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08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包括料斗支撑架、料斗骨架和连接弯头,连接弯头固定在料斗骨架的出料口处,料斗骨架固定在料斗支撑架上;连接弯头包括与出料口连接的立面连接部和流量流速控制部,流量流速控制部的末端部设置有流量流速控制阀,流量流速控制阀设置为转动半圆盘结构,流量流速控制阀上设置有限位卡;料斗骨架包括第一立面料斗和第二立面料斗,第二立面料斗的下端与立面连接部连接,第二立面料斗的上端与第一立面料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底部连接弯头有效的控制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流速和流量,避免采用泵用所造成的冲击力,减轻了传统作业对工人身体的损伤,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混凝土损耗。降低了混凝土损耗。降低了混凝土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

技术介绍

[0002]外墙保温一体化体系是外墙主体结构与外墙保温同步施工,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中或施工后火灾的发生,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减少支撑的目的。外墙保温一体化50mm厚保护层为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塌落度在230mm

250mm区间,流动性较强,流速较快,采用常规的泵送工艺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而采用市场常用的混凝土料斗又不能很好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流速和流量,浇筑过程中工人操作时费时费力,劳动效率低,混凝土浪费严重,浇筑质量也不易达到施工要求。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通过增设底部连接弯头有效的控制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流速和流量,避免采用泵用所造成的冲击力,减轻了传统作业对工人身体的损伤,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混凝土损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包括料斗支撑架、料斗骨架和连接弯头,所述连接弯头固定在所述料斗骨架的出料口处,所述料斗骨架固定在所述料斗支撑架上;
[0005]所述连接弯头包括与所述出料口连接的立面连接部和与所述立面连接部连接的流量流速控制部,所述流量流速控制部的末端部设置有流量流速控制阀,所述流量流速控制阀设置为转动半圆盘结构,且所述流量流速控制阀上设置有调节流量流速控制阀开口尺寸的限位卡;
[0006]所述流量流速控制部与所述立面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07]所述料斗骨架包括第一立面料斗和第二立面料斗,所述第二立面料斗的下端与所述立面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立面料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立面料斗连接,所述第一立面料斗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多个吊环。
[0008]优选的,所述料斗支撑架由四个竖撑和四个横撑组成,所述横撑固定在相邻两所述竖撑之间,且与所述竖撑相垂直。
[0009]优选的,所述吊环设置为四个,分别固定在四个所述竖撑的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立面料斗和所述第二立面料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立面料斗设置为锥斗式。
[0011]优选的,所述立面连接部和所述流量流速控制部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立面连接部设置为圆柱式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立面连接部与所述出料口之间采用密封卡扣连接,所述密封卡扣内
部设置有橡胶密封环。
[0013]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通过增设底部连接弯头有效的控制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流速和流量,避免采用泵用所造成的冲击力,减轻了传统作业对工人身体的损伤,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混凝土损耗。
[00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实施例的料斗骨架及料斗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实施例的料斗骨架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实施例的连接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1]实施例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实施例的料斗骨架及料斗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实施例的料斗骨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实施例的连接弯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包括料斗支撑架1、料斗骨架2和连接弯头3,连接弯头3固定在料斗骨架2的出料口4处,料斗骨架2固定在料斗支撑架1上;连接弯头3包括与出料口4连接的立面连接部31和与立面连接部31连接的流量流速控制部32,流量流速控制部32的末端部设置有流量流速控制阀33,流量流速控制阀33设置为转动半圆盘结构,且流量流速控制阀22上设置有调节流量流速控制阀33开口尺寸的限位卡,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密实混凝土在料斗中通过时的流速和流量;流量流速控制部32与立面连接部3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料斗骨架2包括第一立面料斗21和第二立面料斗22,第二立面料斗22的下端与立面连
接部31连接,第二立面料斗22的上端与第一立面料斗21连接,第一立面料斗21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多个吊环5,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吊运工作。当自密实混凝土流入料斗骨架中,由料斗骨架底部出料口流入连接弯头,通过控制流速流量控制阀的开口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连接弯头末端出料口混凝土的流速和流量进行施工作业。
[0023]料斗支撑架1由四个竖撑11和四个横撑12组成,横撑12固定在相邻两竖撑11之间,且与竖撑11相垂直,便于将料斗骨架固定稳固,避免晃动影响使用。吊环5设置为四个,分别固定在四个竖撑11的顶部。
[0024]第一立面料斗21和第二立面料斗22为一体式结构,第二立面料斗22设置为锥斗式。立面连接部31和流量流速控制部3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立面连接部31设置为圆柱式结构。立面连接部31与出料口4之间采用密封卡扣连接,密封卡扣内部设置有橡胶密封环,方便拆卸且增加了密封性。
[0025]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通过增设底部连接弯头有效的控制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流速和流量,避免采用泵用所造成的冲击力,减轻了传统作业对工人身体的损伤,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混凝土损耗。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支撑架、料斗骨架和连接弯头,所述连接弯头固定在所述料斗骨架的出料口处,所述料斗骨架固定在所述料斗支撑架上;所述连接弯头包括与所述出料口连接的立面连接部和与所述立面连接部连接的流量流速控制部,所述流量流速控制部的末端部设置有流量流速控制阀,所述流量流速控制阀设置为转动半圆盘结构,且所述流量流速控制阀上设置有调节流量流速控制阀开口尺寸的限位卡;所述流量流速控制部与所述立面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料斗骨架包括第一立面料斗和第二立面料斗,所述第二立面料斗的下端与所述立面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立面料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立面料斗连接,所述第一立面料斗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多个吊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外墙保温一体化自密实混凝土专用料斗,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明王旭刘玉广王跃民王帅兵张彬史冰涛蔡秋旺梁福辉谢运权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