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杆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的升降杆,具有装配后位置固定,升降杆杆体不可偏转的缺点。当升降杆装车后运输过程中遇到隧道、限高建筑、限高山体等情况时,由于杆体不可偏转的缺点,这会限制运输过程中的通过性高度。大多数的升降杆装车完成后没有特定的紧固装置,因运输过程中不同路况带来的抖动会使设备稳定性降低。此外升降杆顶端安装有大型设备,设备上有很长的线缆。当升降杆升降时,线缆由于没有自动收放,可能会导致线缆交错缠绕,影响顶部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一种集自动收线、倒伏、到位锁紧功能于一体的升降系统成了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自动收线、倒伏、到位锁紧功能于一体的升降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升降系统,包括安装台、以及置于所述安装台上的升降杆、偏转装置、同步收放线装置和到位锁定装置,所述到位锁定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到位锁定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两侧,所述升降杆包括升降杆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以及置于所述安装台上的升降杆、偏转装置、同步收放线装置和到位锁定装置,所述到位锁定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到位锁定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两侧,所述升降杆包括升降杆管和底座,所述升降杆管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管的另一端与工作设备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所述升降杆管之间滑动连接,且每个所述升降杆管的管径沿着所述底座至工作设备方向依次减小;所述偏转装置包括管体组件和铰接件,所述管体组件的两端通过所述铰接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台和所述升降杆管铰接,所述同步收放线装置包括支架、收放线轮、卷筒、第一过渡件、第二过渡件和钢丝绳,所述支架与所述升降杆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杆管的外侧壁,所述收放线轮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卷筒与所述收放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渡件和所述第二过渡件均与所述升降杆管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渡件和所述第二过渡件,并与升降杆管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到位锁定装置包括抱箍主体、卡夹、旋转销和拉伸弹簧,所述卡夹通过所述旋转销与所述抱箍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抱箍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夹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组件包括传动箱、驱动件和伸缩管,所述传动箱通过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安装台铰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箱传动连接,所述伸缩管的一端置于所述传动箱的内部,并与所述传动箱传动连接,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升降杆管铰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收放线装置还包括丝杆排线结构,所述丝杆排线结构包括支撑件、丝杆、导向杆、螺母和护线轮组合,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收放线轮的侧上方,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护线轮组合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且所述螺母与所述护线轮组合之间通过活动件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收放线装置还包括同步缓冲结构,所述同步缓冲结构包括传动轴和涡卷弹簧,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收放线轮刚性连接,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收放线轮固定连接,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且所述涡卷弹簧位于所述收放线轮和所述卷筒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收放线装置还包括滑环,所述滑环与所述收放线轮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收放线轮的轴中心处。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渝,江国辉,段海军,冉景扬,钟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九O五工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