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413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29
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包含混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含储料仓、下料斗、混料绞龙和混料电机,储料仓的顶部设为用于进料的开口,储料仓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料斗的进料口对应连通,下料斗内设有混料绞龙,混料绞龙与混料电机连接,混料绞龙位于下料斗的出料口上方,下料斗的出料口与下料机构对应连通;所述下料机构包含下料仓、调节盖、下料拨轮、下料电机和出料管,下料仓顶部的进料口与下料斗的出料口对应密封连接,下料仓的进料口处设有调节盖,下料仓内设有下料拨轮,下料拨轮中轮轴的一端对应密封贯穿下料仓后与下料电机对应驱动连接,下料仓的出料口与下料管对应连接,且本装置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作物调节施肥量。调节施肥量。调节施肥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肥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施肥是种植过程中不和缺少的一步,通过向作物所在的沟倒入肥料,能够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传统是农民手持勺子将肥料从肥料桶中舀出,然后再倒入作物上,即完成施肥作业,但是人工施肥效率较低、费时费力,并且农民每次舀的肥料也不同,所以会造成施肥不均匀,从而导致肥料的浪费;因此,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作物调节施肥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包含混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含储料仓、下料斗、混料绞龙和混料电机,储料仓的顶部设为用于进料的开口,储料仓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料斗的进料口对应连通,下料斗内设有混料绞龙,混料绞龙的驱动端密封贯穿下料斗后与混料电机对应驱动连接,混料绞龙的搅拌端对应位于下料斗的出料口上方,下料斗的出料口与下料机构对应连通;所述下料机构包含下料仓、调节盖、下料拨轮、下料电机和出料管,下料仓顶部的进料口与下料斗的出料口对应密封连接,下料仓的进料口处设有能够调整该进料口大小的调节盖,下料仓内设有下料拨轮,下料拨轮中轮轴的一端对应密封贯穿下料仓后与下料电机对应驱动连接,下料仓的出料口与下料管对应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下料仓顶部的内壁设有两对称的滑槽,调节盖的两侧边分别与一滑槽对应滑动连接,且调节盖的一端位于下料仓的外部;
[0007]优选的,所述下料仓的一侧外壁面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与该外壁面对应平行的安装板,下料电机对应安装于安装板的板面;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盖位于下料仓的外部的一端设有拉杆,拉杆的杆身间隔设有多个调节槽,调节槽与安装板的顶部边沿对应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盖位于下料仓的外部的一端设有电缸,电缸的另一端安装于安装板的板面。
[0010]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通过混料机构的混料绞龙能够先对肥料进行混合,从而提高肥料本身的混合程度,之后再通过下料机构将肥料均匀播撒到作物上,达到节省人力物力,且提高肥料播撒的均匀度的目的;另外,通过调节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下料仓进料口的大小,即调整下料仓的出料速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出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混料机构;1.1、储料仓;1.2、下料斗;1.3、混料绞龙;1.4、混料电机;2、下料机构;2.1、下料仓;2.1.1、安装板;2.2、调节盖;2.2.1、拉杆;2.2.1.1、调节槽;2.3、下料拨轮;2.4、下料电机;2.5、电缸;3、出料管;3.1、电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7]结合附图1

