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洪成专利>正文

压力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58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压力阀,该压力阀可变化地控制排放流体量。该压力阀包括:可分离地彼此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壳,第一和第二外壳分别具有彼此相通的第一和第二流体通道,安插在第一流体通道内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可借助于流体压力滑动,且可使流体在致动器和通道之间流动,固定在第二通道内并设置有孔的定子,和用以在致动器和定子之间保持间隙的弹性装置。该定子沿流体流动的方向接收致动器,且从所述孔中排出的流体量根据定子的孔的、由致动器阻塞的阻塞率而变化。

Pressure valve

A pressure valve that can vary the amount of discharge fluid is controlled. The pressure valve include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hous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housing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d second fluid passages which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first place, the actuator in the fluid passage, the actuator can by fluid pressure sliding, and can make the fluid flow between the actuator and the channel, and set the fixed stator there are second holes in the channel, and to keep the elastic device gap between the actuator and the stator. The stator receives the actuator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luid flow, and the amount of fluid discharged from the aperture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blocking rate of the actuator's b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阀,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使根据流入流体的压力变化率排放的流体量变化率在有限范围内均匀变化的压力阀。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压力阀都是简单地设计为在向驱动元件施加压力时便打开。这种压力阀已在1997年7月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97-017483并于2001年6月18日登记的韩国专利No.0300508中公开。存在着许多预定流体量必须随流体压力变化而连续不断地变化和循环的领域,例如作为使用流体的工业元件的机器、过滤器等领域,和涉及血压的生物
等。因此,需要一种能稳定有效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压力阀。特别地,需要一种即使当流入流体的压力变化率相当高时也能使流体排放量的变化率在有限范围内均匀变化的压力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当流入流体的压力变化率相当高时也能使流体排放量的变化率在有限范围内均匀变化的压力阀,从而将循环流体的量保持在适当水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阀,该阀包括可分离地彼此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壳,第一和第二外壳分别具有彼此相通的第一和第二流体通道;安插在第一流体通道内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可借助于流体压力滑动,且可使流体在致动器和通道之间流动;固定在第二通道内并设置有孔的定子;和用以在致动器和定子之间保持间隙的弹性装置,其中该定子沿流体流动的方向接收致动器,且从所述孔中排出的流体量根据定子的孔的、由致动器阻塞的阻塞率而变化。该致动器可在一端上设置有圆锥部分,且定子可在近端上设置有用以接收致动器的圆锥部分的接收槽,所述间隙可变化地保持在所述圆锥部分和接收槽之间。第一和第二外壳可由热变形和压力变形较小的铁金属或非铁金属制成,且致动器和定子可由具有优良抗热、抗压、抗摩擦热性能的聚合物材料或陶瓷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阀,该阀包括可分离地彼此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一接收通道,该第一接收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一流体通道的直径且与第一流体通道相通,第二外壳设置有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二接收通道,该第二接收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二流体通道的直径且与第一流体通道相通,所述第一和第二接收通道彼此相对;安插在第一流体通道中可通过流体压力移动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在外周上设置有槽;和固定在第二通道中并设置有孔的定子,其中流体停留空间确定于致动器和定子之间,且致动器和定子之间的间隙根据逆着流入流体的压力累积在流体停留空间内的流体的压力而变化;且定子的一端沿流体流动的方向接收致动器的一端,且从孔中排出的流体量根据定子的孔的、由致动器阻塞的阻塞率而变化。