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缑大伟专利>正文

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81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内连接有微波腔体,所述反应箱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连接有定量投放机构,所述活动板内安装有筛匀机构;所述定量投放机构用于控制氧化石墨颗粒的投放量,所述筛匀机构用于将所述微波腔体内的氧化石墨颗粒均匀摊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利用氧化石墨烯颗粒的重量带动定量投放机构将反应箱的投料口封闭,进而实现定量投放,且无需其他电力驱动机构,使用方便且节省成本,且可以自动筛匀氧化石墨烯颗粒的效果,避免氧化石墨烯颗粒在微波腔体堆积影响到辐射照射的效果。颗粒在微波腔体堆积影响到辐射照射的效果。颗粒在微波腔体堆积影响到辐射照射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
,具体为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石墨烯材料一直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因其出色的导电性能、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及比表面积、高导热、高透光、高断裂强度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势,被誉为21世纪的神奇材料,在众多
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因此,发展低成本、大面积、规模化制备并且实现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可调控的工艺技术成为目前科研工作者们主要的研究目标。
[0003]然而,现有的石墨烯材料在加工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石墨烯需要放置在微波腔体内接受微波辐射照射,但是通过进料口投放到微波腔体内的氧化石墨颗粒大多都堆积在一起,造成氧化石墨烯颗粒不能充分均匀的接受微波辐射;
[0005](2)现有的石墨烯在投放时无定量控制机构,在往微波腔体内投放氧化石墨颗粒时不便于定量投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内连接有微波腔体,所述反应箱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连接有定量投放机构,所述活动板内安装有筛匀机构;
[0008]所述定量投放机构用于控制氧化石墨颗粒的投放量,所述筛匀机构用于将所述微波腔体内的氧化石墨颗粒均匀摊开。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定量投放机构包括:驱动机构、皮带、第一转轴、联动齿轮、封闭板、齿条,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齿条安装于所述封闭板的底部两侧,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齿条齿合相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活塞筒、活塞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横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活塞杆插接于所述活塞筒内,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上,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齿合相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两侧,其中一组所述驱动机构所设的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另一组所述驱动机构所设的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分别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顶部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筒的下方
开设有空腔,所述横杆螺纹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封闭板设有两块,两块所述封闭板的两侧底部分别与两组所述驱动机构齿合相接,所述封闭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封闭板的一侧螺纹安装有拉动把手,两块所述封闭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贴合的条形密封条。
[0013]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反应箱的底部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皮带连接的一端对称套接有限位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筛匀机构包括:支撑杆、滑套、连接块、复位弹簧、电机、传动杆、移动杆、固定块、摇杆,所述滑套活动套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滑套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摇杆转动连接,所述摇杆与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微波腔体的底部两侧,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所述微波腔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所述微波腔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箱的两侧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板的两侧侧壁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0017]一种石墨烯生产工艺,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用于生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定量投放机构,可以通过利用投料时氧化石墨烯颗粒的重量使微波腔体在压力下下降,下降使活塞杆在活塞筒内活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在活塞筒内下降,驱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时向内侧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另外一对第一转轴转动,进而使套接于两对第一转轴上的联动齿轮分别与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保持同向的方式转动,通过封闭板底部的齿条与联动齿轮齿合相接,进而使两块封闭板向反应箱的中轴线运动,使两块封闭板将反应箱的顶部开口封闭,停止投料,该结构可以利用氧化石墨烯颗粒的重量带动定量投放机构将反应箱的投料口封闭,进而实现定量投放,且无需其他电力驱动机构,使用方便且节省成本;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筛匀机构,氧化石墨烯颗粒在投放时通过电机的带动传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摇杆转动,通过摇杆带动移动杆拉动与固定块连接的微波腔体,使微波腔体底部四周连接的连接块带动滑套在支撑杆上往复移动,并通过复位弹簧起到减震作用,进而可以筛匀位于微波腔体内的氧化石墨烯颗粒,该机构可以起到自动筛匀氧化石墨烯颗粒的效果,避免氧化石墨烯颗粒在微波腔体堆积影响到辐射照射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反应箱内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反应箱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定量投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1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1实施例中的反应箱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1实施例中的反应箱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图1实施例中的活动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图1实施例中的筛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图9实施例中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反应箱;2、活动板;3、微波腔体;4、第一滑槽;5、第二滑块;6、定量投放机构;61、驱动机构;611、活塞筒;612、活塞杆;613、第一转动杆;614、第二转动杆;615、横杆;616、主动齿轮;617、从动齿轮;618、第二转轴;619、第三转轴;62、皮带;63、第一转轴;64、联动齿轮;65、封闭板;66、齿条;7、筛匀机构;71、支撑杆;72、滑套;73、连接块;74、复位弹簧;75、电机;76、传动杆;77、移动杆;78、固定块;79、摇杆;8、第一滑块;9、第二滑槽;1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包括:反应箱(1),所述反应箱(1)内设置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内连接有微波腔体(3),所述反应箱(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的顶部连接有定量投放机构(6),所述活动板(2)内安装有筛匀机构(7);所述定量投放机构(6)用于控制氧化石墨颗粒的投放量,所述筛匀机构(7)用于将所述微波腔体(3)内的氧化石墨颗粒均匀摊开;所述筛匀机构(7)包括:支撑杆(71)、滑套(72)、连接块(73)、复位弹簧(74)、电机(75)、传动杆(76)、移动杆(77)、固定块(78)、摇杆(79),所述滑套(72)活动套接于所述支撑杆(71)的两端,所述复位弹簧(74)套接于所述支撑杆(71)上,所述滑套(72)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块(73),所述电机(75)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杆(76)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76)与所述摇杆(79)转动连接,所述摇杆(79)与所述移动杆(7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7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78)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71)固定设置于所述微波腔体(3)的底部两侧,所述连接块(73)的顶部与所述微波腔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8)的顶部与所述微波腔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投放机构(6)包括:驱动机构(61)、皮带(62)、第一转轴(63)、联动齿轮(64)、封闭板(65)、齿条(66),所述驱动机构(61)和所述第一转轴(63)通过所述皮带(62)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64)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63)上,所述齿条(66)安装于所述封闭板(65)的底部两侧,所述联动齿轮(64)与所述齿条(66)齿合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1)包括:活塞筒(611)、活塞杆(612)、第一转动杆(613)、第二转动杆(614)、横杆(615)、主动齿轮(616)、从动齿轮(617),所述活塞杆(612)插接于所述活塞筒(6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缑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缑大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