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理-生化-生态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污水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理-生化-生态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生活污水的处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人工湿地利用基质、植物及微生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进行污水处理,是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不仅投资较少,而且效果显著,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0003]在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过程中,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以占地面积小、去污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但现有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能力普遍较弱,氨氮的去除主要利用吸附、植物吸收和硝化/反硝化细菌的转化,人工湿地中的基质很容易达到吸附饱和,植物吸收效率低,因此微生物转化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湿地环境应能满足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生存。另外湿地磷的去除主要依赖基质吸附和植物吸收,而植物吸收有限,为延长湿地使用年限,对吸附能力强、容量大的除磷基质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理-生化-生态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具有能耗低、处理效果好及运维简便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物理-生化-生态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液位控制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各处理单元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与人工湿地处理单元之间还设有阀门井;
[0007]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格栅、隔油池、沉淀池和生物滤池;
[0008]所述生物滤池内设有生物弹性填料,以及用于将生物滤池的出水输送所述阀门井的输水泵;
[0009]所述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包括布水管、填料单元和出水单元;所述填料单元上层种植有湿地植物;
[0010]所述深度处理单元包括阶梯形构筑物,阶梯形构筑物内装填深度处理填料,阶梯形构筑物上层种植喜水植物,阶梯形构筑物内的出水从阶梯形构筑物下部的出水口流入景观塘,景观塘与阶梯形构筑物相对的坡地种植边坡植物。
[0011]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的填料单元从上致下依次为保温层、功能填料层,除磷填料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填料层由沸石、粗砂、火山岩、无烟煤、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除磷填料层由砾石、磁铁矿、海绵铁和方解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管位于保温层中,布水管上每隔50-100cm均匀钻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井与人工湿地处理单元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分水阀。
[0016]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井中设置有第一、第二输水管,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单流阀,第二输水管设置有第二单流阀,第二单流阀后设有射流器,射流器后设有回流管道,用于将简单充氧后的部分污水回流至生物弹性填料;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第三单流阀;所述回流管道末端设有布水器。
[0017]进一步地,所述深度处理填料为一定粒径的石灰石和石英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0018]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出水口左端10~30cm处设置挡板。
[0019]进一步地,所述湿地植物为香蒲、菖蒲、芦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所述喜水植物为梭鱼草或鸢尾;
[0021]所述边坡植物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木、灌木。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技术提供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维护简便,提升周边生态环境,可实现无人值守;为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一种技术可行、经济生态的农村污水处理方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污水处理系统的深度处理单元设计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阀门井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所用射流器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率效果图。
[0029]图中:1-格栅池;2-隔油池;3-沉淀池;3.1-挡板;4-生物滤池;4.1-生物弹性填料,4.2-布水器,4.3-输水泵;5-阀门井;5.1-第一单流阀,5.2-射流器,5.3-第二单流阀,5.4-第三单流阀;5.2.1-射流器进水口,5.2.2-进气口,5.2.3-真空气室,5.2.4-喷嘴,5.2.5-扩张室,5.2.6-出水口;6-配电箱;7-分水阀;8-人工湿地处理单元;8.1-布水管,8.2-湿地植物,8.3-保温层,8.4-功能填料层,8.5-除磷填料层,8.6-出水管;9-液位控制单元;10-深度处理单元;10.1-阶梯形构筑物,10.2-深度处理滤料,10.3-喜水植物,10.4-景观塘,10.5-阶梯形构筑物出水口,10.6-边坡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理-生化-生态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液位控制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各处理单元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与人工湿地处理单元之间还设有阀门井5。
[0033]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格栅池1、隔油池2、沉淀池3和生物滤池4;
[0034]格栅池1由进水口、格栅、溢流口、出水口组成,选择孔隙10mm的中粗格栅。
[0035]所述沉淀池3出水口左端20cm处设置挡板,进一步阻隔污水漂浮物进入下一级处理设施。
[0036]所述预处理单元加入生物滤池4,生物滤池4中添加生物弹性填料4.1,填料悬挂放置,上下固定防止漂浮,每束间隔10cm。生物滤池4右侧设置一台流量为25m3/d的输水泵4.3,污水由输水泵4.3进入阀门井5。
[0037]如图3、图4所示,阀门井5中设置有第一、第二输水管,第一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单流阀5.1,第二输水管设置有第二单流阀5.3,第二单流阀后设有射流器5.2,射流器5.2后设有回流管道,用于将简单充氧后的部分污水回流至生物弹性填料;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第三单流阀5.4,所述回流管道末端设有布水器4.2。射流器5.2上设有射流器进水口5.2.1、进气口5.2.2、真空气室5.2.3、喷嘴5.2.4、扩张室5.2.5以及出水口5.2.6。
[0038]打开第一单流阀5.1,关闭第二单流阀5.3和第三单流阀5.4,预处理的污水经过填料表面缺氧状态下的微生物作用后直接进入湿地;打开第二单流阀5.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理-生化-生态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液位控制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各处理单元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与人工湿地处理单元之间还设有阀门井;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格栅、隔油池、沉淀池和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内设有生物弹性填料,以及用于将生物滤池的出水输送所述阀门井的输水泵;所述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包括布水管、填料单元和出水单元;所述填料单元上层种植有湿地植物;所述深度处理单元包括阶梯形构筑物,阶梯形构筑物内装填深度处理填料,阶梯形构筑物上层种植喜水植物,阶梯形构筑物的出水从阶梯形构筑物下部的出水口流入景观塘,景观塘与阶梯形构筑物相对的坡地种植边坡植物。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理-生化-生态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的填料单元从上致下依次为保温层、功能填料层,除磷填料层。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理-生化-生态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填料层由沸石、粗砂、火山岩、无烟煤、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理-生化-生态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填料层由砾石、磁铁矿、海绵铁和方解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芳,邢林林,秦刚,王玮琦,席银,娄高彬,张志刚,孙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华中清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