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水回收池的行车式吸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21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回收池的行车式吸泥机,包括安装在沉淀池上的行车主梁,行车主梁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驱动轮,每一侧的驱动轮各连接有一电机,驱动轮下方配合设有滑轨,滑轨的数量设有2根分别设置在沉淀池的池顶两侧;行车主梁两侧设置有配重块;行车主梁底部连接有多个伸入沉淀池中的吊架,吊架呈对称设置;吊架底部连接有吸泥泵,吸泥泵连接有上水管,上水管两侧连接有分支管,分支管上端设置为斜口状,与上水管组成“人”字形结构;吸泥泵还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的出口端伸入集污槽中,集污槽设置在沉淀池的一侧。本装置设计合理,可有效解决行车爬轨、跑偏,分支管易堵塞以及堵塞后不容易清理的问题。易清理的问题。易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废水回收池的行车式吸泥机


[0001]本技术涉及吸泥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回收池的行车式吸泥机。

技术介绍

[0002]行车式吸泥机,是废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矩形沉淀池的理想配套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等优点。其主要功能为去除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排泥方式采取泵吸式,除泥速度及除泥量均可调节,节省能源,适合连续运转;能边行进边吸泥,提高工作效率。
[0003]沉淀池中间设有隔墙,分成两个容积相同的池子,目前采用三滑轨两端安装行走驱动电机,驱动轮沿轨道来回行走的设计,吸泥泵安装在水平面以下,吸泥泵下端连接有上水管,上水管两侧连接有分支管,每个分支管底部连接有吸泥嘴,吸泥管呈L型具有90度弯(如图1所示)。
[0004]在使用时,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在正常排泥运行过程中行车因两个沉泥池池底沉淀的淤泥厚薄不一样,而行车两端阻力不一样,再有行车整体重量较轻从而导致不断出现驱动轮爬轨、跑偏现象,一旦出行跑偏需用吊车将其调正,使用不便;2.因该装置为露天安装,沉淀池中会有风刮进的塑料袋、杂草,以及净水模块排泥带来的杂物,经常有沉入水底的塑料袋、杂草卡在90度弯处而堵塞,一旦堵塞必须将沉泥池中水全部排出,由人工拆下上水管和分支管一点一点将杂物抠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水回收池的行车式吸泥机。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废水回收池的行车式吸泥机,包括安装在沉淀池上的行车主梁,所述行车主梁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驱动轮,每一侧的所述驱动轮各连接有一电机,所述驱动轮下方配合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数量设有2根分别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池顶两侧;所述行车主梁两侧设置有配重块;所述行车主梁底部连接有多个伸入沉淀池中的吊架,所述吊架呈对称设置;所述吊架底部连接有吸泥泵,所述吸泥泵连接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两侧连接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端设置为斜口状,与所述上水管组成“人”字形结构;所述吸泥泵还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出口端伸入集污槽中,所述集污槽设置在所述沉淀池的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阀门。
[0009]优选的,所述吊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吸泥泵螺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吊架上设置有多根上下布置的横杆,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杆上。
[0011]优选的,所述行车主梁底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底部连接有轮架,所述驱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上;所述轮架上方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链传动与所述驱动轮相连。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将原有三滑轨去掉中间轨,保留两端滑轨并重新矫直固定,同时加大行车主梁工字钢型号,加粗排泥管,另外配合设置有配重块,可增加行车总体配重,使行车行走时驱动轮牢牢咬合在滑轨上,有效解决爬轨、跑偏现象,省去吊车等维保费用;
[0014]2.通过将分支管的顶部设置成斜口状,使其与上水管组成“人”字型结构,可有效解决杂物卡在90度弯处造成堵塞的问题,设计合理,便于加工;
[0015]3.通过在排泥管末端加装阀门,如果有其中某台吸泥泵堵塞,可关闭排泥管末端的阀门,开启其他吸泥泵,利用水压将堵塞物冲出,无需再将沉淀池中水全部排出,再由人工将杂物扣出,省时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现有技术中分支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驱动轮及滑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沉淀池;2隔墙;3行车主梁;4排泥管;5阀门;6出水管;7吊架;8安装板;9横杆;10配重块;11吸泥泵;12上水管;13分支管;14吸泥嘴;15轮架;16立柱;17电机;18驱动轮;19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废水回收池的行车式吸泥机,包括安装在沉淀池1上的行车主梁3,沉淀池1中间位置砌有隔墙2,将沉淀池1分隔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池子;行车主梁3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驱动轮18,具体连接结构为:行车主梁3底部连接有立柱16,立柱16底部连接有轮架15,驱动轮18转动连接在轮架15上;轮架15上方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链轮,驱动轮18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上挂设有链条,电机17通过链传动带动驱动轮18转动。
[0025]驱动轮18下方配合设有滑轨19,滑轨19的数量设有2根分别设置在沉淀池1的池顶两侧;行车主梁3两侧设置有配重块10;行车主梁3底部连接有伸入沉淀池1中的吊架7,吊架7的数量设有4个,分别设置在隔墙2两侧且呈对称设置;吊架7底部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
上螺接有吸泥泵11,吸泥泵11连接有上水管12,上水管12两侧连接有分支管13,分支管13上端设置为斜口状,与上水管12组成“人”字形结构;吸泥泵11还连接有出水管6,出水管6连接有排泥管4,排泥管4固定设置在行车主梁3的上方,排泥管4的出口端伸入集污槽中,集污槽设置在沉淀池1的一侧。
[0026]为了方便固定出水管6,在吊架7上设置有多根上下布置的横杆9,出水管6可通过管卡固定安装在横杆9上。
[0027]这样将原有三滑轨19去掉中间轨,保留两端滑轨并重新矫直固定,同时加大行车主梁3工字钢型号,加粗排泥管4,另外配合设置的配重块10,可增加行车总体配重,使行车行走时驱动轮18牢牢咬合在滑轨19上,有效解决爬轨、跑偏现象,省去吊车等维保费用;通过将分支管13的顶部设置成斜口状,使其与上水管12组成“人”字型结构,可有效解决杂物卡在90度弯处造成堵塞的问题,设计合理,便于加工。
[0028]实施例二
[0029]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其它结构同实施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排泥管4的出口端还设置有阀门5,如果有其中某台吸泥泵11堵塞,可关闭排泥管4末端的阀门5,开启其他吸泥泵11,利用水压将堵塞物冲出,无需再将沉淀池1中水全部排出,再由人工将杂物扣出,省时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
[00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废水回收池的行车式吸泥机,包括安装在沉淀池(1)上的行车主梁(3),所述行车主梁(3)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驱动轮(18),每一侧的所述驱动轮(18)各连接有一电机(17),所述驱动轮(18)下方配合设有滑轨(19),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9)的数量设有2根,分别设置在所述沉淀池(1)的池顶两侧;所述行车主梁(3)两侧设置有配重块(10);所述行车主梁(3)底部连接有多个伸入沉淀池(1)中的吊架(7),所述吊架(7)呈对称设置;所述吊架(7)底部连接有吸泥泵(11),所述吸泥泵(11)连接有上水管(12),所述上水管(12)两侧连接有分支管(13),所述分支管(13)上端设置为斜口状,与所述上水管(12)组成“人”字形结构;所述吸泥泵(11)还连接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连接有排泥管(4),所述排泥管(4)的出口端伸入集污槽中,所述集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厚朋杜鑫徐胜利杨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水发龙泽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