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28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涉及陡涨陡落河道水利工程领域。一种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包括河床、河岸和设置在河床与河岸结合处的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包含台阶式布局的常水位坝和防洪坝,所述常水位坝包含坝身和坝身表面覆盖的用于抵抗河流冲刷的护岸,常水位坝的顶部与防洪坝相接,所述常水位坝的顶部设置有亲水平台,所述常水位坝顶部距河床的高度高于陡涨陡落河道常水位高度,所述防洪坝的顶部距河床高度大于堤防设计洪水位高度,所述防洪坝和常水位坝坝身由土石填筑,所述护岸由混凝土或者浆砌石制成。砌石制成。砌石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陡涨陡落河道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

技术介绍

[0002]陡涨陡落河道是指流经山区地貌、河谷断面较窄深、纵断面比降较大、河岸线不规则的河道,由于河流比降大汇流时间短促,暴雨期极易形成雨洪,水流湍急,陡涨陡落,满足防洪标准的堤顶高程较高。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亲水、戏水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山区河流上亲水、戏水设施布置一般都采取在堤防的顶部设置人行道路,这种方式戏水、亲水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如图2所示的现有陡涨陡落河道的堤坝,为满足防洪要求,现有护岸和现有坝身都较高。但是山区的常水位和洪水位相差较大,洪水位维持时间短,因此,现有的堤坝护岸工程量过大,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同时,这种堤坝一般将道路、步道等设施设置在坝顶,在大部分的非汛期时段,距离水面较高,戏水、亲水性较差。
[0005]如上所述,在陡涨陡落河道水利工程领域,亟需一种能够节约建筑工程量、满足游客亲水、戏水需求的的一种堤坝。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用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
[0006]一种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所述堤坝用于设置在河床和河岸的结合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包含台阶式布局的常水位坝和防洪坝,所述常水位坝包含坝身和坝身表面覆盖的用于抵抗河流冲刷的护岸,常水位坝的顶部与防洪坝相接,所述常水位坝的顶部设置有亲水平台,所述常水位坝顶部距河床的高度高于陡涨陡落河道常水位高度,所述防洪坝的顶部距河床高度大于堤防设计洪水位高度,所述防洪坝和常水位坝坝身由土石填筑,所述护岸由混凝土或者浆砌石制成。
[0007]如上所述,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河床和河岸结合处设置包含常水位坝和防洪坝的堤坝,来满足河道的防洪需求,常水位坝和防洪坝为台阶式布局。所述常水位坝用于非汛期时段约束河道中的水流,并满足河道抗冲刷要求,因此,常水位坝的高度只需高于河道常水位即可。为保护常水位坝免遭河流冲刷,在其坝身表面覆盖有护岸。而陡涨陡落河道的洪水位维持较短,用于防洪的防洪坝在大部分时间中暴露在空气中,因此,防洪坝无需设置成本较高的护岸,仅需要放缓坡比,满足坝体自身稳定即可。在本堤坝中,高成本的护岸只需设置在常水位坝上,达到了节约工程量的目的。又常水位坝坝顶至河床距离较短,因此在常水位坝坝顶设置亲水平台以满足游客的亲水、戏水需求。所述防洪坝和常水位坝坝身由土石填筑,所述护岸由混凝土或者浆砌石制成,该结构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强度,因此能够满足护岸起到的长时间抵抗河流冲刷的目的。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0009]所述常水位坝顶部距河床的高度比陡涨陡落河道常水位高度高0.3

