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292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边缘计算子系统和与边缘计算子系统通信连接的远程控制子系统,其中边缘计算子系统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采集室内环境的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和室外环境的多个室外环境参数;分别对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和多个室外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生成与室内环境对应的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与室外环境对应的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将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发送至远程控制子系统;并且远程控制子系统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从边缘计算子系统接收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根据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确定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调节参数;根据调节参数,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室内环境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大多由设置于室内外的数据采集设备和设置于远程的服务器组成。其中,室内环境控制涉及的室内外环境参数很多,因此数据采集设备包含的传感器类型及数量也多,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太阳辐射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等。并且,数据采集设备只负责相关室内外环境参数的采集和发送至远程的服务器,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处理和分析等操作全部由远程的服务器执行,从而导致服务器的计算负担大、工作效率慢等问题。
[0003]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室内环境控制涉及的室内外环境参数非常多,并且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处理和分析等操作全部由远程的服务器执行,从而导致服务器的计算负担大以及工作效率慢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室内环境控制涉及的室内外环境参数非常多,并且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处理和分析等操作全部由远程的服务器执行,从而导致服务器的计算负担大以及工作效率慢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边缘计算子系统和与边缘计算子系统通信连接的远程控制子系统,其中边缘计算子系统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采集室内环境的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和与室内环境对应的室外环境的多个室外环境参数;分别对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和多个室外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生成与室内环境对应的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与室外环境对应的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将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发送至远程控制子系统;并且远程控制子系统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从边缘计算子系统接收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根据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确定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调节参数;以及根据调节参数,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
[000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采用了边缘端和远程端进行协同计算的方式,通过在边缘端网络中设置具备对采集到的各项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的计算能力的边缘计算子系统,由边缘计算子系统对采集到的各项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分别生成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并将所生成的结果发送至与之通信连接的设置于远程端的远程控制子系统。然后通过远程控制子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确定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调节参数,并根据该调节参数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达到了由边缘计算子系统和远程控制子系统共同分担
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大大减轻了远程控制子系统中的服务器的计算负担,有效提高了服务器的工作效率。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室内环境控制涉及的室内外环境参数非常多,并且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处理和分析等操作全部由远程的服务器执行,从而导致服务器的计算负担大以及工作效率慢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0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08]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09]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0]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边缘计算子系统所执行的计算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0011]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远程控制子系统所执行的控制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0012]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室内环境分析模型的网络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3]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室外环境分析模型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15]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6]实施例
[0017]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边缘计算子系统1和与边缘计算子系统1通信连接的远程控制子系统2。
[0018]其中,边缘计算子系统1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0019]S301:采集室内环境的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和与室内环境对应的室外环境的多个室外环境参数;
[0020]S302:分别对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和多个室外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生成与室内环境对应的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与室外环境对应的室外环境分析结果;
[0021]S303:将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发送至远程控制子系统。
[0022]其中,远程控制子系统2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0023]S401:从边缘计算子系统接收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
[0024]S402:根据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室外环境分析结果,确定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调节参数;以及
[0025]S403:根据调节参数,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
[0026]具体地,正如上述
技术介绍
所述的,目前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大多由设置于室内外的数据采集设备和设置于远程的服务器组成。其中,室内环境控制涉及的室内外环境参数很多,因此数据采集设备包含的传感器类型及数量也多,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太阳辐射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等。并且,数据采集设备只负责相关室内外环境参数的采集和发送至远程的服务器,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处理和分析等操作全部由远程的服务器执行,从而导致服务器的计算负担大、工作效率慢等问题。
[0027]有鉴于此,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边缘端网络设置边缘计算子系统1,通过在远程网络设置远程控制子系统2,并且远程控制子系统2能够与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缘计算子系统和与所述边缘计算子系统通信连接的远程控制子系统,其中所述边缘计算子系统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采集室内环境的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和与所述室内环境对应的室外环境的多个室外环境参数;分别对所述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多个室外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生成与所述室内环境对应的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与所述室外环境对应的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将所述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所述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远程控制子系统;并且所述远程控制子系统配置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从所述边缘计算子系统接收所述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所述室外环境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和所述室外环境分析结果,确定用于调节所述室内环境的调节参数;以及根据所述调节参数,对所述室内环境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计算子系统包括:多个室内传感器、多个室外传感器、第一智能计算节点以及第二智能计算节点,并且所述多个室内传感器配置用于采集所述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并发送至通信连接的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所述多个室外传感器配置用于采集所述多个室外环境参数并发送至通信连接的所述第二智能计算节点;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配置用于从所述多个室内传感器接收所述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对所述多个室内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生成与所述室内环境相关的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并将所述室内环境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远程控制子系统;以及所述第二智能计算节点用于从所述多个室外传感器接收所述多个室外环境参数,对所述多个室外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生成与所述室外环境相关的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并将所述室外环境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远程控制子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预先部署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环境分析模型,并且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对所述多个室内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生成与所述室内环境相关的室内环境分析结果的操作,包括: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利用所述室内环境分析模型,对所述多个室内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输出与所述室内环境相关的室内环境分析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环境分析模型包括第一特征提取网络、第二特征提取网络、第三特征提取网络、第四特征提取网络以及第一全连接层,所述多个室内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多个室内环境参数包括室内温度参数、室内湿度参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参数以及室内洁净度参数,并且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利用所述室内环境分析模型,对所述多个室内环境参数进行分析计算,输出与所述室内环境相关的室内环境分析结果的操作,包括: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将所述室内温度参数输入所述第一特征提取网络,输出与所述
室内环境的温度相关的第一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将所述室内湿度参数和所述第一特征信息输入所述第二特征提取网络,输出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相关的第二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参数和所述第二特征信息输入所述第三特征提取网络,输出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相关的第三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将所述室内洁净度参数和所述第三特征信息输入所述第四特征提取网络,输出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洁净度相关的第四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智能计算节点将所述第四特征信息输入所述第一全连接层,输出所述室内环境分析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宜温宜湿宜氧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计算节点预先部署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外环境分析模型,并且所述第二智能计算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君袁大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欧绿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