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包括上水口、下水口、座砖、快换结构及上上水口,所述上水口分为上水口本体、上水口锆芯、上水口凸台、上水口锆芯下部及上水口钢水通道,所述下水口分为下水口本体、下水口锆芯、下水口凸台、下水口凸沿、下水口碗口及下水口钢水通道,所述上水口锆芯与下水口锆芯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下水口锆芯的碗口内径大于上水口锆芯下部的内径,所述下水口锆芯的形状为T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水口碗口的直径大于上水口锆芯下部的直径设计,加大上下水口锆芯的接触面积,减少中包水口因钢水流速造成扩孔的问题,提高中包水口的使用寿命。提高中包水口的使用寿命。提高中包水口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连铸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中间包下水口的锆芯上端面和上水口的锆芯下端面两者的有效结合面积小,在连铸过程中二者的结合处容易被冲刷损毁,造成钢水从结合部位渗出。另一方面在连铸过程中钢水流过时会对上水口氧化锆芯及下水口氧化锆芯的内表面产生冲刷,造成扩孔,上下水口很快会被损坏,中间包使用寿命短,需经常进行更换,增加连铸钢水的生产成本。
[0003]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下水口锆芯与上水口锆芯有效结合面积小,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处容易被冲刷损毁,造成钢水从结合部位渗出及在连铸过程中上水口氧化锆芯及下水口氧化锆芯内表面因钢水冲涮,上下水口很快会被损坏,造成中间包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其具有优良的耐钢水的热冲击性及耐熔渣、熔钢的侵蚀性能,可有效延长中间包的使用寿命,满足连铸钢的生产需求。
[0005]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上水口1、下水口2、座砖3、快换结构4及上上水口5,所述上水口1分为上水口本体6、上水口锆芯7、上水口凸台8、上水口锆芯下部15及上水口钢水通道16,所述下水口2分为下水口本体9、下水口锆芯10、下水口凸台11、下水口凸沿12、下水口碗口14及下水口钢水通道13,所述上水口1与下水口2紧密连接,所述上水口锆芯7与下水口锆芯10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上水口锆芯7通过嵌入的形式固定在上水口本体6中,所述下水口锆芯10通过嵌入的形式固定在下水口本体9中,所述上水口钢水通道16的直径大于下水口钢水通道13的直径,所述下水口碗口10的内径大于上水口锆芯下部15的内径,所述下水口锆芯10的形状为T型。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水口锆芯7的形状为截头锥筒状,所述上水口锆芯7上端面的直径是下端面直径的0.9-1.0倍。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上水口5分为两种,一种为上上水口5的底部设有上上水口锆芯17,第二种为上上水口5的底部没有上上水口锆芯17。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口碗口14的直径是下水口锆芯10下端面直径的1.5-2倍。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口碗口14的直径是上水口锆芯下部15直径的1.1-1.5倍。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水口凸台8与下水口凸沿12的平面度在0.1-0.5mm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水口1与下水口2通过上水口凸台8与下水口凸沿12紧密连接在一起。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水口锆芯7与下水口锆芯10的显气孔率≤18%,体积密度≥5.1
克/立方厘米,所述上水口本体6与下水口本体9的显气孔率≥22%,体积密度≥2.4克/立方厘米。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水口锆芯7及下水口锆芯10的材料为氧化锆。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水口本体6及下水口本体9的材料为铝镁材料。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包括:通过加大下水口碗口的厚度,使下水口碗口的锆芯上端面的面积大于上水口的锆芯下端面的面积,使两者的有效结合面积变大,增强了结合处抗钢水冲刷性能,避免钢水从结合处渗出,下水口钢水通道小于上水口钢水通道,减缓了钢水的流速,进一步增强了下水口抗钢水冲涮的性能,避免下水口在钢水流动过程中扩孔及损坏,进一步提高中间包的使用寿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给客户提供两种选项,客户要求上上水口的使用寿命要长的,可以给客户提供上上水口的底部含有上上水口锆芯的中间包水口装置,客户没有特别强调要求上上水口寿命的,可以给客户提供上上水口的底部不含有上上水口锆芯的中间包水口装置,避免成本上的浪费。本技术提供的中间包装置的使用寿命是现有中间包使用的1.3-1.5倍,避免频繁更换中间包,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连铸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其上上水口底部设有上上水口锆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其上上水口底部没有上上水口锆芯的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上水口;2、下水口;3、座砖;4、快换结构;5、上上水口;6、上水口本体;7、上水口锆芯;8、上水口凸台;9、下水口本体;10、下水口锆芯;11、下水口凸台;12、下水口凸沿;13、下水口钢水通道;14、下水口碗口;15、上水口锆芯下部;16、上水口钢水通道;17、上上水口锆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其上上水口底部设有上上水口锆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其上上水口底部没有上上水口锆芯的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包括:上水口1、下水口2、座砖3、快换结构4及上上水口5,所述上水口1分为上水口本体6、上水口锆芯7、上水口凸台8、上水口锆芯下部15及上水口钢水通道16,所述下水口2分为下水口本体9、下水口锆芯10、下水口凸台11、下水口凸沿12、下水口碗口14及下水口钢水通道13,所述上水口1与下水口2紧密连接,所述上水口锆芯7与下水口锆芯10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上水口锆芯7通过嵌入的形式固定在上水口本体6中,所述下水口锆芯10通过嵌入的形式固定在下水口本体9中,所述上水口钢水通道16的直径大于下水口钢水通道13的直径,所述下水口碗口10的内径大于上水口锆芯下部15的内径,
所述下水口锆芯10的形状为T型。
[002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所述上水口锆芯7的形状为截头锥筒状,所述上水口锆芯7上端面的直径是下端面直径的0.9-1.0倍。
[002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所述上上水口5分为两种,一种为上上水口5的底部设有上上水口锆芯17,第二种为上上水口5的底部没有上上水口锆芯17。
[002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所述下水口碗口14的直径是下水口锆芯10下端面直径的1.5-2倍。
[002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所述下水口碗口14的直径是上水口锆芯下部15直径的1.1-1.5倍。
[002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所述上水口凸台8与下水口凸沿12的平面度在0.1-0.5mm之间。
[0026]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口(1)、下水口(2)、座砖(3)、快换结构(4)及上上水口(5),所述上水口(1)分为上水口本体(6)、上水口锆芯(7)、上水口凸台(8)、上水口锆芯下部(15)及上水口钢水通道(16),所述下水口(2)分为下水口本体(9)、下水口锆芯(10)、下水口凸台(11)、下水口凸沿(12)、下水口碗口(14)及下水口钢水通道(13),所述上水口(1)与下水口(2)紧密连接,所述上水口锆芯(7)与下水口锆芯(10)的中心线重合,所述上水口锆芯(7)通过嵌入的形式固定在上水口本体(6)中,所述下水口锆芯(10)通过嵌入的形式固定在下水口本体(9)中,所述上水口钢水通道(16)的直径大于下水口钢水通道(13)的直径,所述下水口碗口(14)的内径大于上水口锆芯下部(15)的内径,所述下水口锆芯(10)的形状为T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口锆芯(7)的形状为截头锥筒状,所述上水口锆芯(7)上端面的直径是下端面直径的0.9-1.0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组合式中间包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上水口(5)分为两种,一种为上上水口(5)的底部设有上上水口锆芯(17),第二种为上上水口(5)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桂航,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旺鑫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