3所述的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包含混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所述混料机构1包含储料仓1.1、下料斗1.2、混料绞龙1.3和混料电机1.4,储料仓1.1的顶部设为用于进料的开口,储料仓1.1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料斗1.2的进料口对应连通,通过下料斗1.2能够减缓储料仓1.1中肥料的输出速度,下料斗1.2内设有混料绞龙1.3,混料蛟龙的驱动端密封贯穿下料斗1.2后与混料电机1.4对应驱动连接,混料绞龙1.3的搅拌端对应位于下料斗1.2的出料口上方,而混料绞龙1.3则能够将下料斗1.2要输出的肥料打散,并且有利于肥料向下料机构2中输送,防止下料斗1.2堵塞,下料斗1.2的出料口与下料机构2对应连通;所述下料机构2包含下料仓2.1、调节盖2.2、下料拨轮2.3、下料电机2.4和出料管3,下料仓2.1顶部的进料口与下料斗1.2的出料口对应密封连接,下料仓2.1的进料口处设有能够调整该进料口大小的调节盖2.2,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不同,通过控制调节盖2.2来调整下料仓2.1进料口的开口大小,从而调整下料斗1.2向下料仓2.1内输送肥料的速度,进而控制下料仓2.1的出料速度;
[0018]此外,所述下料仓2.1顶部的内壁设有两对称的滑槽,调节盖2.2的两侧边分别与一滑槽对应滑动连接,且调节盖2.2的一端位于下料仓2.1的外部,通过滑槽让调节盖2.2能够向下料仓2.1的外部移动,从而调整下料仓2.1的进料口大小,即控制下料仓2.1的进料量;下料仓2.1内设有下料拨轮2.3,下料拨轮2.3中轮轴的一端对应密封贯穿下料仓2.1后与下料电机2.4对应驱动连接,通过下料电机2.4能够有效解放人工,实现自动下料的功能,节约人力物力,并且自动下料功能还能能够让肥料的播撒更加均匀;根据需要,所述下料仓2.1的一侧外壁面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与该外壁面对应平行的安装板2.1.1,下料电机2.4对应安装于安装板2.1.1的板面,通过安装架能够让电机的安装位置更加稳固,从而让下料拨轮2.3的转动更加稳定;
[0019]此外,调节盖2.2的一实施例为:所述调节盖2.2位于下料仓2.1的外部的一端设有拉杆2.2.1,拉杆2.2.1的杆身间隔设有多个调节槽2.2.1.1,调节槽2.2.1.1与安装板2.1.1的顶部边沿对应配合,通过调节槽2.2.1.1与安装板2.1.1的顶部边沿对应配合定位,来调整下料仓2.1的进料口大小,并且调节槽2.2.1.1的排列不均匀,根据实际情况,从拉杆2.2.1的尾端到接近调节盖2.2端部的多个调节槽2.2.1.1之间的间隔依次增大,从而让配料进入下料仓2.1的量和下料拨轮2.3的转动速度能够更好的匹配;调节盖2.2的另一实施例为:所述调节盖2.2位于下料仓2.1的外部的一端设有电缸2.5,电缸2.5的另一端安装于
安装板2.1.1的板面,电缸2.5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调节盖2.2移动的距离,从而自由调整下料仓2.1的进料口大小;下料仓2.1的出料口与下料管对应连接。
[0020]实施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时,首先将调节盖2.2调整到合适位置,然后向储料仓1.1中投入肥料,肥料经过混料绞龙1.3的搅拌后进入下料仓2.1中,然后通过下料拨轮2.3的转动,实现肥料的均匀出料,最终达到自动施肥的目的。
[0021]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肥机下料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混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所述混料机构(1)包含储料仓(1.1)、下料斗(1.2)、混料绞龙(1.3)和混料电机(1.4),储料仓(1.1)的顶部设为用于进料的开口,储料仓(1.1)底部的出料口与下料斗(1.2)的进料口对应连通,下料斗(1.2)内设有混料绞龙(1.3),混料绞龙(1.3)的驱动端密封贯穿下料斗(1.2)后与混料电机(1.4)对应驱动连接,混料绞龙(1.3)的搅拌端对应位于下料斗(1.2)的出料口上方,下料斗(1.2)的出料口与下料机构(2)对应连通;所述下料机构(2)包含下料仓(2.1)、调节盖(2.2)、下料拨轮(2.3)、下料电机(2.4)和出料管(3),下料仓(2.1)顶部的进料口与下料斗(1.2)的出料口对应密封连接,下料仓(2.1)的进料口处设有能够调整该进料口大小的调节盖(2.2),下料仓(2.1)内设有下料拨轮(2.3),下料拨轮(2.3)中轮轴的一端对应密封贯穿下料仓(2.1)后与下料电机(2.4)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炎张学成刘玉强毕堃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玛斯特拖拉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