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530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红花椒种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良种采集;步骤二:种子优选;步骤三:去除蜡层;步骤四:种子清洗;步骤五:种子包衣;步骤六:施肥犁地;步骤七:苗床制作;步骤八:适时播种;步骤九:芽苗管理;步骤十:装袋移栽;步骤十一:后期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有效解决了花椒产业发展中种子发芽率低、种子浪费和人力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该方法繁育花椒种苗,种子发芽率可达80%,种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花椒种植
,具体为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遵义本地红花椒具有“风味纯正、香麻怡人”的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椒果成熟时色泽呈半红半绿,故又称其为“遵义茵红椒”,目前鲜椒市场价为100-200元/公斤,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因生产上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规模化育苗和规范化栽培管理问题长期未解决,从而限制了该产业的发展。花椒种苗繁育通常采用籽播实生苗繁育,此方法具有方便操作、周期短等优点。遵义本地红花椒传统的种苗繁育由于选圃整地、采种晾晒、催芽播种等环节处理不当,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从而导致花椒种子发芽率低,仅为30%左右,造成了花椒种子浪费、育苗成本增加,严重制约了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良种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龄在5年以上的成年树,最佳采收时间一般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子采收后,在气温20℃以内场地摊晾3-5天,风干后用小木棍轻拍种子并用手搓进行种子脱粒;步骤二:种子优选:采用水选法对收集的花椒种子进行优选,将脱完粒的种子收集于塑料盆或桶容器中,放入清水且水面高于种子20厘米浸泡24小时,期间每4-5小时搅拌1次,再将漂浮于水面的种子用筛子过滤,收集沉于底部的饱满种子;将第1轮选种过程中漂浮于水面的种子按照上述步骤浸泡24小时后进行第2轮优选;在第2轮优选的基础上再进行第3轮优选,然后对优选的种子进行干燥处理;步骤三:去除蜡层:选用洗衣粉和洗洁精或大碱按溶质3:水100的比例配制溶剂,将优选的花椒种子浸泡10分钟,浸泡过程中用微型搅拌器置于容器的上下方不停的搅拌,直至种子由黑色变成黄褐色,表面出现麻点且凹凸不平即可;步骤四:种子清洗:用清水冲洗去除蜡质层后的花椒种子,将油脂、洗衣粉及外壳杂质全部冲洗掉,冲洗3-5次直至水清为止,再将冲洗好的种子置于干燥、通风的室内或棚下自然风干至不滴水,保持种子表面湿润;步骤五:种子包衣:用噻虫·咯·霜灵20克拌和1.5公斤花椒种子,防止根腐病、青枯病和地下害虫,一次处理10-20公斤种子为宜,拌和至花椒种子表面全部呈红色为止,然后进行摊晾阴干;步骤六:施肥犁地:选择大棚进行芽苗培育,对大棚苗圃地进行翻耕和施基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公斤,并配施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50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通过翻耕,使农家肥埋入耕作层;步骤七:苗床制作:按照宽1.2米、长10米的规格掏厢整地制作苗床,厢面呈龟背状,每两厢之间留足50厘米宽的沟,并于播种前5-7天在厢面喷施枯草芽孢杆菌或多菌灵溶液进行灭菌消毒,喷施至厢面见湿为宜;步骤八:适时播种:花椒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西南地区一般选择秋季或春季播种,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和保证发芽的整齐度,种子播撒前每厢先均匀撒施木糠或育苗基质140升,将包衣处理后的种子与煤灰或干细沙拌和后均匀撒播于厢面,每厢撒播花椒种子600克,用210升木糠或育苗基质进行盖种,盖面高于种子2厘米为宜,然后每垄喷施按30克枯草芽孢杆菌或多菌灵兑水15公斤比例配置的溶液直至土壤湿润即可,最后再用遮阳网覆盖保湿,当白天温度高于25℃时,花椒种子20天便可出芽;秋季温度较低时,30-45天开始出芽,开始出芽后及时揭掉遮阳网;步骤九:芽苗管理:出苗10天后,及时防治病虫害,可分别施用甲霜恶霉灵防治青枯病、猝倒病;施用氨基寡糖素防治病毒病;施用苯嘧甲环唑防治叶斑病;施用阿维菌素防治地下害虫,1周施用1次,连续施用2次即可,防治病虫害时,可配合施用叶面肥KH2PO4、葡萄糖、芸苔素内酯直接喷施于幼苗的叶表,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泼施美国高钙钾宝至土壤湿透,每间隔10天喷施1次,泼施3次即可;步骤十:装袋移栽:采用微耕机将干燥的本土打碎,每亩施用5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搅拌均匀并耙细,然后选用15厘米×16厘米规格的无纺布进行营养土装袋后平放在厢内,每排放置6个营养袋,营养袋之间空隙及厢面四周需要填土充实,再用钢管搭建离地2米高的遮阳网,每两厢之间间隔50厘米作为过道。