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封满秀专利>正文

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31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包括有轮子、工作台、控制屏、刮皮固定组件、切槽组件、调整组件和把手;轮子与工作台相连接;工作台与控制屏相连接;工作台与切槽组件相连接;工作台与调整组件相连接;工作台与把手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松树进行去皮的功能,实现了对松树进行挖Y形槽的功能,还实现了对松树进行固定收集袋的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人工受伤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
技术介绍
松脂是松树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松脂通常在夏天获取,由人工使用工具刀将树皮去除,然后在松树上划出Y形槽,最后将收集袋固定在Y形槽底部进行收集,人工对松树进行挖槽时效率较低,并且天气炎热体力消耗大,人工使用工具刀将树皮去除时,由于树为圆柱形,一般难度较高,用以将自己划伤,人工固定收集袋时,通常较为不稳定,当松脂堆积较多时,容易将收集袋压倒。结合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对松树进行挖槽时效率较低,并且天气炎热体力消耗大,人工使用工具刀将树皮去除时,由于树为圆柱形,一般难度较高,用以将自己划伤,人工固定收集袋时,通常较为不稳定,当松脂堆积较多时,容易将收集袋压倒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包括有轮子、工作台、控制屏、刮皮固定组件、切槽组件、调整组件和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包括轮子(1)和工作台(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控制屏(3)、刮皮固定组件(4)、切槽组件(5)、调整组件(6)和把手(7);轮子(1)与工作台(2)相连接;工作台(2)与控制屏(3)相连接;工作台(2)与切槽组件(5)相连接;工作台(2)与调整组件(6)相连接;工作台(2)与把手(7)相连接;刮皮固定组件(4)与调整组件(6)相连接;切槽组件(5)与调整组件(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包括轮子(1)和工作台(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控制屏(3)、刮皮固定组件(4)、切槽组件(5)、调整组件(6)和把手(7);轮子(1)与工作台(2)相连接;工作台(2)与控制屏(3)相连接;工作台(2)与切槽组件(5)相连接;工作台(2)与调整组件(6)相连接;工作台(2)与把手(7)相连接;刮皮固定组件(4)与调整组件(6)相连接;切槽组件(5)与调整组件(6)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其特征是:刮皮固定组件(4)包括有弹簧杆(401)、第一支撑架(402)、第一电机(403)、第一传动轮(404)、第一丝杆(405)、第二传动轮(406)、第二丝杆(407)、铲刀(408)、第二电动推杆(409)、固定块(4010)、流脂板(4011)、固定钉(4012)和树脂袋(4013);弹簧杆(401)通过连接轴与第一支撑架(402)相连接;弹簧杆(401)与调整组件(6)相连接;第一支撑架(402)与第二丝杆(4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402)与第一丝杆(4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402)与第二电动推杆(409)进行固接;第一电机(403)通过连接轴与第一丝杆(405)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4)与第一丝杆(405)进行固接;第一丝杆(405)与铲刀(408)进行旋接;第一传动轮(404)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6)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6)与第二丝杆(407)进行固接;第二丝杆(407)与铲刀(408)进行旋接;第二电动推杆(409)与固定块(4010)进行固接;固定块(4010)与流脂板(4011)相连接;流脂板(4011)与固定钉(4012)进行固接;流脂板(4011)与树脂袋(4013)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曲面式松脂刮取装置,其特征是:切槽组件(5)包括有第一锥齿轮(501)、第一传动杆(502)、第三传动轮(503)、第四传动轮(504)、第二传动杆(505)、第二锥齿轮(506)、第三锥齿轮(507)、第一伸缩杆(508)、第三电动推杆(509)、第一微型齿轮(5010)、第三传动杆(5011)、第三丝杆(5012)、连接杆(5013)、第一滑块(5014)、第一刮刀(5015)、第二电机(5016)、第二伸缩杆(5017)、第二微型齿轮(5018)、第一内齿轮(5019)、第二内齿轮(5020)、第一万向轴(5021)、第一滑轨(5022)、第二刮刀(5023)、第四电动推杆(5024)、第二支撑架(5025)、第五传动轮(5026)、第五电动推杆(5027)、第三伸缩杆(5028)、第三微型齿轮(5029)、第三内齿环(5030)、第三内齿轮(5031)、第二滑轨(5032)、第四丝杆(5033)、第五丝杆(5034)、第三刮刀(5035)、第六传动轮(5036)、第三支撑架(5037)、第九传动轮(5038)和第十传动轮(5039);第一锥齿轮(501)与第一传动杆(502)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501)与调整组件(6)相连接;第一传动杆(502)与第三传动轮(5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502)与工作台(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503)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504)与第二传动杆(505)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505)与工作台(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505)与第二锥齿轮(506)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506)与第三锥齿轮(507)相啮合;第三锥齿轮(507)与第一伸缩杆(508)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508)与第三支撑架(503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508)与第二支撑架(502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508)与第十传动轮(5039)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508)与第九传动轮(5038)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508)与第一微型齿轮(5010)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508)通过皮带与第三电动推杆(509)相连接;第一伸缩杆(508)与工作台(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509)与工作台(2)进行固接;第一微型齿轮(5010)侧边设置有第二内齿轮(5020);第三传动杆(5011)与第二内齿轮(5020)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5011)与第一滑轨(5022)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5011)与工作台(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5011)与连接杆(50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满秀
申请(专利权)人:封满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