活动觅食,白天栖息在水草丛中。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鳢也逐渐成为供给人们食用养殖的对象,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扩大养殖空间,对月鳢与不同鱼类混养的技术也亟需解决。本专利技术填补了三种鱼类(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技术空白,缓解了月鳢养殖业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能够将月鳢与不同鱼类进行混养,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步骤如下:(1)养殖池塘准备:面积在100亩以内,透明度常年保持在30-60cm,pH7-8.5,水深2.5-4m,排水口用拦网做好防逃作;放养苗种前期需要对池塘进行干塘处理;(2)苗种放养:月鳢在6月初投放,投放规格3.5cm,密度3500尾/亩;鲢、鳙在1月份放养,规格250克/尾,密度鲢鱼100尾/亩,鳙鱼50尾/亩;月鳢的饵料全程以自配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蛋白质含量在40%,日投喂量占体重的4~7%,粗脂肪3.5%;日投喂2次;鲢、鳙不需要额外投喂,通过养殖过程中肥水增加水生动植物,为其提供生物饵料;(3)设置遮蔽物:设置网片,辅设于池塘四周,网片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0%;(4)养殖管理:5~6月,用0.3ppm硫酸锌和三氯异氰尿酸各全池泼洒1次;6月份后,每月使用一次鱼用敌百虫进行杀虫,用量为2~3mg/L水。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池塘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水面光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干塘处理为:除去池塘四周杂草,清除池底过厚淤泥,淤泥厚度不超过15cm,平整池底,增宽加高夯实池埂,确保不渗漏;疏通进排水口,堵塞漏洞,进水口用60目网片过滤进水,以防野杂鱼及其鱼卵进入,在排水口用拦网做好防逃工作,苗种放养前15天使用茶子饼清塘,用量为30~40kg/667m2;使用时,加水浸泡24h后,连渣一起全池泼洒,药效时间为10~30d。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月鳢要求苗种来源于人工繁殖的苗种,规格一致,健康、强壮、无病害,放养前先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进一步地,步骤(2)中:月鳢投喂应坚持“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让月鳢吃鲜、吃好、吃匀、吃足,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同时夏季水温超过28℃时,每日投喂改2次为1次,投喂量减半。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网片规格为0.15mm的聚乙烯无结节网,设置前需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网片辅设于池塘四周,按三角状设置,略向塘岸坡脚倾斜,间隔均匀。进一步地,步骤(4)中:进入高温季节,使用芽苞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抑制有害菌的滋生,或增加换水次数和换水量,调节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进一步地,步骤(4)中:日常饲料中可添加大蒜素和/或板蓝根增强鱼体免疫力,减少鱼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技术,填补了月鳢在与其它大宗性鱼类(鲢、鳙等)混养时的技术空白。其工艺成熟,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扩大了养殖空间,缓解了月鳢养殖业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养殖池塘准备:面积在100亩以内,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水面光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透明度常年保持在30cm,pH7,水深2.5m,排水口用拦网做好防逃作。放养苗种前期需要对池塘进行干塘处理。除去池塘四周杂草,清除池底过厚淤泥,淤泥厚度不超过15cm,平整池底,增宽加高夯实池埂,确保不渗漏。疏通进排水口,堵塞漏洞,进水口用60目网片过滤进水,以防野杂鱼及其鱼卵进入,在排水口用拦网做好防逃工作,苗种放养前15天使用茶子饼清塘,用量为30kg/667m,使用时,加水浸泡24h后,连渣一起全池泼洒,药效时间为10d。(2)苗种放养:月鳢在6月初投放,投放规格3.5cm,密度3500尾/亩。要求苗种来源于人工繁殖的苗种,规格一致,健康、强壮、无病害,放养前先用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鲢、鳙在1月份放养,规格250克/尾,密度鲢鱼100尾/亩,鳙鱼50尾/亩。月鳢的饵料全程以自配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蛋白质含量在40%,日投喂量占体重的4%,粗脂肪3.5%。日投喂2次,投喂应坚持“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让月鳢吃鲜、吃好、吃匀、吃足,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同时夏季水温超过28℃时,每日投喂改2次为1次,投喂量减半。鲢、鳙不需要额外投喂,主要通过养殖过程中肥水增加水生动植物,为其提供生物饵料。(3)设置遮蔽物:设置网片,网片规格为0.15mm的聚乙烯无结节网,设置前需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网片辅设于池塘四周,按三角状设置,略向塘岸坡脚倾斜,间隔均匀,网片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0%。(4)养殖管理:5~6月,用0.3ppm硫酸锌和三氯异氰尿酸各全池泼洒1次;进入高温季节,使用芽苞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环境,抑制有害菌的滋生,或增加换水次数和换水量,调节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6月份后,每月使用一次鱼用敌百虫进行杀虫,用量为2毫克/升水。日常饲料中可添加大蒜素,板蓝根增强鱼体免疫力,减少鱼病的发生。实施例2(1)养殖池塘准备:面积在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n(1)养殖池塘准备:面积在100亩以内,透明度常年保持在30-60cm,pH7-8.5,水深2.5-4m,排水口用拦网做好防逃作;放养苗种前期需要对池塘进行干塘处理;/n(2)苗种放养:月鳢在6月初投放,投放规格3.5cm,密度3500尾/亩;鲢、鳙在1月份放养,规格250克/尾,密度鲢鱼100尾/亩,鳙鱼50尾/亩;/n月鳢的饵料全程以自配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蛋白质含量在40%,日投喂量占体重的4~7%,粗脂肪3.5%;日投喂2次;鲢、鳙不需要额外投喂,通过养殖过程中肥水增加水生动植物,为其提供生物饵料;/n(3)设置遮蔽物:设置网片,辅设于池塘四周,网片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0%;/n(4)养殖管理:5~6月,用0.3ppm硫酸锌和三氯异氰尿酸各全池泼洒1次;6月份后,每月使用一次鱼用敌百虫进行杀虫,用量为2~3mg/L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养殖池塘准备:面积在100亩以内,透明度常年保持在30-60cm,pH7-8.5,水深2.5-4m,排水口用拦网做好防逃作;放养苗种前期需要对池塘进行干塘处理;
(2)苗种放养:月鳢在6月初投放,投放规格3.5cm,密度3500尾/亩;鲢、鳙在1月份放养,规格250克/尾,密度鲢鱼100尾/亩,鳙鱼50尾/亩;
月鳢的饵料全程以自配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蛋白质含量在40%,日投喂量占体重的4~7%,粗脂肪3.5%;日投喂2次;鲢、鳙不需要额外投喂,通过养殖过程中肥水增加水生动植物,为其提供生物饵料;
(3)设置遮蔽物:设置网片,辅设于池塘四周,网片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0%;
(4)养殖管理:5~6月,用0.3ppm硫酸锌和三氯异氰尿酸各全池泼洒1次;6月份后,每月使用一次鱼用敌百虫进行杀虫,用量为2~3mg/L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池塘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水面光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月鳢、鲢和鳙混养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干塘处理为:除去池塘四周杂草,清除池底过厚淤泥,淤泥厚度不超过15cm,平整池底,增宽加高夯实池埂,确保不渗漏;疏通进排水口,堵塞漏洞,进水口用60目网片过滤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卫裘丽萍李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