该压力阀还可包括设置在致动器和定子之间的弹性弹簧。弹性装置的偏压力可预定为即使当流体压力增到最大时也可以变化地保持所述间隙。致动器和定子中的一个可以设置有用以变化地在所述致动器和定子之间维持最小间隙的凸出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面的一些目的和其它的一些优点将通过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体现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压力阀的分解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压力阀组装在一起时的截面图;图2A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A至3C是根据致动器的位移沿图2A中的3-3′线截取的截面图;和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阀的应用例子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压力阀的分解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压力阀组装在一起时的截面图。参见图1至2,彼此结构相同的第一和第二外壳110和130借助于例如螺钉117的紧固件彼此相对且可分离地连接在一起。为了加强第一和第二外壳110和130之间的密封力,可以在连接过程中在第一和第二外壳110和130之间插入垫圈。第一和第二外壳110和130还可通过热粘合方法或通过粘合剂彼此连接,而不使用螺钉117。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外壳110和120可由热变形和压力变形较小的铁金属或非铁金属制成。此外,可在第一和第二外壳110和120的外周上形成螺纹119,以便其它元件可以螺纹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外壳110和120的外周上。流体流入通道111和接收通道115形成为通过第一外壳110的中心。流体流入通道111与接收通道115相通。流体排放通道131和接收通道135形成为通过第二外壳130的中心。流体排放通道131与接收通道135相通。因此,当第一和第二外壳110和130彼此连接时,便形成了通道(流体流入通道111→接收通道115→接收通道115a→流体停留空间200→接收通道135→流体排放通道131)。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可以从由纯净水、液体混合物、粘性液体和气体组成的组中选择。第一和第二外壳110和130各自的接收通道115和135的直径分别大于流体流入和排放通道111和131的直径。因此,分别在接收通道115和流体流入通道111之间、在接收通道135和流体排放通道131之间形成了梯状部分113和133。致动器120可滑动地安插在第一外壳110的接收通道115中,且定子140固定安装在第二外壳130的接收通道135中。致动器120包括主体125,该主体125具有与接收通道115相应的部分。在主体125的外周上形成流体通道槽121。因此,即使主体125安装在第一外壳110的接收通道115中时,通过流体流入通道111进入的流体也能流过主体125的流体通道槽121。此外,驱动器120还包括从主体125的端部延伸出的凸出部分127,流体压力不直接施加在该凸出部分上。圆锥部分123整体地形成在凸出部分127的末端上。定子140设置有形成为通过其中心的孔141。用于接收致动器120的圆锥部分123的接收槽143从孔141的末端处延伸形成。优选地,致动器120和定子140可由具有优良抗热、抗压、抗摩擦热等性能的聚合物材料或陶瓷材料形成。同时,弹性弹簧150可安插在致动器120和定子140之间。现在将参见附图1和2描述上述压力阀的运行。当流体通过流体入口112进入时,流体流过第一外壳110的流体流入通道111、致动器120的流体通道槽121、限定在致动器120和定子140之间的流体停留空间200、接收槽143和定子140的孔141、以及第二外壳130的流体排放通道131。最后,流体通过第二外壳130的流体出口132排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定子140的孔141的、由致动器120阻塞的阻塞率均匀变化,以便使得通过定子140的孔141的流体排放量可以均匀变化。此外,预设弹簧150的最大偏压力,这样,致动器120的圆锥部分123不能完全阻塞定子140的孔141。排放流体量的均匀变化致动器120由通过第一外壳110的流体流入通道111供给的流体推动。流体通过致动器120外周上形成的槽121进入并累积在致动器120和定子140之间的流体停留空间200中。累积在流体停留空间200中的流体通过致动器120的圆锥部分123和定子140的接收槽143之间的间隙进入孔141。这里,由于致动器120由流入的流体推动,所以定子140的孔141的、由致动器120的圆锥部分123阻塞的阻塞率均匀变化。因此,通过定子140的孔141排出的流体量均匀变化(参见图3A至3C)。预防孔的完全阻塞弹簧150的最大偏压力是预定的。因此,即使当流体压力达到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阀,包括:可分离地彼此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壳,第一和第二外壳分别具有彼此相通的第一和第二流体通道;安插在第一流体通道内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可借助于流体压力滑动,且可使流体在致动器和通道之间流动;固定在第二通道内并 设置有孔的定子;和用以在致动器和定子之间保持间隙的弹性装置,其中所述定子沿流体流动的方向接收致动器,且从所述孔中排出的流体量根据定子的孔的、由致动器阻塞的阻塞率而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成金米洙高在锡
申请(专利权)人:周洪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