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405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其包括过滤机构和位于过滤机构一端的物料存储机构,物料存储机构包括承载板和位于承载板上的收砂盒,收砂盒内可提拉设置有收容盒;收砂盒底壁对称设置有两条底撑条,承载板上表面设置有两条便于底撑条抵入的滑移槽;承载板上表面且位于收砂盒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件,每一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收砂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振匀物料存储机构内腔收容的砂石,有效提高物料存储机构的空间使用率的效果。机构的空间使用率的效果。机构的空间使用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回收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再生混凝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掺杂有砂石颗粒的污水,而掺杂有砂石的污水需先过滤掉污水中的砂石,才可进行排放。废水回收装置是一种可有效过滤污水中的砂石颗粒,并保障污水正常排放的设备。
[0003]现有的公布号为CN20939287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其包括过滤装置和沉淀池。过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过滤机构、位于过滤机构下方且是其长度方向一端的物料存储机构、位于过滤机构一侧以用于带动过滤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位于过滤机构下方的水池机构和位于过滤机构上方的喂料机构。喂料机构位于水池机构正上方,带有砂石的污水通过喂料机构喂入,污水中的砂石经过滤机构阻挡而被过滤,污水进入水池机构内腔。驱动机构启动,过滤机构开始自转,砂石进入物料存储机构内腔。当水池机构内的污水液面升至一定高度线时,其可通过输送管道进入沉降池内腔,待其沉降后可向外排出。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物料存储机构处缺少对砂石的振匀装置,其易使砂石在物料存储机构内腔不断堆高,进而需要操作人员频繁拨动堆高的砂石以提高物料存储机构的空间使用率,此过程较为繁琐且占用了宝贵的劳动力,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其具有自动化振匀物料存储机构内腔收容的砂石,有效提高物料存储机构的空间使用率的优势。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和位于过滤机构一端的物料存储机构,所述物料存储机构包括承载板和位于承载板上的收砂盒,所述收砂盒内可提拉设置有收容盒;所述收砂盒底壁对称设置有两条底撑条,所述承载板上表面设置有两条便于底撑条抵入的滑移槽;所述承载板上表面且位于收砂盒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件,每一所述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收砂盒固定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砂盒用于收纳过滤机构所过滤的砂石,两个驱动件的活塞杆交替外伸及收缩时,底撑条亦在滑移槽内腔滑移,其使收砂盒沿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收容盒内的砂石平铺至收容盒内腔各处,其有效减少了砂石在收容盒内不断堆高的现象,进而有效提高了收容盒内腔的空间使用率,并减少了人力干预的繁琐程度。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容盒外侧壁且位于其顶壁
对称设置有两块延伸板,每一所述延伸板上表面设置有提拉把手;所述收砂盒顶壁设置有两个便于延伸板抵入的沉降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板抵入沉降槽内腔后,有益于提高收容盒在收砂盒内腔的位置稳定性,提拉把手便于操作人员抓取后快速将收容盒提拉出收砂盒,其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在收砂盒内腔放置新的收容盒,进而保障了物料存储机构收纳砂石的连续性。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沉降槽内设置有贴合件,所述贴合件与延伸板磁性相吸。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件与延伸板磁性相吸后,可有效提高延伸板在沉降槽内腔的卡接紧密度,其有效保障了收砂盒做往复运动时,砂石在收容盒内腔的平铺效果。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撑条的纵向截面呈倒T型。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T型的底撑条抵入滑移槽内腔后,其底板卡接于滑移槽内腔,进而难以使底撑条从滑移槽的顶部开口处抽出,并有效减少了收砂盒在承载板上滑移时出现位置偏晃的现象。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撑条底壁间隔设置有若干导向轮,所述滑移槽内底壁设置有用于限定导向轮位置的定向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使收砂盒在承载板上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摩擦系数更小的滚动摩擦,其提高了收砂盒往复滑移时的速度,加快了砂石在收容盒内腔平铺的简易程度;定向槽用于限定导向轮滚动时的位置,以进一步减少收砂盒位移时出现大幅度位置偏晃的现象。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的端壁且位于滑移槽处转动设置有限位环板,所述限位环板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砂盒通过底撑条抵入滑移槽内腔,且驱动件尚未固定于承载板上时,限位环板可挡住滑移槽长度方向的开口,进而以减少底撑条从滑移槽的开口处向外滑出的现象;当操作人员将限位环板转动至让位平面朝向滑移槽时,限位环板脱离滑移槽,底撑条可从滑移槽中抽出。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的活塞杆长度方向的端壁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收砂盒的侧板之间共同设置有若干固定件。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可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收砂盒的侧板内,其使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收砂盒的侧板固定连接,进而通过驱动件的活塞杆往复伸缩,以使收砂盒在承载板上做往复运动。
[00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砂盒的侧板外侧壁设置有用于限定连接板位置的导向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用于收纳连接板,其极大地提高了连接板与收砂盒的侧板固定后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有效保障了驱动件推动收砂盒在承载板上做往复运动的稳定性。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收砂盒以收纳过滤机构所过滤的砂石,当两个驱动件的活塞杆交替外伸及收缩时,底撑条亦在滑移槽内腔滑移,其使收砂盒沿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收容盒内的砂石平铺至收容盒内腔各处,其有效减少了砂石在收容盒内不断堆高的
现象,进而有效提高了收容盒内腔的空间使用率,并减少了人力干预的繁琐程度;
[0025]2.通过贴合件与延伸板的磁性相吸,以提高收容盒在收砂盒内腔的位置稳定性;通过连接板抵入导向槽内腔,再以固定件贯穿连接板并与收砂盒的侧板锁止,以保障驱动件推动收砂盒在承载板上滑移时的位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收砂盒和收容盒位置位置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3是连接板和收砂盒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4是底撑块和承载板连接关系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0030]图5是限位环板和承载板位置关系的局部示意图。
[0031]图中,1、过滤机构;2、物料存储机构;3、承载板;301、滑移槽;302、定向槽;303、限位环板;304、让位平面;4、收砂盒;401、沉降槽;402、贴合件;403、导向槽;404、底撑条;405、导向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包括过滤机构(1)和位于过滤机构(1)一端的物料存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存储机构(2)包括承载板(3)和位于承载板(3)上的收砂盒(4),所述收砂盒(4)内可提拉设置有收容盒(5);所述收砂盒(4)底壁对称设置有两条底撑条(404),所述承载板(3)上表面设置有两条便于底撑条(404)抵入的滑移槽(301);所述承载板(3)上表面且位于收砂盒(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件(6),每一所述驱动件(6)的活塞杆与收砂盒(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盒(5)外侧壁且位于其顶壁对称设置有两块延伸板(501),每一所述延伸板(501)上表面设置有提拉把手(502);所述收砂盒(4)顶壁设置有两个便于延伸板(501)抵入的沉降槽(4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系统用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沉降槽(401)内设置有贴合件(402),所述贴合件(402)与延伸板(501)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芬钟林谚陈倩倩周诚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四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