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12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对原子钟频率稳定度损伤和重复上电本振载波相位不一致的问题。所述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产生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用频率为外部参考频率的正弦波参考信号产生包含多次谐波频率的叠加信号;从所述叠加信号中提取谐波次数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的一个谐波信号,放大后得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或者从所述叠加信号中提取谐波次数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多个谐波信号,混频滤波放大后得到所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接近于理论值的无损频率信号产生。于理论值的无损频率信号产生。于理论值的无损频率信号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双向时频传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卫星双向时频传递系统的系统时钟和本振产生都依赖于锁相系统,通过分频和鉴相方式将5MHz/10MHz外参考倍频到更高频率。一方面,若要尽可能降低对5MHz/10MHz外参考信号稳定度的损伤,对时钟芯片、锁相环路的压控振荡器(VCO)指标和锁相算法要求非常苛刻,一般很难满足要求;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射频芯片通过锁相环路产生载波本振时会出现重复上电与外部参考输入相位不一致的情况,无法适用于卫星双向时频传递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对原子钟频率稳定度损伤和重复上电本振载波相位不一致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指出一种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用频率为外部参考频率的正弦波参考信号产生包含多次谐波频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用频率为外部参考频率的正弦波参考信号产生包含多次谐波频率的叠加信号;从所述叠加信号中提取谐波次数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的一个谐波信号,放大后得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或者从所述叠加信号中提取谐波次数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多个谐波信号,混频滤波放大后得到所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叠加信号中提取谐波次数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的一个谐波信号,放大后得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的步骤,进一步包含:若f=n
×
f
ref
,且n≤T1,则对所述叠加信号先滤波后放大,得到频率为f的所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其中,f为所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的频率,f
ref
为所述外部参考频率,n为时钟系数,T1为所述第一阈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叠加信号中提取谐波次数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多个谐波信号,混频放大后得到所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的步骤,进一步包含:若f=n
×
f
ref
,且T1<n≤2
×
T1,则从叠加信号中提取谐波次数为i1第一滤波信号和谐波次数为i2第二滤波信号,混频滤波放大后得到所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且i1+i2=n,i1≤T1,i2≤T1;其中,f为所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的频率,f
ref
为所述外部参考频率,n为时钟系数,T1为所述第一阈值,i1、i2分别为第一、第二谐波系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双向调制无损时钟及本振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叠加信号中提取谐波次数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多个谐波信号,混频放大后得到所述系统时钟或本振信号的步骤,进一步包含:若f=n
×
f
ref
,且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峰张升康杨宏雷王学运王宏博易航王艺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