将大棚内4-5片真叶的幼苗移栽到装好营养土的无纺布营养袋中,移栽深度为10厘米左右,浇足定根水即可;步骤十一:后期管理:幼苗移栽后20天可进行追肥,冲施美国高钙钾宝水溶肥,每隔15天进行一次,需4次追肥,其中后两次需加大2倍浓度冲施,同时做好锈病、白粉病、煤污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定期锄草,确保苗木正常生长,提高成苗率。优选的,步骤一中花椒果皮颜色呈半红半绿,种子变为黑色、发亮,有部分果皮自然开裂、种子脱落时即可采收。优选的,步骤二中采用摊放于干燥、通风的室内或棚下自然风干的方式进行干燥。优选的,步骤十一中待小苗直径≧0.4厘米、高度≧50厘米时,便可进行采挖移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有效解决了花椒产业发展中种子发芽率低、种子浪费和人力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该方法繁育花椒种苗,种子发芽率可达80%,种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良种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龄在5年以上的成年树,最佳采收时间一般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子采收后,在气温20℃以内场地摊晾3-5天,风干后用小木棍轻拍种子并用手搓进行种子脱粒;步骤二:种子优选:采用水选法对收集的花椒种子进行优选,将脱完粒的种子收集于塑料盆或桶容器中,放入清水且水面高于种子20厘米浸泡24小时,期间每4-5小时搅拌1次,再将漂浮于水面的种子用筛子过滤,收集沉于底部的饱满种子;将第1轮选种过程中漂浮于水面的种子按照上述步骤浸泡24小时后进行第2轮优选;在第2轮优选的基础上再进行第3轮优选,然后对优选的种子进行干燥处理;步骤三:去除蜡层:选用洗衣粉和洗洁精或大碱按溶质3:水100的比例配制溶剂,将优选的花椒种子浸泡10分钟,浸泡过程中用微型搅拌器置于容器的上下方不停的搅拌,直至种子由黑色变成黄褐色,表面出现麻点且凹凸不平即可;步骤四:种子清洗:用清水冲洗去除蜡质层后的花椒种子,将油脂、洗衣粉及外壳杂质全部冲洗掉,冲洗3-5次直至水清为止,再将冲洗好的种子置于干燥、通风的室内或棚下自然风干至不滴水,保持种子表面湿润;步骤五:种子包衣:用噻虫·咯·霜灵20克拌和1.5公斤花椒种子,防止根腐病、青枯病和地下害虫,一次处理10-20公斤种子为宜,拌和至花椒种子表面全部呈红色为止,然后进行摊晾阴干;步骤六:施肥犁地:选择大棚进行芽苗培育,对大棚苗圃地进行翻耕和施基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公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良种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龄在5年以上的成年树,最佳采收时间一般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子采收后,在气温20℃以内场地摊晾3-5天,风干后用小木棍轻拍种子并用手搓进行种子脱粒;/n步骤二:种子优选:采用水选法对收集的花椒种子进行优选,将脱完粒的种子收集于塑料盆或桶容器中,放入清水且水面高于种子20厘米浸泡24小时,期间每4-5小时搅拌1次,再将漂浮于水面的种子用筛子过滤,收集沉于底部的饱满种子;将第1轮选种过程中漂浮于水面的种子按照上述步骤浸泡24小时后进行第2轮优选;在第2轮优选的基础上再进行第3轮优选,然后对优选的种子进行干燥处理;/n步骤三:去除蜡层:选用洗衣粉和洗洁精或大碱按溶质3:水100的比例配制溶剂,将优选的花椒种子浸泡10分钟,浸泡过程中用微型搅拌器置于容器的上下方不停的搅拌,直至种子由黑色变成黄褐色,表面出现麻点且凹凸不平即可;/n步骤四:种子清洗:用清水冲洗去除蜡质层后的花椒种子,将油脂、洗衣粉及外壳杂质全部冲洗掉,冲洗3-5次直至水清为止,再将冲洗好的种子置于干燥、通风的室内或棚下自然风干至不滴水,保持种子表面湿润;/n步骤五:种子包衣:用噻虫·咯·霜灵20克拌和1.5公斤花椒种子,防止根腐病、青枯病和地下害虫,一次处理10-20公斤种子为宜,拌和至花椒种子表面全部呈红色为止,然后进行摊晾阴干;/n步骤六:施肥犁地:选择大棚进行芽苗培育,对大棚苗圃地进行翻耕和施基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公斤,并配施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50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通过翻耕,使农家肥埋入耕作层;/n步骤七:苗床制作:按照宽1.2米、长10米的规格掏厢整地制作苗床,厢面呈龟背状,每两厢之间留足50厘米宽的沟