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306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古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板,加固板包括竖直的板本体和锚固板,锚固板位于板本体下端并与其垂直固连,板本体位于锚固板一侧铰接有用于支撑加固板的主支撑组件,主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杆、调节螺杆和锚固盘,主支杆一端与板本体铰接,主支杆另一端沿轴线方向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连接锚固盘,主支杆与板本体之间设有用于限定主支杆转动的辅支撑组件。该加固装置使用简便,安装、拆卸便捷,支撑稳固,实用性强,可依照不同地况调节主支撑组件,适应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墙体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
,尤其是涉及一种古建筑墙体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古建筑众多,古建筑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变迁.它的历史价值,建筑风貌都是文化的承载,是传承文化的精髓。由于古建筑历史久远,加之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有些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古建筑的损坏多表现为开裂,土石风化等问题,如不及时修缮,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古建筑墙体,由于风吹雨淋、地震等的影响,会使古建筑墙体的安全性、稳定性降低,所以有必要对存在危险的古建筑墙体进行有效加固,确保古建筑墙体的安全、稳定,更好的保护古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建筑墙体加固装置,该装置使用简便,安装、拆卸便捷,支撑稳固,实用性强,可依照不同地况调节支撑位置,适应性强。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古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包括竖直的板本体和锚固板,所述锚固板位于板本体下端并与其垂直固连,所述板本体位于锚固板一侧铰接有用于支撑加固板的主支撑组件,所述主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杆、调节螺杆和锚固盘,所述主支杆一端与板本体铰接,所述主支杆另一端沿轴线方向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连接锚固盘,所述主支杆与板本体之间设有用于限定主支杆转动的辅支撑组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本体抵靠在古建筑墙体侧面,主支撑组件上的锚固盘与地基抵靠,通过旋转调节螺杆,可以调整主支撑组件的长度,使板本体与固建筑墙体贴合更紧密,更好地起到支撑古建筑墙体的目的;古建筑墙体抵靠在板本体上时,古建筑墙体变形产生的压力会导致主支杆相对于板本体转动,设置辅支撑组件可以到了加强主支杆稳定的作用,使加固板、主支撑组件和辅支撑组件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提高了加固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锚固盘上方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铰接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开口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环状阶梯槽,所述调节螺杆靠近连杆一端设有与阶梯槽适配的环状凸环,所述凸环嵌设在阶梯槽内并可在阶梯槽内转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整主支撑组件的整体长度时,通过连接组件可以在旋转调节螺杆时,调节螺杆只是沿主支杆的轴线方向移动,锚固盘始终与地基抵靠,不会影响锚固盘与地基的抓持,确保主支撑组件安装方便快捷。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辅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杆下方
与板本体铰接的辅支杆,所述辅支杆另一端内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向外开口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道连接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主支杆铰接,所述滑杆上设有齿条,所述辅支杆外侧设有能锁定齿条的锁紧组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地况调整主支撑组件与板本体之间的夹角,使板本体能与古建筑墙体紧密贴合,同时通过锁紧组件调整辅支撑组件的长度,使板本体、主支撑组件及辅支撑组件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使加固装置更稳定、牢固。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辅支杆外侧与齿条相对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腔与滑道设有连通孔,所述套管内设有锁销,所述锁销包括销杆、限位环和手柄,所述销杆前端穿过连通孔与齿条相适配,所述销杆前部固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套管内,所述套管与限位环相对一端固连挡环,所述销杆与套管之间套设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限位环和挡环抵靠,所述销杆后端设有可拉动锁销在套管内沿其轴线移动的手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辅支撑组件的长度时,向外拉动手柄,使销杆前端与齿条分离,滑杆能够在滑道内滑动,从而调整板本体与主支杆之间的距离,调整好辅支撑组件的长度后,将销杆释放,销杆前端与滑杆上的齿条卡接,限制滑杆在滑道内的移动,使板本体、主支撑组件和辅支撑组件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型支撑。锁紧组件可以使调节滑杆移动变得方便快捷,提高了安装效率。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螺杆上螺纹连接锁紧螺母,所述调节螺杆靠近锚固盘一侧设有用于旋转调节螺杆的卡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母可以在转动调整螺杆到位后,对调整螺杆进行锁定,防止调整螺杆的转动;卡环可以使旋转调节螺杆方便快捷。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锚固盘下端设有多个锚固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固盘下端设置多个锚固齿可以使主支撑组件能更好的与地基抓持,避免主支撑组件相对于地基移动,提高加固装置的稳定性、牢固性。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锚固齿呈锥状且均匀分布在锚固盘下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锚固齿更容易插入到地基内,操作方便、快捷,提高加固装置的安装效率。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锚固板和锚固盘上均设有锚固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穿过锚固孔的锚固钉固定在地基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加固板与地基连接的牢固性以及锚固盘与地基抓持的牢固性,提高加固装置加固效果。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2]1.通过设置加固板、主支撑组件和辅支撑组件,可以使加固装置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有效支撑古建筑墙体,更好的保护古建筑。
[0023]2.通过在辅支撑组件上设置锁紧组件,使快速移动锁销,能更方便的调整滑杆并将其锁定,使辅支撑组件的安装调试更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主支撑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墙体加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加固板;11、板本体;12、锚固板;2、主支撑组件;21、主支杆;211、螺纹孔;22、调节螺杆;221、凸环;222、锁紧螺母;223、卡环;23、锚固盘;231、锚固齿; 24、连接组件;241、连接座;242、铰轴;243、连杆;3、辅支撑组件;31、辅支杆;311、滑道;32、滑杆;321、齿条;33、锁紧组件;331、套管;3311、挡环;332、锁销;3321、销杆;3322、限位环;3323、手柄;333、弹簧;4、锚固孔;5、墙体;6、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板(1),所述加固板(1)包括竖直的板本体(11)和锚固板(12),所述锚固板(12)位于板本体(11)下端并与其垂直固连,所述板本体(11)位于锚固板(12)一侧铰接有用于支撑加固板(1)的主支撑组件(2),所述主支撑组件(2)包括主支杆(21)、调节螺杆(22)和锚固盘(23),所述主支杆(21)一端与板本体(11)铰接,所述主支杆(21)另一端沿轴线方向设有螺纹孔(211),所述螺纹孔(211)内螺纹连接调节螺杆(22),所述调节螺杆(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24)转动连接锚固盘(23),所述主支杆(21)与板本体(11)之间设有用于限定主支杆(21)转动的辅支撑组件(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4)包括固定连接在锚固盘(23)上方的连接座(241),所述连接座(241)上铰接连杆(243),所述连杆(243)另一端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向外开口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环状阶梯槽,所述调节螺杆(22)靠近连杆(243)一端设有与阶梯槽适配的环状凸环(221),所述凸环(221)嵌设在阶梯槽内并可在阶梯槽内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墙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支撑组件(3)包括主支杆(21)下方与板本体铰接的辅支杆(31),所述辅支杆(31)另一端内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向外开口的滑道(311),所述滑道(311)内滑道(311)连接滑杆(32),所述滑杆(32)的另一端与主支杆(21)铰接,所述滑杆(32)上设有齿条(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陈磊闫福荣杨栋梁侯镇东代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