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移及振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334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位移及振动监测装置,包括机架、测量机构和感知机构;机架设置在待测物上;测量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能对待测物的位移参量和振动参量进行监测;感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包括伸缩组件和感应件;伸缩组件与测量机构接触,能随测量机构动作而运动。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测量机构和感知机构的组合,效果是:通过感知机构对待测物振动的阈值进行监测,使得感知机构控制测量机构提高位移的采样频率,能实时有效地对待测物的位移参量和振动参量进行监测。和振动参量进行监测。和振动参量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移及振动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移及振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结构物安全监测领域,对结构物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判断主要基于测量参量的变化情况,目前常用的测量参量有位移、应力、应变和倾斜等,缺少对结构物振动参量的监测,而振动参量能直接反映了结构物当前的安全状况,因此,对结构物进行振动参量的监测十分重要。
[0003]中国专利CN201820281740.0公开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体式边坡监测桩,其通过定位天线的移动情况来实时监测结构物的位移参量,该专利只利用了北斗定位最基础的空间位移测量功能,缺少对结构物振动参量的监测,实用性不强。
[0004]综上所述,急需一种能对结构物的位移和振动进行监测的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待测物(结构物)的位移参量和振动参量进行监测的监测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位移及振动监测装置,包括感知机构、测量机构和机架;所述机架设置在待测物上;所述测量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监测待测物的位移参量和振动参量;所述感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触发测量机构提高位移的采样频率,且所述感知机构包括伸缩组件和感应件,所述伸缩组件与测量机构接触,所述感应件设置在伸缩组件上,伸缩组件及其上的感应件能随测量机构动作而产生运动。
[0007]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支座、连杆和弹性件;所述支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连杆活动设置在支座上,且一端与测量机构接触;所述弹性件套设在连杆上,且其一端与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支座和/或机架接触;所述感应件包括第一感应单件和第二感应单件;第一感应单件设置在支座上;所述第二感应单件设置在连杆上,与第一感应单件配合触发测量机构提高对待测物位移的采样频率。
[0008]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感知机构还包括配重件和限位件;所述配重件设置在连杆上;所述限位件一端设置在支座上,其另一端与连杆连接,能对连杆限位。
[0009]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定位件、接收件、转盘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单元;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转盘上;所述转盘与动力单元连接,能进行转动;所述接收件用于接收定位件的位置信息。
[0010]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转盘设有至少一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伸缩组件接触能实现对转盘的限位。
[0011]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动力件、齿轮组和擒纵机构;所述动力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齿轮组分别与动力件和转盘连接,用于传递动力;所述擒纵机构与齿轮
组配合,用于控制齿轮组的转速。
[0012]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动力单元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分别连接齿轮组和动力件,用于控制动力件的动力输出。
[0013]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装置包括机架、测量机构和感知机构;所述机架设置在待测物上;所述测量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能对待测物进行位移参量和振动参量的监测;所述感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包括伸缩组件和感应件;所述伸缩组件与测量机构接触,能随测量机构动作而运动;所述感应件设置在伸缩组件上,待测物振动时给予伸缩组件一个加速度,与伸缩组件带动感应件动作,感应件触发测量机构提高对待测物位移的采样频率,实现振动参量的获取,在减少功耗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能对待测物位移和振动参量进行监测;感知机构和测量机构机械配合,利用感知机构对待测物的振动进行感知(待测物振动达到阈值时感知机构的伸缩组件与测量机构脱离接触),配合测量机构实现振动参量的监测,避免了电路设计带来的电磁信号干扰装置,从而造成误判。
[0015](2)本专利技术的伸缩组件包括支座、连杆和弹性件;连杆动作,设置在连杆上的第二感应单件和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感应单件随之分离,与第一感应单件连接(优选无线连接)的测量机构提高对待测物的位移采样频率,满足待测物的振动参量测量需要的高频采集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感知机构还包括配重件和限位件;配重件设置在连杆上,便于伸缩组件对待测物振动阈值的监测;所述限位件能对连杆进行限位,保证了连杆能在竖直方向运动的同时,不会发生径向偏离,实用性强。此处优选,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配重件设置在第一连杆上,合理利用安装空间,能快速更换配重件;第二感应单件设置在第一连杆上,便于与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感应单件对应配合;第二连杆活动设置在支座上,弹性件(优选弹簧)套设在第二连杆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杆和限位件(具体是限位件的顶针座),且弹性件伸缩方向与第二连杆运动方向一致,防止弹性件径向偏移,便于对待测物的振动进行监测。
[0016](3)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机构包括定位件、接收件、转盘和动力单元;转盘下端设有与伸缩组件接触的限位槽,当转盘脱离伸缩组件,动力单元带动转盘匀速运动,使得接收件接收的定位件的位置数据中,具有一个已知的周期性规律,便于数据的观测和分析,通过定位件的位置信息与定位件在转盘上的位移值做差,得到待测物更准确的位移及振动数据。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机构还可以采用定位件(优选北斗定位天线)和接收件(优选北斗接收机)的配合;定位件设置在机架上,伸缩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待测物振动给予伸缩组件(具体是伸缩组件的连杆)一个向下的力,使得连杆向下运动,使得设置在支座上的第一感应单件和设置在连杆上的第二感应单件断开连接信号,接收件接收到第一感应单件的信号(此处接收件与感应件无线连接,能进行信息传递),提高对待测物的位移采样频率,实现振动参量的获取。
[0017](4)本专利技术的伸缩组件在待测物振动未达到伸缩组件设置的阈值时,第二连杆通过限位槽能对转盘进行限位,待测物振动达到伸缩组件设置的阈值时,第二连杆与限位槽脱离接触,待转盘转动至下一个限位槽时,第二连杆重新卡入下一限位槽内(第二连杆从限位槽转动卡入下一限位槽的同时,接收件快速接收定位件的位移信息),避免转盘持续转动,造成动力单元动力不足。
[0018](5)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单元包括动力件(包括发条盒、发条旋扭以及旋转轴)、齿轮组和
擒纵机构;通过动力件带动转盘转动,擒纵机构与齿轮组配合,控制转盘匀速运动,便于振动参量的获取以及便于基于此参量输出的振动曲线的观测。此处优选,动力单元还包括离合器(优选超越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分别连接齿轮组和动力件的旋转轴,用于旋转轴的转动控制,保证动力件蓄力时,不对齿轮组造成影响。
[0019](6)本专利技术的机架包括安装底座、筒身、玻璃钢罩和盖板;筒身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盖板设置在筒身端部与安装底座配合,使筒身形成一个用于部件安装的腔体,结构严谨,且筒身连接有玻璃钢罩,能对测量机构进行保护,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00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移及振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机构(1)、测量机构(2)和机架(3);所述机架设置在待测物上;所述测量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监测待测物的位移参量和振动参量;所述感知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触发测量机构提高位移的采样频率,且所述感知机构包括伸缩组件(1.1)和感应件(1.2),所述伸缩组件与测量机构接触,所述感应件设置在伸缩组件上,伸缩组件及其上的感应件能随测量机构动作而产生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及振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1.1)包括支座(1.1.1)、连杆(1.1.2)和弹性件(1.1.3);所述支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连杆活动设置在支座上,且一端与测量机构接触;所述弹性件套设在连杆上,且其一端与连杆连接,另一端与支座和/或机架接触;所述感应件(1.2)包括第一感应单件(1.2.1)和第二感应单件(1.2.2);第一感应单件设置在支座上;所述第二感应单件设置在连杆上,与第一感应单件配合触发测量机构提高对待测物位移的采样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移及振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东吉红军周俊华熊用雷孟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