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主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81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悬索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主缆。一种耐高温主缆,包括主缆钢丝(1),其特征是:还包括缠绕钢丝(2)、耐高温层(3)、过渡层(4)和缠包带(5),各根主缆钢丝(1)以外侧面相互贴合的方式构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索股单元(10),各个索股单元(10)同样再以外侧面相互贴合的方式构成索股主体(20),缠绕钢丝(2)逐圈地缠绕在索股主体(20)的外侧面上,耐高温层(3)分为至少三段,各段耐高温层(3)依次且有间距地设于缠绕钢丝(2)的外侧面上,每段耐高温层(3)都由耐高温带(31)逐圈缠绕并包覆在缠绕钢丝(2)外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防火隔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高温主缆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悬索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主缆。

技术介绍

[0002]由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陆路交通量和水路通航量稳步增长,从而导致桥梁火灾事故出现频率随之增大,桥梁火灾造成的危害也愈发严重。火灾作为桥梁极端载荷之一,可造成桥梁永久性损伤甚至垮塌,进而导致人员伤亡、交通受阻、声誉影响,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经济损失。其次,耐火性能差是预应力钢丝的一个致命弱点,当温度为400℃时,其强度严重下降,温度600℃时,基本上丧失了强度和刚度,而一般火场的温度为800℃~1100℃,该温度会对钢丝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防火隔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桥梁悬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主缆。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
[0005]一种耐高温主缆,包括主缆钢丝,其特征是:还包括缠绕钢丝、耐高温层、过渡层和缠包带,
[0006]各根主缆钢丝以外侧面相互贴合的方式构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索股单元,各个索股单元同样再以外侧面相互贴合的方式构成索股主体,
[0007]缠绕钢丝逐圈地缠绕在索股主体的外侧面上,缠绕钢丝构成箍在索股主体外侧面上的螺旋筒,缠绕钢丝螺旋筒的横截面和索股主体的横截面互相垂直,缠绕钢丝将索股主体的横截面箍成圆形,
[0008]耐高温层分为至少三段,各段耐高温层依次且有间距地设于缠绕钢丝螺旋筒的外侧面上,每段耐高温层都由耐高温带逐圈缠绕并包覆在缠绕钢丝螺旋筒外构成;
[0009]过渡层由过渡带逐圈缠绕并包覆在各段耐高温层外构成,缠包带逐圈缠绕在过渡层的外侧面上并将过渡层全部包覆在内,耐高温带、过渡带和缠包带这三者的缠绕方向相同。
[0010]所述的耐高温主缆,其特征是:各段耐高温层的厚度都为2mm~10mm,每段耐高温层的宽度都为200mm~800mm。
[0011]所述的耐高温主缆,其特征是:各根主缆钢丝以如下方式构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索股单元:
[0012]主缆钢丝共分为(2k-1)层,在中间层即第k层依次排列(2k-1)根主缆钢丝,从中间层向两个外侧分别依次再排列(k-1)层主缆钢丝,且每向外侧一层主缆钢丝的数量减少一根,相邻两层的主缆钢丝交错且相切设置,如此将(3k
2-3k+1)根主缆钢丝构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索股单元,其中k为正整数。
[0013]所述的耐高温主缆,其特征是:耐高温带选用陶瓷化复合隔热包带或玄武岩纤维
防火布,耐高温带在25℃的常温下导热系数在0.01w/(m

℃)~0.025w/(m

℃),过渡带选用聚脂纤维或聚酯纤维和高强高模的聚乙烯醇纤维的复合纤维,缠包带选用氯磺化聚乙烯包带。
[0014]本技术通过在缠绕钢丝表面缠绕耐高温层,在火灾情况下耐高温层能够阻隔、延缓热量传递至主缆钢丝,使缆股单元受到更完好的保护,提高桥梁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主缆钢丝构成索股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耐高温主缆,包括主缆钢丝1、缠绕钢丝2、耐高温层3、过渡层4和缠包带5,如图1~图4所示,具体结构是:
[0022]各根主缆钢丝1以外侧面相互贴合的方式构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索股单元10,各个索股单元10同样再以外侧面相互贴合的方式构成索股主体20,
[0023]缠绕钢丝2逐圈地缠绕在索股主体20的外侧面上,缠绕钢丝2构成箍在索股主体20外侧面上的螺旋筒,缠绕钢丝2螺旋筒的横截面和索股主体20的横截面互相垂直,缠绕钢丝2将索股主体20的横截面箍成圆形,
[0024]耐高温层3分为至少三段,各段耐高温层3依次且有间距地设于缠绕钢丝2螺旋筒的外侧面上,每段耐高温层3都由耐高温带31逐圈缠绕并包覆在缠绕钢丝2螺旋筒外构成;
[0025]过渡层4由过渡带41逐圈缠绕并包覆在各段耐高温层3外构成,缠包带5逐圈缠绕在过渡层4的外侧面上并将过渡层4全部包覆在内,耐高温带31、过渡带41和缠包带5这三者的缠绕方向相同。
[0026]本实施例中:各段耐高温层3的厚度都为2mm~10mm,每段耐高温层3的宽度都为200mm~800mm。
[0027]本实施例中:各根主缆钢丝1以如下方式构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索股单元10:
[0028]主缆钢丝1共分为(2k-1)层,在中间层即第k层依次排列(2k-1)根主缆钢丝1,从中间层向两个外侧分别依次再排列(k-1)层主缆钢丝1,且每向外侧一层主缆钢丝1的数量减少一根,相邻两层的主缆钢丝1交错且相切设置,如此将(3k
2-3k+1)根主缆钢丝1构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索股单元10;图4以k=3为例,构成一个总根数19根的索股单元10,其中k为正整数。
[0029]本实施例中:耐高温带31选用陶瓷化复合隔热包带或玄武岩纤维防火布,耐高温带31在25℃的常温下导热系数在0.01w/(m

℃)~0.025w/(m

℃),过渡带41选用聚脂纤维或聚酯纤维和高强高模的聚乙烯醇纤维的复合纤维,缠包带(5)选用氯磺化聚乙烯包带
[0030]本实施例通过在缠绕钢丝表面缠绕耐高温层,在火灾情况下耐高温层能够阻隔、
延缓热量传递至主缆钢丝,使缆股单元受到更完好的保护,提高桥梁的使用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主缆,包括主缆钢丝(1),其特征是:还包括缠绕钢丝(2)、耐高温层(3)、过渡层(4)和缠包带(5),各根主缆钢丝(1)以外侧面相互贴合的方式构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索股单元(10),各个索股单元(10)同样再以外侧面相互贴合的方式构成索股主体(20),缠绕钢丝(2)逐圈地缠绕在索股主体(20)的外侧面上,缠绕钢丝(2)构成箍在索股主体(20)外侧面上的螺旋筒,缠绕钢丝(2)螺旋筒的横截面和索股主体(20)的横截面互相垂直,缠绕钢丝(2)将索股主体(20)的横截面箍成圆形,耐高温层(3)分为至少三段,各段耐高温层(3)依次且有间距地设于缠绕钢丝(2)螺旋筒的外侧面上,每段耐高温层(3)都由耐高温带(31)逐圈缠绕并包覆在缠绕钢丝(2)螺旋筒外构成;过渡层(4)由过渡带(41)逐圈缠绕并包覆在各段耐高温层(3)外构成,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亮张海良何旭初顾庆华俞建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