,并于播种前5-7天在厢面喷施枯草芽孢杆菌或多菌灵溶液进行灭菌消毒,喷施至厢面见湿为宜;/n步骤八:适时播种:花椒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西南地区一般选择秋季或春季播种,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和保证发芽的整齐度,种子播撒前每厢先均匀撒施木糠或育苗基质140升,将包衣处理后的种子与煤灰或干细沙拌和后均匀撒播于厢面,每厢撒播花椒种子600克,用210升木糠或育苗基质进行盖种,盖面高于种子2厘米为宜,然后每垄喷施按30克枯草芽孢杆菌或多菌灵兑水15公斤比例配置的溶液直至土壤湿润即可,最后再用遮阳网覆盖保湿,当白天温度高于25℃时,花椒种子20天便可出芽;秋季温度较低时,30-45天开始出芽,开始出芽后及时揭掉遮阳网;/n步骤九:芽苗管理:出苗10天后,及时防治病虫害,可分别施用甲霜恶霉灵防治青枯病、猝倒病;施用氨基寡糖素防治病毒病;施用苯嘧甲环唑防治叶斑病;施用阿维菌素防治地下害虫,1周施用1次,连续施用2次即可,防治病虫害时,可配合施用叶面肥KH2PO4、葡萄糖、芸苔素内酯直接喷施于幼苗的叶表,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泼施美国高钙钾宝至土壤湿透,每间隔10天喷施1次,泼施3次即可;/n步骤十:装袋移栽:采用微耕机将干燥的本土打碎,每亩施用5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搅拌均匀并耙细,然后选用15厘米×16厘米规格的无纺布进行营养土装袋后平放在厢内,每排放置6个营养袋,营养袋之间空隙及厢面四周需要填土充实,再用钢管搭建离地2米高的遮阳网,每两厢之间间隔50厘米作为过道。将大棚内4-5片真叶的幼苗移栽到装好营养土的无纺布营养袋中,移栽深度为10厘米左右,浇足定根水即可;/n步骤十一:后期管理:幼苗移栽后20天可进行追肥,冲施美国高钙钾宝水溶肥,每隔15天进行一次,需4次追肥,其中后两次需加大2倍浓度冲施,同时做好锈病、白粉病、煤污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定期锄草,确保苗木正常生长,提高成苗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花椒的籽播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良种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龄在5年以上的成年树,最佳采收时间一般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子采收后,在气温20℃以内场地摊晾3-5天,风干后用小木棍轻拍种子并用手搓进行种子脱粒;
步骤二:种子优选:采用水选法对收集的花椒种子进行优选,将脱完粒的种子收集于塑料盆或桶容器中,放入清水且水面高于种子20厘米浸泡24小时,期间每4-5小时搅拌1次,再将漂浮于水面的种子用筛子过滤,收集沉于底部的饱满种子;将第1轮选种过程中漂浮于水面的种子按照上述步骤浸泡24小时后进行第2轮优选;在第2轮优选的基础上再进行第3轮优选,然后对优选的种子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三:去除蜡层:选用洗衣粉和洗洁精或大碱按溶质3:水100的比例配制溶剂,将优选的花椒种子浸泡10分钟,浸泡过程中用微型搅拌器置于容器的上下方不停的搅拌,直至种子由黑色变成黄褐色,表面出现麻点且凹凸不平即可;
步骤四:种子清洗:用清水冲洗去除蜡质层后的花椒种子,将油脂、洗衣粉及外壳杂质全部冲洗掉,冲洗3-5次直至水清为止,再将冲洗好的种子置于干燥、通风的室内或棚下自然风干至不滴水,保持种子表面湿润;
步骤五:种子包衣:用噻虫·咯·霜灵20克拌和1.5公斤花椒种子,防止根腐病、青枯病和地下害虫,一次处理10-20公斤种子为宜,拌和至花椒种子表面全部呈红色为止,然后进行摊晾阴干;
步骤六:施肥犁地:选择大棚进行芽苗培育,对大棚苗圃地进行翻耕和施基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公斤,并配施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50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通过翻耕,使农家肥埋入耕作层;
步骤七:苗床制作:按照宽1.2米、长10米的规格掏厢整地制作苗床,厢面呈龟背状,每两厢之间留足50厘米宽的沟,并于播种前5-7天在厢面喷施枯草芽孢杆菌或多菌灵溶液进行灭菌消毒,喷施至厢面见湿为宜;
步骤八:适时播种:花椒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西南地区一般选择秋季或春季播种,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和保证发芽的整齐度,种子播撒前每厢先均匀撒施木糠或育苗基质140升,将包衣处理后的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礼谦郑元利李长彬姚华开罗英舰廖生会张刚余廷录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椒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