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挡水板,包括挡水板和加强筋,所述挡水板包括底板和挡板,底板与挡板垂直设置,并且底板一端与挡板一端铰接,底板与挡板连接处设有密封胶皮;所述加强筋两端设有小孔,挡板与底板上对应加强筋小孔位置分别设有螺纹孔,加强筋通过螺纹分别固定连接在挡板和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挡水板挡板与底板铰接,加强筋通过螺纹与挡板和底板可拆卸连接,实现挡水板的折叠功能,不使用时取下加强筋将挡板与底板折叠,避免占用过多空间,便于搬运和堆放。便于搬运和堆放。便于搬运和堆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挡水板
[0001]本技术属于防洪挡水设备
,具体设计一种便携式挡水板。
技术介绍
[0002]洪水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几乎每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暴雨成灾,由于雨水量过大,常常造成街道严重积水,尤其是车库、地下室等地方积水甚深,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不变,还可能导致经济损失。每年我国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防洪挡水,目前城市的局部防洪挡水主要采用挡水板组装形成防线阻挡水流进入地势较低的车库、地下室等地。
[0003]然而目前使用的挡水板为L形面板,并且面板上设有加强筋,面板与加强筋通过一体浇筑成型,挡水板体积较大,平常存放占用较大空间,相对于使用频率,造成很大的浪费,并且使用时搬动不易,降低搭建效率。
[0004]公告号为CN 210439223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拆装的防洪挡水板,包括挡水板,挡水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桩,固定桩的顶部安装有推进件,推进件的中部螺纹连接螺杆,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轮,螺杆的底部安装有挤压板,挤压板的下表面连接有硅胶层,固定桩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该装置通过在挡水板上设置固定桩,便于将挡水板固定,通过在固定桩上设置推进件便于使用手轮带动螺杆旋转,从而通过螺杆推动挤压板移动,通过挤压板移动对挡水板挤压,从而将挡水板进行固定,增强挡水板的稳定性。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仍然存在占用较多空间、携带和存放不够简便的问题,并且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挡水板,解决目前挡水板占用空间较大,难以携带和堆放的问题。
[0006]本技术才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便携式挡水板,包括挡水板和加强筋,所述挡水板包括底板和挡板,底板与挡板垂直设置,并且底板一端与挡板一端铰接,底板与挡板连接处设有密封胶皮;所述加强筋两端设有小孔,挡板与底板上对应加强筋小孔位置分别设有螺纹孔,加强筋通过螺纹分别固定连接在挡板和底板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挡水板挡板与底板铰接,加强筋通过螺纹与挡板和底板可拆卸连接,实现挡水板的折叠功能,不使用时取下加强筋将挡板与底板折叠后存放,避免占用过多空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数量为1
‑
3个,并且加强筋由两端向中部逐渐变粗;增强挡水板的稳定性和强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背面底部设置有垫板Ⅰ,垫板Ⅰ上方设有副挡板,垫板Ⅰ中部向上设有支撑杆Ⅰ,副挡板中部对应支撑杆Ⅰ设有通孔,支撑杆Ⅰ贯穿通孔连接副挡板与垫板Ⅰ;
利用支撑杆Ⅰ形成副挡板的移动轨道,并紧扣副挡板贴合挡板向上移动,进而增加挡水板的阻水高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背面横向两端分别设有滑条Ⅰ,副挡板两端对应滑条Ⅰ设有滑槽Ⅰ,滑槽Ⅰ与滑条Ⅰ相适配;副挡板通过滑槽沿滑条在挡板上移动,增强副挡板与挡板的紧密性和移动流畅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Ⅰ为圆杆,支撑杆Ⅰ匹配设有固定座,用于固定副挡板,固定座为长方体结构,中央开设卡口,通过卡口与支撑杆Ⅰ卡接;通过固定座在副挡板底部与支撑杆Ⅰ卡接固定副挡板的位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靠近挡板的一端设有垫板Ⅱ,垫板Ⅱ远离挡板的一侧设有副底板,垫板Ⅱ中部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杆Ⅱ,副底板中部对应支撑杆Ⅱ设有通孔,支撑杆Ⅱ贯穿通孔连接副底板与垫板Ⅱ;利用支撑杆Ⅱ形成副底板的移动轨道,并紧扣副底板贴合底板向外移动,进而增加挡水板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背面两端分别设有滑条Ⅱ,副底板两端对应滑条Ⅱ设置滑槽Ⅱ,滑槽Ⅱ与滑条Ⅱ相适配。
