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的快速接线套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接线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的快速接线套线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核容是检测站用直流蓄电池容量的方式,电力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是执行0.1C10A放电电流,全容量核对性放电单只蓄电池电压不能低于1.8V;总蓄电池电压不能低于1.8V。以220kV变电站300Ah、2V蓄电池组为例,蓄电池放电电流达30A,全核容放电时长达10h,整个放电过程中放电仪与蓄电池组的连接线上通过恒定的30A大电流,连接接线夹的阻抗直接影响放电过程的安全性,接触不良或接线夹自身阻抗过大,极易引起发热。
[0003]为提高蓄电池核容放电的效率,电力行业内广泛推广使用智能型蓄电池放电仪,对于蓄电池放电仪与站用直流系统放电回路连接普遍采用接线夹夹取蓄电池组熔断器两端的传统方式,速度慢,且由于正、负极距离很近,连接过程容易造成短路,成为提高蓄电池核容放电工作效率及安全性的瓶颈。
[0004]目前,各个电业局每年会对所管辖区的所有变电站进行蓄电池核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的快速接线套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线套线装置包括套线本体、设置在套线本体两端的防火花插头(100)和与防火花插头(100)插接的接线柱(200);所述防火花插头(100)包括全铜插头(11)和包覆在全铜插头(11)外部的插头绝缘套(12);所述插头绝缘套(12)插接方向的前端设置导向凸部(121);所述接线柱(200)包括全铜插座(21)、弹簧环(23)和包覆在全铜插座(21)外部的插座绝缘套(22);所述全铜插座(21)与全铜插头(11)插接的一端设置有筒形薄壁结构的接线套(211),所述接线套(211)的筒形薄壁上沿环向开设多个缝隙,同时接线套(211)的开口端向外张开且靠近开口端处设置向中心收拢的夹紧部,且弹簧环(23)夹紧在夹紧部的外圈;所述插座绝缘套(22)插接方向的前端设置导向凹槽(221);所述全铜插头(11)与所述全铜插座(21)插接时,插头绝缘套(12)的导向凸部(121)与插座绝缘套(22)的导向凹槽(221)先接触并进行直线限位导向,之后全铜插头(11)才会接触全铜插座(21)并插入,所述全铜插头(11)插入全铜插座(21)的接线套(211)时,全铜插头(11)的外壁面与接线套(211)的内壁面接触,所述全铜插头(11)完全插入全铜插座(21)的接线套(211)后,插头绝缘套(12)与插座绝缘套(22)的端部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的快速接线套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套(22)的前端设置一体成型的防火花挡圈(24),导向凹槽(221)设置在防火花挡圈(2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的快速接线套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绝缘套(12)上导向凸部(121)的外部轮廓与所述插座绝缘套(22)上导向凹槽(221)的内部轮廓一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的快速接线套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凹槽(221)包括中心的大圆形镂空部和位于大圆形镂空部圆周二等分点上的两个小圆缺镂空部;所述导向凸部(121)包括中心的大圆环导向柱和位于大圆环导向柱外圆圆周二等分点上的两个小圆缺导向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的快速接线套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环(23)为铜质弹簧环(2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的快速接线套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铜插头(11)设置两个接线螺纹孔,两个镀锌螺栓分别穿过两个螺纹孔同时将套线本体端头裸露的导线锁紧连接在全铜插头(11)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电站蓄电池放电的快速接线套线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丁政,罗正伟,张瑞,李俊浩,叶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