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78292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参与调压;确定风电机组参数;计算系统潮流并采集并网点电压;对下垂系数进行整定;计算风电场所需无功Q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和利用程度日益增加,其中,风力发电是一种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能源技术。然而,我国风电行业“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规划与欧洲“分散上网,就地消纳”不同,有着“大规模”、“高集中”等特点。间歇性风电造成电网电压波动,系统短路容量增加,暂态稳定性改变,特别在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电网情况下尤为突出。同时,电网末端电能质量也会影响风电场,例如电网扰动导致风机脱网、风电场解列,不平衡电压会造成机组振动、过热等。
[0003]一方面,风力发电机组所配备的电力电子器件使得其动态特性与传统电力系统表现出的动态特性不同;另一方面,随着风资源的开发和风电并网容量的持续增长,电力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不断减小,因此,系统电压稳定难度加大。为实现风电友好并网,传统电力系统对风力发电机组能够主动参与电网运行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0004]为了稳定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对风电场进行必要的无功补偿,风场内部主要采用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调相机等无功补偿设备对主变压器低压侧进行风电场无功损耗补偿以保证并网点电压稳定。而风电机组内部也有控制算法对风电机组机端电压进行控制,以保证机端电压的稳定。
[0005]有资料显示,现在常用的机端电压控制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0006]1.风力发电机组在进行机端电压控制时,一般通过变流器对定子侧无功进行控制,而忽视了转子侧的无功输出。
[0007]2.未考虑转子无功输出和定子无功输出之间存在的关系。
[0008]3.并网点电压控制和机端电压控制未进行联合,在保证并网点电压的同时不能保证机端电压在正常运行范围内,在并网点电压调节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机组进入高低穿。
[0009]中国专利文献CN108649586A公开了一种“考虑风电接入的系统无功补偿量分配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在线计算,实时监测风电系统各节点的局部电压稳定指标(L指标);2)设置一个门槛值LG,剔除掉L指标小于LG的节点,选择指标值最大的节点作为电压危险节点;3)设置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的目标值LT,计算能够使得电压危险节点电压稳定的无功补偿节点的无功补偿量。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变流器对定子侧无功进行控制,而忽视了转子侧的无功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原有的技术方案通过变流器对定子侧无功进行控制,而忽视了转子侧的无功输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由场级控制器计算出场级现阶段需要的无功功率,再根据具体的无功分配策略下发到各个风电机组,风电机组通过变流器控制算法改变定子侧无功功率,对场级控制器下发指令进行响应,在满足
机端功率因数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双馈转子侧无功出力,提出转子侧和定子侧无功功率分配策略。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12]a.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参与调压;
[0013]b.确定风电机组参数;
[0014]c.计算系统潮流并采集并网点电压;
[0015]d.对下垂系数进行整定;
[0016]e.计算风电场所需无功Q
ref

[0017]f.计算机组无功参考值Q
itot

[0018]g.读取风电机组并网状态:转速、有功无功出力、机端电压;
[0019]h.对机组定转子无功参考值进行分配;
[0020]i.计算定子电压参考值,控制机端电压在正常范围内。
[0021]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b风电机组参数包括风电场参与无功调压的风机台数n、风电机组与并网点电气距离。
[0022]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具体步骤包括,
[0023][0024]其中P
i
和Q
i
为风力发电机组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l
j
为风电机组距离并网点的电气距离,n为风电场内部参与无功调压的风电机组的数量,k
q
为场级下发的无功

电压下垂系数,推荐值为0.2。
[0025]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e计算风电场所需无功Q
ref
具体包括,通过恒电压控制方式对并网点电压进行控制,具体的控制算法可以表示为
[0026][0027]其中Q
ref
为风电场所需无功功率;k
P
、k
I
分别为风电场恒电压控制器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V
pcc
为并网点电压(标幺值);V
ref
为电压参考值,在标幺值系统中V
ref
=1。
[0028]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f计算机组无功参考值Q
itot
具体包括,风电机组根据各风电机组实时出力进行无功分配,具体可以表示为
[0029][0030]其中Q
itot
为机组i的无功参考值,Q
iTloss
为机组i箱式变压器的无功损耗。
[0031]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h对机组定转子无功参考值进行分配具体包括,若风电场内部对风电机组下达的无功功率控制指令为Q
itot
,根据定子侧和转子侧的无功功率关系可以求出风电机组定子侧和转子侧无功给定指令为
[0032][0033]其中,Q
sref
和Q
gref
分别为风电机组定子侧和转子侧无功功率给定值。
[0034]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i计算定子电压参考值,控制机端电压在正常范围内的具体步骤包括,电压源型风力发电机组转子侧变流器的电压

无功下垂环的控制算法可以表示为
[0035]U
sref
=k
qad
(Q
sref

Q
s
)+U
ref
ꢀꢀꢀꢀꢀꢀꢀꢀꢀꢀꢀꢀꢀꢀꢀꢀ
(5)
[0036]其中,U
sref
表示定子电压参考值;k
qad
为整定后的电压

无功下垂系数,其由参与无功调压风机机组的数量、各风电机组距离并网点的电气距离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出力决定;Q
s
为风力发电机组定子侧实际无功出力;U
ref
为电网额定电压幅值,当为标幺值系统时U
ref
=1。
[0037]作为优选,所述的双馈风电机组在同步转速dq坐标系中矢量形式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可以表示为
[0038][0039][0040]其中,U
s
=u
sd
+ju
sq
、U
r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参与调压;b.确定风电机组参数;c.计算系统潮流并采集并网点电压;d.对下垂系数进行整定;e.计算风电场所需无功Q
ref
;f.计算机组无功参考值Q
itot
;g.读取风电机组并网状态:转速、有功无功出力、机端电压;h.对机组定转子无功参考值进行分配;i.计算定子电压参考值,控制机端电压在正常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风电机组参数包括风电场参与无功调压的风机台数n、风电机组与并网点电气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步骤包括,其中P
i
和Q
i
为风力发电机组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l
j
为风电机组距离并网点的电气距离,n为风电场内部参与无功调压的风电机组的数量,k
q
为场级下发的无功

电压下垂系数,推荐值为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计算风电场所需无功Q
ref
具体包括,通过恒电压控制方式对并网点电压进行控制,具体的控制算法可以表示为其中Q
ref
为风电场所需无功功率;k
P
、k
I
分别为风电场恒电压控制器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V
pcc
为并网点电压(标幺值);V
ref
为电压参考值,在标幺值系统中V
ref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计算机组无功参考值Q
itot
具体包括,风电机组根据各风电机组实时出力进行无功分配,具体可以表示为其中Q
itot
为机组i的无功参考值,Q
iTloss
为机组i箱式变压器的无功损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h对机组定转子无功参考值进行分配具体包括,若风电场内部对风电机组下达的无功功率控制指令为Q
itot
,根据定子侧和转子侧的无功功率关系可以求出风电机组定子侧和转子侧无功给定指令为
其中,Q
sref
和Q
gref
分别为风电机组定子侧和转子侧无功功率给定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无功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计算定子电压参考值,控制机端电压在正常范围内的具体步骤包括,电压源型风力发电机组转子侧变流器的电压

无功下垂环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法拉蒂尔杨靖应有孟明张书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