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砌屋面的截水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22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36
一种杂砌屋面的截水沟结构,设置在杂砌屋面结构的顶部;杂砌屋面结构包括混凝土板、防水层、保温层、泡沫混凝土层和杂砌块材;泡沫混凝土层的顶部浇筑有粘结混凝土层;截水沟结构包括排水沟、盖板和连接件;排水沟包括第一长竖板段、底板段和第一短竖板段;排水沟沿着垂直于屋顶坡面的方向、安装在杂砌屋面结构中;底板段沿排水沟的长轴向设有坡度;盖板包括第二长竖板段、盖板段和第二短竖板段;盖板段覆盖在排水沟的槽口上;盖板段的板面上间隔设置有进水孔;连接件将盖板与排水沟与固定连接,并且在盖板的顶部铺设有所述的杂砌块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屋面截水沟的做法会使截水沟外露,破坏屋面的整体性,影响建筑整体的艺术美感。艺术美感。艺术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砌屋面的截水沟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结构,特别是一种杂砌屋面的截水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某工程为仿古建筑结构,其屋顶采用了一种富有艺术美感的砖瓦石杂砌屋面结构;在本工程的屋面结构中,块体材料主要为石材、陶缸片、瓦片和琉璃等;由于屋面块体材料的特殊性能,该做屋面截水沟的结构与传统的截水沟区别也很大;本工程若采用传统的屋面截水沟的做法会使截水沟外露,破坏屋面的整体性,影响建筑整体的艺术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杂砌屋面的截水沟结构,要解决传统的屋面截水沟的做法会使截水沟外露,破坏屋面的整体性,影响建筑整体的艺术美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杂砌屋面的截水沟结构,设置在杂砌屋面结构的顶部;所述杂砌屋面结构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板、防水层、保温层、泡沫混凝土层和杂砌块材;所述泡沫混凝土层的顶部浇筑有粘结混凝土层;所述杂砌块材的下部埋设在粘结混凝土层中;所述截水沟结构包括有排水沟、盖板和连接件;所述排水沟的横截面呈J形,包括有第一长竖板段、底板段和第一短竖板段,并且该排水沟沿着垂直于屋顶坡面的方向、安装在杂砌屋面结构中;所述底板段位于保温层中,并且底板段与保温层的底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底板段沿排水沟的长轴向设有坡度;所述第一短竖板段的位于坡上一侧,并且第一短竖板段的顶部与粘结混凝土层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一长竖板段位于坡下一侧,并且第一长竖板段的顶部与杂砌块材的顶面平齐;所述盖板的横截面呈卧置的Z形,包括有第二长竖板段、盖板段和第二短竖板段;所述盖板段覆盖在排水沟的槽口上;所述第二短竖板段紧贴在第一短竖板段的外侧,且与第一短竖板段挂接;所述第二长竖板段紧贴在第一短竖板段的内侧,并且第二长竖板段的顶部超出第一长竖板段的顶部;所述盖板段的板面上间隔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连接件将盖板与排水沟与固定连接,并且在盖板的顶部铺设有所述的杂砌块材。
[0006]优选的,所述粘结混凝土层的厚度为65mm~75mm;所述杂砌块材的厚度为130mm~150mm。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段的宽度为250mm~350mm;所述第二长竖板段超出第一长竖板段顶部部位的高度为100mm~120mm。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的底板段与保温层底面之间的间距50mm~65mm。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短竖板段超出泡沫混凝土层的部位上、沿排水沟的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长竖板段超出粘结混凝土层的部位上、沿排水沟的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短竖板段上、对应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长竖板段上、对应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连接件对应穿设在第一连接孔、第一穿孔中以及第二连接孔、第二穿孔中,将盖板与排水沟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段沿排水沟长轴向的坡度为2%~4%。
[0011]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进水孔的开孔率不小于60%。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的截水沟结构为暗截水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排水沟;排水沟的底板找坡,与结构固定好,排水沟的两侧高度不一样,便于排水沟的安装,也便于受力;第二部分为盖板:盖板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将杂砌块材放在盖板上,将排水沟隐蔽起来;盖板上开着进水孔,便于水进入排水沟中;盖板上的杂砌材料采用虚铺方式,且选用小体积的块石材料,避免堵住下水口,也能起到过滤的作用;盖板的第二长竖板段超出面层,为了将水挡住、让其进入排水沟,避免屋面水未进入水槽而漫过屋面。