0.5m。该技术特征具体地限定了常水位坝与常水位之间的高度关系,常水位坝顶略高于常水位时的河面,不仅节约了工程量,又能满足游客的亲水需求。
[0010]由于地处山区的中小河流河道坡降大,河水陡涨陡落,加大了洪水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为强化护岸的抗冲刷效果并满足开挖需求,使其设置更加稳固,设置为所述河床与河岸结合处设置有基坑,所述常水位坝的坝身和护岸底部设置在基坑内,以满足抗冲刷要求,所述基坑临水侧填充有块石,其余侧由坝身土石填筑。基坑和坝身一起起到支撑固定护岸的作用,基坑中填充的块石能够起到第一道防冲刷的效果。
[0011]为方便市民通行,设置为所述防洪坝坝顶设置有道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现有的陡涨陡落河道中的堤坝坝顶通常设置较高,而山区河流除去短暂的洪水期,常水位较低,因此现有堤坝中用于抗冲刷的护岸大部分都暴露在空气中,造成了浪费,并且硬质护岸外露,景观效果较差。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包含台阶设置常水位坝和防洪坝的堤坝,常水位坝堤防高度较低,用于抗冲刷的护岸只设置在较低的常水位坝上,节省了建筑工程量。常水位坝顶设置有亲水平台,在亲水平台上,游客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河流,满足了戏水、亲水的需求。同时,本堤坝在河床与河岸结合处还设置有基坑,基坑与坝身一起,使护岸的设置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传统陡涨陡落河道堤坝示意图;
[0017]图中:1、河床;2、河岸;3、堤坝;4、常水位坝;401、坝身;402、护岸;5、防洪坝;6、基坑;7、亲水平台;8、块石;2001、现有护岸;2002、现有坝身;2003、常水位;2004、洪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9]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一种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所述堤坝3用于设置在河床1和河岸2的结合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3包含台阶式布局的常水位坝4和防洪坝5,所述常水位坝4包含坝身401和坝身401表面覆盖的用于抵抗河流冲刷的护岸402,常水位坝4的顶部与防洪坝5相接,所述常水位坝4的顶部设置有亲水平台7,所述常水位坝4顶部距河床1的高度高于陡涨陡落河道常水位高度,所述防洪坝5的顶部距河床1高度大于堤防设计洪水位高度,所述防洪坝5和常水位坝4坝身401由土石填筑,所述护岸402由混凝土或者浆砌石制成。
[0021]对比如图2所示的现有陡涨陡落河道的堤坝,为满足防洪要求,现有护岸2001和现有坝身2002都较高。但是山区的常水位2003和洪水位2004差别较大,洪水位2004维持时间
短,因此,现有的堤坝护岸工程量较大,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同时,这种堤坝一般将道路、步道等设施设置在坝顶,在大部分的非汛期时段,距离水面很远,戏水、亲水性较差。
[0022]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河床1和河岸2结合处设置包含常水位坝4和防洪坝5的堤坝3,来满足河道的防洪需求,常水位坝4和防洪坝5为台阶式布局。所述常水位坝4用于非汛期时段约束河道中的水流,并满足河道抗冲刷要求,因此,常水位坝4的高度只需高于河道常水位即可。为保护常水位坝4免遭河流冲刷,在其坝身401表面覆盖有护岸402。而陡涨陡落河道的洪水位维持较短,用于防洪的防洪坝5在大部分时间中暴露在空气中,因此,防洪坝5无需设置成本较高的护岸。在本堤坝中,高成本的护岸402只需设置在常水位坝上,达到了节约工程量的目的。又常水位坝4坝顶至河床1距离较短,因此在常水位坝4坝顶设置亲水平台7以满足游客的亲水、戏水需求。所述防洪坝5和常水位坝4坝身401由土石填筑,所述护岸402由混凝土或者浆砌石制成,该结构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强度,因此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亲水平台的陡涨陡落河道堤坝,所述堤坝(3)用于设置在河床(1)和河岸(2)的结合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3)包含台阶式布局的常水位坝(4)和防洪坝(5),所述常水位坝(4)包含坝身(401)和坝身(401)表面覆盖的用于抵抗河流冲刷的护岸(402),常水位坝(4)的顶部与防洪坝(5)相接,所述常水位坝(4)的顶部设置有亲水平台(7),所述常水位坝(4)顶部距河床(1)的高度高于陡涨陡落河道常水位高度,所述防洪坝(5)的顶部距河床(1)高度大于堤防设计洪水位高度,所述防洪坝(5)和常水位坝(4)坝身(401)由土石填筑,所述护岸(402)由混凝土或者浆砌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侠林起明嵇红刚罗真行冯红春徐大彬谢松桦陈绍英赵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