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25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涉及开采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挖杆、主杆、副杆和转轴,挖杆内部设置有通槽,主杆和副杆通过转轴连接,主杆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延伸杆,副杆下表面连接有第二延伸杆,第一延伸杆一表面连接有第一活动杆,第二延伸杆一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刀片,第二活动杆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刀片,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上表面均设置有立柱,立柱周侧面设置有夹取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杆、副杆、多组延伸杆、多组活动杆和多组刀片,可以对竹荪的根部进行操作,将竹荪完整的薅出,让用户开采竹荪更加方便,减轻了工作量。减轻了工作量。减轻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开采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Pers.)Fisch.)又名竹荪、竹笙、竹参,竹荪为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中著名的食用菌,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幼时卵状球形,后伸长,菌盖钟形,柄白色,中空,壁海绵状,孢子椭圆形,竹荪口味鲜美,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对减肥、防癌、降血压、美白祛黑等均具有明显疗效。是中国的一项传统的土特产。每年夏秋季节,其中长裙竹荪产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少数山区的竹林中,现有的采摘方式多数为手工采摘,人工劳动量较大,并且竹荪外部的菌裙较为脆弱,在采摘过程中很容易被破坏,从而影响竹荪的活性,降低竹荪的品质。因此,提出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解决现有的手工采摘劳动量较大,容易破坏竹荪外部的菌裙从而影响竹荪的活性,降低竹荪的品质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包括挖杆、主杆、副杆和转轴,所述挖杆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挖杆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通槽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通槽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杆和副杆均设置在第一开口内部,所述主杆和副杆通过转轴连接,转轴可以带动主杆和副杆旋转,所述主杆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延伸杆,所述副杆下表面连接有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一表面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二延伸杆一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均穿过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活动杆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二活动杆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位置与第二刀片相适应,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相配合,旋转主杆和副杆,带动第一延伸杆和第二延伸杆,再带动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对竹荪根部进行切割,切割后将竹荪薅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上表面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周侧面设置有夹取片,所述夹取片为“U”形结构,“U”形结构防止夹取片把竹荪菌裙夹坏,夹取片起到夹取和保护竹荪菌裙的作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挖杆底面设置有铲土壁,所述铲土壁为“U”形结构,所述铲土壁底面设置有铲刀,铲刀可以进行铲土,将整个装置插入土壤里,将竹荪采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挖杆上表面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主杆和副杆一表面均连接有第二把手,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可以方便用户操作该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挖杆周侧面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位于在铲土壁上方,踏板可以让用户将铲土壁插入土壤中更省力。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挖杆、铲土壁和铲刀,可以将该装置插入土壤中,对竹荪的根部进行操作,防止竹荪没有完整的被开采;通过设置主杆、副杆、多组延伸杆、多组活动杆和多组刀片,可以对竹荪的根部进行切割,将竹荪完整的薅出,让用户开采竹荪更加方便,减轻了工作量;通过设置立柱和夹取片,可以对竹荪进行夹取,将竹荪采出,并且起到保护菌裙的作用;通过设置踏板,使用户操作铲刀和铲土壁更加方便,同时也更加省力;通过设置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让用户操作该装置更加省力。
[0012]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该装置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挖杆;2、第一把手;3、第一开口;4、主杆;5、副杆;6、第二把手;7、转轴;8、通槽;9、第二开口;10、第一延伸杆;11、第二延伸杆;12、第一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4、第一刀片;15、第二刀片;16、立柱;17、夹取片;18、铲土壁;19、铲刀;20、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包括挖杆1、主杆4、副杆5和转轴7,挖杆1内部设置有通槽8,挖杆1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9,第一开口3与通槽8一端连接;第二开口9与通槽8另一端连接;主杆4和副杆5均设置在第一开口3内部,主杆4和副杆5通过转轴7连接,转轴7可以带动主杆4和副杆5旋转,主杆4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延伸杆10,副杆5下表面连接有第二延伸杆11,第一延伸杆10一表面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第二延伸杆11一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杆13,第一活动杆12和第二活动杆13均穿过第二开口9,第一活动杆12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刀片14,第二活动杆13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刀片15,第一刀片14的位置与第二刀片15相适应,第一刀片14与第二刀片15相配合,旋转主杆4和副
杆5,带动第一延伸杆10和第二延伸杆11,再带动第一活动杆12和第二活动杆13,第一刀片14和第二刀片15对竹荪根部进行切割,切割后将竹荪薅出。
[0022]优选地,第一活动杆12和第二活动杆13上表面均设置有立柱16,立柱16周侧面设置有夹取片17,夹取片17为“U”形结构,“U”形结构防止夹取片17把竹荪菌裙夹坏,夹取片17起到夹取和保护竹荪菌裙的作用。
[0023]优选地,挖杆1底面设置有铲土壁18,铲土壁18为“U”形结构,铲土壁18底面设置有铲刀19,铲刀19可以进行铲土,将整个装置插入土壤里,将竹荪采出。
[0024]优选地,挖杆1上表面连接有第一把手2,主杆4和副杆5一表面均连接有第二把手6,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6可以方便用户操作该装置。
[0025]优选地,挖杆1周侧面设置有踏板20,踏板20位于在铲土壁18上方,踏板20可以让用户将铲土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包括挖杆(1)、主杆(4)、副杆(5)和转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杆(1)内部设置有通槽(8),所述挖杆(1)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9),所述第一开口(3)与通槽(8)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9)与通槽(8)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杆(4)和副杆(5)均设置在第一开口(3)内部,所述主杆(4)和副杆(5)通过转轴(7)连接,所述主杆(4)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延伸杆(10),所述副杆(5)下表面连接有第二延伸杆(11),所述第一延伸杆(10)一表面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所述第二延伸杆(11)一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杆(13),所述第一活动杆(12)和第二活动杆(13)均穿过第二开口(9),所述第一活动杆(12)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刀片(14),所述第二活动杆(13)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刀片(15),所述第一刀片(14)的位置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睿琳邹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军峰山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