[0015]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还包括警示装置,警示装置安装在挡板上部,所述警示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信号输出获取挡水板前的雨水液面高度,通过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出掌握挡板前的雨水水势大小。
[0016]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一侧上部开设凹槽,凹槽匹配设有盖板,凹槽内设有密封盒,密封盒内设有蓄电池,用于对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供电;方便实用,保护电源不受雨水损坏。
[0017]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将现有挡水板由一体浇筑成型改为由底板和挡板铰接,挡板可以沿铰接处转动,并且加强筋通过螺纹与挡板和底板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取下加强筋时将挡板与底板折叠堆放,既大大节约存放空间,降低仓储成本,而且易于搬运,提高户外设置挡水板阻挡雨水的效率,同时,在挡板与底板连接处设置密封胶皮,不影响挡板与底板活动的情况下,保证挡板与底板的连接密闭性,避免雨水从连接处渗漏,影响阻水效果;
[0019](2)设置多个加强筋增强挡水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加强筋两端向中部变粗,增大挡板与底板连接处的抗冲击力,增大挡水板强度,所述加强筋和挡水板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挡板与底板折叠;
[0020](3)通过在挡板底部设置垫板Ⅰ,垫板Ⅰ上方设置副挡板,并且垫板Ⅰ上固定连接支撑杆Ⅰ,支撑杆Ⅰ上匹配设有固定座,通过支撑杆Ⅰ贯穿副挡板通孔将副挡板紧密固定在挡板背面,副挡板沿支撑杆Ⅰ上移,并利用固定座固定副挡板,增大挡水板的阻水高度,提高挡水板实用性;
[0021](4)在底板背面设置垫板Ⅱ和支撑杆Ⅱ以及副底板,其结构与挡板和副挡板相同,底板与副底板增大挡水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挡水板上承载的水量,以增强挡水板的稳定性;
[0022](5)所述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分别伸出挡板和底板,收存挡水板时,将挡板与底板折叠后采用绳子捆绑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便于人工携带挡水板并且规范放置,避免因移动而变得凌乱,此外,未使用副挡板时将固定座固定在副挡板上方,有利于挡水板稳定;
[0023](6)所述挡板和底板背面分别设置滑条Ⅰ和滑条Ⅱ,副挡板和副底板对应设置滑槽Ⅰ和滑槽Ⅱ,滑槽Ⅰ与滑条Ⅰ相适配,辅助副挡板贴合挡板移动,滑槽Ⅱ与滑条Ⅱ相适配,副底板贴合底板移动;
[0024](7)通过警示装置实时反馈挡水板前的水势情况,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作出处理,有效应对雨水过多导致的涝灾;采用蓄电池供电既满足电量需求,而且便于使用时安装和存放时拆卸,减少线路布置,减轻挡水板重量;
[0025](8)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挡板背面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底板背面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挡板与副挡板配合俯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底板与副底板配合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注:1、挡板,11、副挡板,12、垫板Ⅰ,13、支撑杆Ⅰ,14、通孔,15、固定座,16、滑条Ⅰ,110、滑槽Ⅰ;2、底板,21、副底板,22、垫板Ⅱ,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挡水板,包括挡水板和加强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包括挡板(1)和底板(2),底板(2)与挡板(1)垂直设置,并且底板(2)一端与挡板(1)一端铰接,底板(2)与挡板(1)连接处设有密封胶皮(4);所述加强筋(3)两端设有小孔,挡板(1)与底板(2)上对应加强筋(3)小孔位置分别设有螺纹孔,加强筋(3)通过螺纹分别固定连接在挡板(1)和底板(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数量为1
‑
3个,并且加强筋(3)由两端向中部逐渐变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背面底部设置有垫板Ⅰ(12),垫板Ⅰ(12)上方设有副挡板(11),垫板Ⅰ(12)中部向上设置支撑杆Ⅰ(13),副挡板(11)中部对应支撑杆Ⅰ(13)设有通孔Ⅰ(14),支撑杆Ⅰ(13)贯穿通孔Ⅰ(14)连接副挡板(11)与垫板Ⅰ(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背面横向两端分别设有滑条Ⅰ(16),副挡板(11)两端对应滑条Ⅰ(16)设有滑槽Ⅰ(110),滑槽Ⅰ(110)与滑条Ⅰ(16)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挡水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博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