[0014]2、本技术盖板与水槽之间采用栓接,后期可以将盖板掀起便于截水沟结构的检修。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本技术安装在杂砌屋面结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排水沟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盖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混凝土板、2-防水层、3-保温层、4-泡沫混凝土层、5-杂砌块材、6-粘结混凝土层、7-排水沟、7.1-第一长竖板段、7.2-底板段、7.3-第一短竖板段、8-盖板、8.1-第二长竖板段、8.2-盖板段、8.3-第二短竖板段、9-连接件、10-进水孔、11-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3-第一穿孔、14-第二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3所示,这种杂砌屋面的截水沟结构,设置在杂砌屋面结构的顶部;所述杂砌屋面结构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板1、防水层2、保温层3、泡沫混凝土层4和杂砌块材5;所述泡沫混凝土层4的顶部浇筑有粘结混凝土层6;所述杂砌块材5的下部埋设在粘结混凝土层6中;所述截水沟结构包括有排水沟7、盖板8和连接件9;所述排水沟7的横截面呈J形,包括有第一长竖板段7.1、底板段7.2和第一短竖板段7.3,并且该排水沟7沿着垂直于屋顶坡面的方向、安装在杂砌屋面结构中;所述底板段7.2位于保温层3中,并且底板段7.2与保温层3的底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底板段7.2沿排水沟7的长轴向设有坡度;所述第一短竖板段7.3的位于坡上一侧,并且第一短竖板段7.3的顶部与粘结混凝土层6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一长竖板段7.1位于坡下一侧,并且第一长竖板段7.1的顶部与杂砌块材5的顶面平齐;所述盖板8的横截面呈卧置的Z形,包括有第二长竖板段8.1、盖板段8.2和第二短竖板段8.3;所述盖板段8.2覆盖在排水沟7的槽口上;所述第二短竖板段8.3紧贴在第一短竖板段7.3的外侧,且与第一短竖板段7.3挂接;所述第二长竖板段8.1紧贴在第一短竖板段7.3的内侧,并且第二长竖板段8.1的顶部超出第一长竖板段7.1的顶部;所述盖板段8.2的板面上间隔设置有进水孔10;所述连接件9将盖板8与排水沟7与固定连接,并且在盖板8的顶部铺设有所述的杂砌块材5。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粘结混凝土层6的厚度为65mm~75mm;所述杂砌块材5的厚度为
130mm~150mm。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段7.2的宽度为250mm~350mm;所述第二长竖板段8.1超出第一长竖板段7.1顶部部位的高度为100mm~120mm。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沟7的底板段7.2与保温层3底面之间的间距50mm~65mm。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短竖板段7.3超出泡沫混凝土层4的部位上、沿排水沟7的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一长竖板段7.1超出粘结混凝土层6的部位上、沿排水沟7的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所述第二短竖板段8.3上、对应第一连接孔11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穿孔13;所述第二长竖板段8.1上、对应第二连接孔12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孔14;所述连接件9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砌屋面的截水沟结构,设置在杂砌屋面结构的顶部;所述杂砌屋面结构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板(1)、防水层(2)、保温层(3)、泡沫混凝土层(4)和杂砌块材(5);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混凝土层(4)的顶部浇筑有粘结混凝土层(6);所述杂砌块材(5)的下部埋设在粘结混凝土层(6)中;所述截水沟结构包括有排水沟(7)、盖板(8)和连接件(9);所述排水沟(7)的横截面呈J形,包括有第一长竖板段(7.1)、底板段(7.2)和第一短竖板段(7.3),并且该排水沟(7)沿着垂直于屋顶坡面的方向、安装在杂砌屋面结构中;所述底板段(7.2)位于保温层(3)中,并且底板段(7.2)与保温层(3)的底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底板段(7.2)沿排水沟(7)的长轴向设有坡度;所述第一短竖板段(7.3)的位于坡上一侧,并且第一短竖板段(7.3)的顶部与粘结混凝土层(6)的顶面平齐;所述第一长竖板段(7.1)位于坡下一侧,并且第一长竖板段(7.1)的顶部与杂砌块材(5)的顶面平齐;所述盖板(8)的横截面呈卧置的Z形,包括有第二长竖板段(8.1)、盖板段(8.2)和第二短竖板段(8.3);所述盖板段(8.2)覆盖在排水沟(7)的槽口上;所述第二短竖板段(8.3)紧贴在第一短竖板段(7.3)的外侧,且与第一短竖板段(7.3)挂接;所述第二长竖板段(8.1)紧贴在第一短竖板段(7.3)的内侧,并且第二长竖板段(8.1)的顶部超出第一长竖板段(7.1)的顶部;所述盖板段(8.2)的板面上间隔设置有进水孔(10);所述连接件(9)将盖板(8)与排水沟(7)与固定连接,并且在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男张东叶梅黄亮魏伟聪王依列张亚伟李玉龙赵贺吉陈宋云波刘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